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哲学中的实在论与反实在论
科学理论中名词术语所指称的“东西”,诸如电子等微观客体是否真实存在,实在论者与反实在论者有完全相反的回答。实在论者认为科学理论中名词术语所指称的“东西”,比如电子,尽管看不见,但它真实存在,真有其“物”。而反实在论者则否认或怀疑科学理论中电子等微观客体的客观实在性,否认或怀疑电子等真有其“物”。
科学实在论者认为电子等微观客体真有其物的基本依据是:
1、理论术语与观察术语不可截然区分,理论术语指称的“东西”,今天虽不可观察,但科学的发展会提供可观察性。比如细胞,最初看不到,但用显微镜就可以看到。世界上原则上没有不可观察的东西,今天是理论术语,明天可能就是观察术语。理论术语指称的是客观实在。
2、最佳说明推论。哈曼(G.Harmam)认为一个理论比它的竞争者能更好地说明经验证据,这个理论应更优越,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它。
3、微观结构确实存在。科学理论常用指称的微观结构说明现象。塞拉斯(W.Sellas)认为,科学需要相信这些不可观察的微观结构。例如构成核子的夸克,超导中的零电阻现象必须引入的“库柏电子对”。科学家很难不相信这些看不见的夸克、电子对的存在,而只相信由它们产生的可观察现象。
4、无奇迹论证。如果不相信理论为真,那么,我们只能承认现代科学的成功是一个“奇迹”。“奇迹”是指可以没有道理出现的事物,科学不应是没有道理的。实在论是使科学不成为“奇迹”的唯一哲学。
反科学实在论者否认电子等微观客体真有其物的依据是:
1、给定的经验证据,可以对应很多逻辑自洽的理论。如果理论术语所指是“真”,到底哪种理论所指为“真”呢?要知道,每一种理论都是依据相同的经验证据啊!反实在论者得出结论:经验证据不能决定科学理论的真假。这叫“不充分决定论旨”。
2、科学革命之后,新、旧理论范式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原科学理论中的本体论概念,在新的科学理论中得不到承认。燃素、以太即为事例。库恩称:“我没有看到(在理论更替中)本体论发展的融贯方向”。这叫“本体论不连续性”。
科学没有发生革命,“本体”就“不充分决定”,科学革命后,“本体”完全不连续,这样的“本体”还存在吗?以前的理论术语现在不再有所指了,现在有所指的理论术语,将来也不会有所指。理论术语所指不是实在。
现代反实在论的代表人物范弗拉森对实在论提出了批评。他说:麦克斯韦只是论证了观察与不可观的区分是含混的,并未明确指出不可区分,对微观客体的观察是间接的;最佳说明推论只是心理假说,更能说明经验证据的理论,只是经验适当的;并不是所有的科学现象都需要进一步说明,几率波背后不需要“隐参量”支撑;现代科学之所以成功,是我们淘汰了失败的理论。这表明,科学不是发现了真理,而只是经验适当的。
我们认为范弗拉森新理论“淘汰”旧理论的说法是不太准确的。合理的说法应是新理论“取代”旧理论。“取代”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用正确的“取代”错误的,一是用完善的“取代”不完善的。相对论力学对牛顿力学的发展,并不意味着牛顿力学被淘汰,而是意味着相对力学比牛顿力学能说明更多的自然现象,回答更多的为什么,给出更多的预见。新理论比旧理论表现得“更佳”。科学革命常常体现为人类认识层次的深入和变化。
依据相互作用建构实在论,人类的直接经验,多是直接生理建构的产物。人对自然的认知,最初只能是现象。现象背后的“东西”是什么,要靠理论结构和逻辑推理去建构。这样建构出的“东西”,还只是“现象实体”或“物理实体”。它是“本体”在具体相互作用(理论结构)中的呈现。“现象实体”(物理实体)都是实在的,它可以通过逻辑反演还原为现象,因此,它是经验上可以接受的。
反实在论者否认理论语术所指真有其物,恐怕主要还是来源于对电子的认识。那个理论上的“电子”集波粒于一身,这是宏观经验完全不能理解的。于其承认真有“电子”而饱受精神折磨,不如放弃“电子”真有其物,由经验建立的关系取代,这样岂不来得更轻松,更痛快?但这种痛快只能满足于一时,仔细一想,看不见的“东西”都无有其物,那自然和人类都终归子虚乌有了。这是更可怕的折磨。
量子力学曲率解释用“曲率模型”取代“点粒子模型”,可以消解上述折磨。微观客体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有机地统一在同一模型中。不同的认识层次,“模型”要发生转换,也就是“现象实体”要发生变化,我们不能用一种模型贯穿所有的认识层次。
相互作用建构实在论和量子力学曲率解释,可以纳入当今世界科学哲学中结构实在论体系。现象实体可以建构,与相互作用及理论结构有关,是可变的;本体不能建构,是一种承诺,有连续性;本体通过现象实体给予呈现。库恩的范式不可通约,是误把“现象实体”当“本体”所做出的判断。反实在论“不充分决定论旨”中,相同的经验证据对应有多种不同的理论,其术语所指亦是“现象实体”,不是“本体”。“现象实体”的不同,主要是理论建立者的逻辑起点有差异,与科学革命时,经验证据增多,现象实体的转换是有区别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1: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