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么枕生教授在气候学的各个领域几乎都卓有建树,取得了特色鲜明的丰硕成果。尤其是他的代表性专著,1959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气候学原理》这部16开本的科学巨著,以长达510页的篇幅,综合概括了当时国际上最新气候学研究成果,其参考文献遍及中、英、德、日、俄文,不但其引用资料翔实,且其论述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极高,曾经一直是50-70年代我国气候学界最具权威的有极高学术水平的著作,这部巨著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气候工作者,并长期成为我国地学界各专业的重要参考书之一,尤其对我国气候学和地理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么枕生先生的另一专著是国内外气候学界所熟知的1963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气候统计》(30万字,1990年经由丁裕国改版扩编为75万字),该书是研究气候统计和统计气候学的专著,后来成为我国从事气候统计业务和研究的必备参考书。
1984年,时已74岁高龄的么枕生教授又出版了他的新著《气候统计学基础》,该书于1988年获得了国家级优秀教材奖,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教材一等奖,从而在国际上为统计气候学的发展作出了可喜的贡献。但是,么老师生前对自己一直要求十分严格,1999年他曾十分谦虚地对我说“我虽工作已长达六十四年(1936-1999),但除专著外,只有论文57篇,不象有些专家硕果累累。”。然而,据我所知,他的高水平科研从不依靠别人,无论是从学术思想的创新直到完成一篇论文的写作(中外文)完全是独立的知行合一,相比于今日某些专家学者的科研活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这使得许多当年的年轻学者不仅为之汗颜,更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么枕生教授永远是在国际学术潮流的峰顶浪尖上畅游的先驱和楷模,真不愧为是一位“学风老淳,创思源远,博大精深”的纯真学者和大师。
国内外绝大多数气象界的学者和朋友们都知道,么枕生教授是一位非常有特色的独善创新思维的科学家。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一次国际统计气候学会议,(由于当时我国科学界刚从动荡年代转入新时代,竟没有一位学者参加此会),在主持人的发言中唯一提到的在这一领域中国的学术成就及其学者就是么枕生教授和他的《气候统计》一书,可见其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么先生的一生确实是“学风劲吹,文与年长”,记得上世纪末,当他年届90高龄时,学术思想依然十分活跃,自1997年后他曾先后连续发表多篇突破性的国际学术论文,将气候数值分类的传统方法,加以改进创新,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一致公认。即以么先生对气候科学贡献最为突出的统计气候学而论,早年(上世纪50-70年代)他主要是应用常规统计学方法来研究中国气候的时空变化特征,包括各种气候要素的出现概率、保证率、相关和方差分析等。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末,他解决了一些重要的气候统计理论难题,例如,提出了正交回归和偏相关筛选方法,其功能相当于逐步回归,但其计算量大大简化。此外,他提出的序列方差分析方法,至今仍很适用。其后,在上世纪80至90年代中期,么先生将主要精力倾注于高级气候统计诊断分析和预测方法的研究上,尤其在Markov链、自回归分析和功率谱分析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曾研究指出,功率谱分析所得到的气候周期是一种叠加的周期,而气候变化具有随机性和准线性,他的这些论文及其学术观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不但对当时的国际统计气候研究有启迪,即使对现今继续发展着的统计气候学也有重要参考价值。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年届耄耋之年的么枕生教授发表了他的最杰出论文《A new method of cluster analysis for numerical classification of climate 》(原载于Theor.Appl.Climatol.(1997),57,111-118.) 和《A new loading correlation model for classification and description of climate》(原载于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1999)Invited paper)这些论文成功地解决了统计气候和统计地学领域的一大难题,将(气候)数值分类问题加以理论化,从统计理论上推证并克服了传统聚类分析中的各种距离系数不能引用假设检验的弊端,提出了具有统计显著性检验的聚类分析方法(CAST),由此可推广到包括天文、物理、化学、生物、地学、经济等诸多学科的应用中,为科学数值分类方法提供了新的普适性理论和应用途径。
么枕生教授一生正气,两袖清风,为人耿直,助人为乐。其科学创新精神和孜孜不倦的执着事业心,令所有受其指导过的专家学者们信服。笔者师从么枕生教授多年,深感先生在科学的道路上真正是一位“演绎归纳,教导有方,概念清澈,言简意赅,趣味无穷”的大师。诚所谓“沐浴教泽,如坐春风,受益匪浅”。动笔撰写此文的时间竟无意与么先生的生日相差一日,如此巧合也算是一种天缘,仅以此文聊表笔者和同行学者们对么师的一片感怀之情。
(作于2007.10.2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0: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