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故我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tanb

博文

午夜随想(Of character)

已有 1820 次阅读 2015-7-31 18:14 |个人分类:心路里程|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按:下文是今天早些时候发布的“内参”。]


六项精进。

*  *  *


前两天到外文书店转悠,本想找数学方面的书,最后却买了一本“经营哲学”方面的书。最早接触“经营”的概念,应该是松下幸之助的传记,一个电子版的文本。那个时期我还在四层的实验室里折腾程序。这次遇到的是以前没听说过的稻盛和夫。在这种情况下买了写他的书。“除了拼命工作之外,世界上不存在更高明的经营诀窍。”  可能是这句话打动了我。


实际上,最近头脑中浮现出这样一个问题:学问为谁而做?以前某个时候,也许是前两年,受到马云的启发,提出一个口号: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学问。但是,买东西这种事情人人都会去做,而学问并非人人都会去做。有时,我感到自己有点不喜欢做学问了。倒不是没有信心和耐心,而是感到做学问这件事情对世界的影响太局限、太缓慢了。不难看出,我不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另一方面,过去的经历也好,个人的性格也好,使我不大愿意“合作”。我只欣赏独著。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比如,你不可能想象莫言会与人合著写小说。只有“臭皮匠”才会聚在一起做事。


在本质上,做学问只是刻画“真我”的一种手段或途径。所谓“真我”,就是一种特征,类似于本质频率;它可能会被淹没,但永远都不会改变。所以,个体的意义就在于发掘真我并坚持真我。属于真我的学问,是那种所有其他人都想不出的学问;它只会出现一次,并与真我同在。通过竞争定夺的学问,都不是属于真我的学问;而属于真我的学问,永远都不会出现在真我以外的时空里。这样的话,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在学术界引入激烈的竞争,似乎是近一、二百年的事情,其结果是造成了极其可怕的浪费。大学期间的那些课本杀掉了多少人的时间?更不要说文章了。那些都是已知的知识,仅仅由于写得不够清楚、不够透彻、不够吸引人,导致很多人受挫或者“卡”在那里。真我说:这样不对,不要跟他们学。


稻盛和夫是信佛的人,他在“六项精进”中提到“业”这种概念,认为“[个体身上]灾难的发生,是自己过去犯下的罪孽的报应,如果没有殃及性命,到此为止的话,那反而是值得庆贺的事”;“当原因招致的结果发生时,原因也随之消失,就是‘业’消失了”。其实,我有更具体的看法,就是报应一定会出现在当事人最看重的那件事上。在我毕业前的一两年中,也反思过自己,究竟干过哪些坏事,使得在我最看重的学业上遇到灾难。我不是圣人,更年轻的时候也犯过一些错误。。。


关于反思或反省,我可以告诉人们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大约七年前的时候,坐在宿舍的书桌前,有时意识到两个膝盖下方出现某种感应。也许那时候精神比较脆弱。终于有一天,在宿舍里面朝东,双膝和额头接地,脚掌朝天,撅着屁股,呈现出磕头的姿态。用这种办法沉静下来后,就在心里一一回顾自己做过的错事,接着又在心里向父母家人师长们送出祝福(也可能包括宽恕一些人)。我不信神佛,也不懂;但我似乎信仰“天”。那时候发现“磕头”具有某种类似于医疗的功效,可以缓解身心压力。可见,古代很早就有人发现了磕头的这种功效。那段时间感到自己好像被压在五行山下,动弹不得。当时还听过一首歌


讲到“业报”,人们经常会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必然要报”。这种说法可能不全面。我认为一个人做坏事时,这个过程本身就可以看作“业报”。本来可以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有益的事情上,可是没有,这不是一种报吗?这种报可以称为“即时报”。从实现方式上讲,报应可以通过其他人做坏事而“转嫁”到当事人的身上。这就是说,做坏事的人,会遇到其他做坏事的人,并受到伤害。


当然了,也不排除因为自身受到伤害,从而联想到伤害过他人,由此将本来没有本质联系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看待。举个例子,我在上大学以前没有犯过错误,为何在大学阶段的学业上也受到很大的阻碍呢?课本写的不清楚、老师没讲清楚、自己没想出克服的方法,这都有可能。但可不可以说,自己从小学到中学的学习不够努力、不够得法,以至于没有考入好的大学,从而错过了优质的老师呢?这样看的话,也符合业报的解释。不过,不能排除这种可能,就是因果报应论忽视了其它一些因素,比如偶然性。


六项精进提出,“不要有感性的烦恼”,“反省之后,把过去的失败坚决忘掉,将精力投进新的工作”。实际上就是这样,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改变,只能是吸取教训,向前看。最后,就像稻盛提倡的,让我们对一切都说“谢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5774-909644.html

上一篇:午夜随想(Of foreigner)
下一篇:南北
收藏 IP: 110.177.92.*| 热度|

1 李学宽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23: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