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哲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赵国求 研究员,武汉市学科带头人,专著十部,国内外发表论文六十余篇。

博文

《国际量子力学基础专题学术讨论会》纪要

已有 5896 次阅读 2010-6-29 16:02 |个人分类:物理学哲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国际量子力学基础专题学术讨论会》纪要

赵国求 张涛 吴国林报导

 

20105254,《国际量子力学基础专题学术讨论会》在清华大学召开。会议由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WISCO联合实验室、湖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物理学哲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会议特邀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科学哲学家罗伯特·科恩教授,美国著名物理学史学家、科学哲学家曹天予教授做专题报告。会议主要内容涉及:量子力学曲率解释,量子测量,量子现象学等,会议还邀请了部分国内著名学者做主题报告。作为会议的系列活动内容,会议之前(5月1)部分与会人员与美国著名学Robert S. Cohen教授座谈,会议之后(56)武汉举行了量子力学基础专题学术交流座谈会。

会议共邀请专家、教授、科学哲学博士、理论物理博士共25人。罗伯特·科恩教授的报告采用了灵活互动的交流形式,达到了很好的预期效果。互动交流中,科恩教授对赵国求的量子力学曲率解释很有兴趣。指出:现有量子力学只解决了对微观量子客体测量结果的描述,而被测对象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并没有解决。量子力学解释在哲学和科学上还有空间。曲率解释提出新的认识方案,微观客体不是一个点,非常好!当他听说“波函数是曲率波,它描述微观量子客体的时空特征,所有波函数的形式都具有这种特征”时,他高兴地说:这就是了,祝愿你们成功。罗伯特·科恩教授对吴国林的量子现象学也非常感兴趣,科恩同意现象学应当将微观世界纳入进去。他希望保持联系,会后把各自的研究成果以英文论文摘要形式寄给他,他将根据论文内容分别转给其他学者,开展学术互动。当科恩教授讲到,爱因斯坦问牟民(N. David Mermin),他是否认为月亮在我们不看它的时候就不存在。桂起权教授按照相互作用实在论解释说:有两句话,不看它时,月亮作为一个自在实体——月球依然存在,这是强调它的客观性方面。但是反过来,这个月球,如果人不去看它的话,作为月亮是不存在的。这里的月亮强调的是现象实体。

曹天予教授做了《宇宙学中的量子原理》的主题报告,提出了宇宙学研究前沿中与量子力学基础相关研究课题。宇宙学是近几年理论物理学领域最活跃的领域,粒子物理基本已稳定,最近30年没有新的成果。宇宙学目前在世界上已经花了几百亿美元。世界上科学家普遍认为,理论宇宙学已经进入常规科学,普遍认为的模式是爆炸、暴涨、暗能量,再继续往后发展。再往前走,走到密度相当高,尺度相当小的情况下量子效应必然起决定性的作用。一到量子,马上就有概率问题,量子涨落、量子散射,在大爆炸前怎么引起爆炸?这里,概率问题怎么理解?这个问题不解决,宇宙起源问题是一锅粥,说不清楚。但是我认为实际上宇宙学还在库恩的前范式阶段,基础问题根本没有解决。曹天予教授的报告使与会专家开拓了眼界,受到了启发,迎来与会专家的热烈掌声。

赵国求教授报告了《相互作用实在论与量子力学曲率解释》的核心内容,对量子力学曲率解释,曲率解释中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关系的新理解,相互作用实在论,量子伴生空间等做了简要论述,引起了与会专家的进一步关注与热列讨论。认为此项研究有了很好的进展,期望有更新、更大的研究成果出现。专家们还为此课题的后继研究出谋划策,提出了很好的可行性方案,愿意共同努力为课题研究搭建坚实的学术平台。

张涛教授报告了量子力学曲率解释在电磁场相互作用中的新应用。在张涛研究的新电磁场相互作用中,到底什么情况下采用经典点粒子描述,什么情况下采用量子力学波动描述,不好回答。利用曲率解释中的一个基本判据,解释了他所研究的电磁相互作用新现象中采用经典点粒子描述的理论依据。与会专家认为这是量子力学曲率解释研究的又一重要进展。

吴国林教授报告了量子现象学研究的新进展,试图将现象学的基本理论引进量子力学基础研究中,并试图与相互作用实在论中的现象实体联系起来,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兴趣,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刘建城博士请吉日格乐代他宣读了论文《论引入现象实体之可能性与必要性》 博士认为:康德晚年己感觉到本体与现象二分带来的矛盾,有引入现象实体概念的影子。刘建城博士由此对相互作用实在论及其基本概念做了简要介绍。指出:相互作用实在论是量子力学曲率解释的哲学基础,库恩的范式不可通约是误把现象实体当作本体得出的错误结论。

黄鹏辉硕士指出:化学上的电子云图象完全可以纳入曲率解释框架,并且可用曲率波论证、重绘相同电子云图象。与会专家希望他尽快完成此项研究工作。

大会还围绕其他一些量子力学基础论题展开了讨论。王云平参加了会议,董春雨、田松、门福殿、李宏芳、鲍得海、任顺平、谢柏松等专家学者做了专题报告,活跃了学术思想,实现了广泛的学术交流,相互得到了启发。尤其是任顺平的量子声学更是引起了与会学者的热议。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主任游涛主持闭幕式,中国科学院范岱年教授,武汉大学桂起权教授在闭幕式上发了言,对会议取得的成功表示祝贺。大会最后由曹天予教授给予总结点评:相互作用实在是肯定的,今后不断提出实例研究即可。课题研究重心应放在曲率解释上。量子力学是对测量之后外部物理空间微观客体的统计描述,测量前的微观量子客体本身到底是什么,量子力学并没有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争议很大。赵国求的曲率解释给出了个说法,这是很好的尝试。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是不是能做?我对课题总的看法是,该课题很大,在原则上是可以做的。如果团队能积聚力量,有决心,原则上并不是不能成功的。如果能出成果,有新的说法,即如果一旦伴生空间的曲率表达能翻译到三维空间的概率表达,对概率的起源就会有新的说法。现在为止,还没有任何关于概率起源令人信服的说法,如果你们有什么说法,这本身就是很大的成就,会对国际理论物理学界及理论物理学界的领袖人物有很大的震动,而且还会对伴生空间有新的理解,开拓新的理解世界的本体论问题的大空间。并且对物理领袖人物扩展他们对世界的理解也会有很大的帮助,这是理论上可能的前景。

问题是,下一步我们怎么把它做深、做精、做大、做出公认。这不是一件小事,要走的路还很长,还要花大力气,期望建立新的稳定的学术研究平台。现在提出了新的量子伴生空间,但伴生空间与外部物理空间的映射如何建立?概念、推理、数学证明、物理图象都必须清晰、精致,期望看到课题研究的新进展。我将积极推动新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曹天予赞同将现象学与量子力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大会吸引了不少理论物理专业的博士、博士后参加,不少学者希望今后继续通报课题研究新进展。

大会对主办单位及张涛教授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会议在欢乐、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5-339840.html

上一篇:现象实体概念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哲学意义。
下一篇:一、与科恩座谈记要
收藏 IP: .*| 热度|

2 鲍得海 钟炳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9: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