|||
记得“文革”初期,不知从哪个“阴沟洞”里冒出来一股风:“唯成分论”(或即“唯出身论”),典型口号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和“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一时甚嚣尘上,到处是对“黑五类”及其子女的讨伐声,而凡要考察某个人,最引人关注是其成份和出身。有点年纪的人对此记忆犹新。
现如今,“唯出身论”早已不见了踪影,因为且不论其政治动机如何,其本身在哲学上就是形而上学的、完全站不住脚的。然而,这种形而上学的余毒远未肃清,今天要评述的“唯学校出身论”即为一例。
今年复旦校庆,我们同年级校友有个例行聚会。这些老书生的话题经常集中于高等教育现状。大家对目前倡导的社会(特别是教育)的均衡发展举双手拥护,但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前途颇有疑虑。大家不约而同地认为,当前流行的各人事部门的择人用人机制已成为阻碍教育均衡发展的一大“绊脚石”,其中为害最烈的就是“唯学校出身论”!君不见,凡是要从国内高校引进人才(主要是每年的毕业生),被单位人事部门列为首选的是“985”高校,其次是“211”高校,而对一般高校的毕业生经常是不屑一顾,越“牛”的单位越是如此。使得那些毕业于普通高校的优秀人才寻求好职业难上加难。
这里,说一说近年来我看到的两个案例。
三年前,在一所“211”高校的一个研究所里出了个出类拔萃的博士后人员,学术基础雄厚,创新能力出众,在短短的两年中,就在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了四五篇优质论文,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他的联系导师从他的个人能力和学科发展角度出发,极想在其出站之后把他留下来,他本人也很愿意,只提出了一个要求:为他的爱人在校内安排一个合适的工作。他爱人毕业于一所普通高校,原来在另一所高校担任教公共英语课的副教授,能力较强,教学工作得到了学生的好评和欢迎。然而,这位博士后却碰了钉子:该“211”高校的外语学院以她出身于非重点高校为由拒绝接受她,而校内的其它单位也以得不到学校人事部门批准为理由,也给她吃了“闭门羹”。这位博士后不得已而转向另一个城市的一所“非211”高校,该校给他爱人安排了合适的岗位,使他到校后就心无旁骛地投入科研工作。今年,从基金委传来消息,他成为最新一届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他原先的联系导师知道之后,除了捶胸顿足的叹息以外,别无它法。
另一个案例涉及一位应届毕业的硕士。他在完成硕士学位论文之后,趁着等待论文答辩的间隙,到一家科研单位实习,他所显示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指导老师的首肯,加上他的研究方向与单位需要完全合拍,因此就向该单位人事部门提出了引进他的要求。不料也遭到了人事部门的拒绝,理由也是他本科出身于非“985”高校。幸好有人(包括那位指导老师)为他说话,找到主管人事的“一把手”,力陈他的长处:他的本科学校属于省内理工科高校的前列,办学经年,所在专业又是该校最好的,本人能力超群,且专业对口。在多方努力之下,他总算进了那个单位。据说,他目前的工作状态是该指导老师同时引进的三人(包括一位“海归”)中最棒的。
从以上两个案例可以大致看到当下用人部门的“唯学校出身论”流行的普遍程度。难怪我的那些见多识广的老同学们为之忧心忡忡了。本文不讨论目前的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只是想说,人事部门把高校毕业生机械地划分为三六九等是不科学的。诚然,就总体水平而言,“985”高校高于其它一般高校,而毕业生总是良莠不齐的,出身“寒门”的并非永远处于下风,囿于形而上学桎梏的那些人事干部该清醒一下了,而更重要的是决策部门的正确引导。
“唯学校出身论”可以休矣!
写于2014年9月15日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4: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