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聊阁:读书人张少雄博聊之阁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xzhang

博文

不懂怎么会有面向学生的教授接待日

已有 3981 次阅读 2009-9-26 12:35 |个人分类:教育漫話|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学生, 教师, 育人, 教书

名先鉴 少雄

 

二零零九年九月二十三日上午,一位年轻教师约见先鉴,就一个特别问题“请教”先鉴。见面寒暄两句之后,年轻人请先鉴登录某师范大学看看“教授接待日”材料。

在这所师范大学网站上,可以看到“教授接待日”新闻:九月十八日,“推行教授接待日制度工作安排会”召开;九月二十二日,《我校召开推行教授接待日制度工作安排会》和《教授接待日制度解读》发布。

看过新闻之后,年轻教师问先鉴:怎么会有“教授接待日”这个提法与做法?

媒体报道过“市长接待日”。市长,在高墙之内,在深院之中,在重重守护中,做市长的公务。平时,市长不见市民,市民也不可能见到市长,双方不可能做面对面的交流。于是,为体恤市民,为解决一些问题,一年之中,市长抽出一两天时间,走出高墙,走出深院,走出重重显性守护,在某个广场上,亲自与市民见见面,做做交流。因此,有市长接待日。

怎么会有“教授接待日”这个提法与做法?这问题让先鉴一头雾水。

从《我校召开推行教授接待日制度工作安排会》和《教授接待日制度解读》看,“教授接待日”的接待对象是在校学生,可以是教授所院部学生,也可以是本校其他院部学生。而在健康的大学,学生教授交流,完全不需要什么“教授接待日”;在课堂之外,学生遇到学业与人生问题,可以随时约熟悉的与不熟悉的教授面谈,而教授也肯定会尽快安排时间。这所师范大学弄出“教授接待日”,是不是在这里,教授之于学生如同市长之于市民,或学生之教授如同市民之于市长?

不懂,自然不敢胡乱做答,先鉴只能直言相告:不懂怎么会有“教授接待日”!

年轻教师走后,先鉴细读《我校召开推行教授接待日制度工作安排会》和《教授接待日制度解读》,想找到年轻教师所要答案。细读数遍,发现越读越糊涂;两文之中,竟然有多处不懂。

    先说《我校召开推行教授接待日制度工作安排会》之中不懂之处。

 

原文:在全体教师中倡导积极承担公共责任、履行育人义务的风尚……

问题:育人是教师天职,从入行这天起,教师就应该知道这一天职。为什么还要“倡导”?为什么要等到二零零九年九月才想起“倡导”?

 

原文:我校学生中长期存在的志向不高、自信心不足、参与竞争意识不强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只靠辅导员、学工干部,需要把全校的力量动员起来……

问题:为什么会有这种“长期存在”的问题?为什么要等到二零零九年九月才想起解决这些“长期存在”的问题?为什么平时只“靠”辅导员和学工干部解决这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在这“长期”之中,面对这些问题,教授们干什么去啦,管理者们干什么去啦?

 

原文:各学院、教学部和研究中心要把教授、学生动员起来,让教授认识到这是一种责任,让学生认识到这是帮助其健康成长的一种资源……

问题: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谈学问与人生,应该是常事,更应该是乐事!大学教师成为教授,除极少数平地飞升者外,从入行之日算起,都要干上好几年。成了教授,而且是成了师范大学教授,为什么还不能认识到教书育人是一种责任?为什么还要等到二零零九年九月经“动员”才可能“认识到这是一种责任”?这样的人是怎么当上教授的?

在课堂之外,与教师面对面交流,请教学问与人生问题,对于大学生来说,也应该是常事,是乐事。在正常情况下,大学生应该能认识到与教授们交流是帮助自己健康成长的一种资源。为什么还要经“动员”才可能与教授们做面对面交流?为什么要经动员才能认识到与教授们交流是帮助自己健康成长的一种资源?是教授们太弱智或太不可信任而不足以构成一种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资源?还是学生太弱智或太懒惰而不足以认识这种资源?

 

    再说《教授接待日制度解读》之中不懂之处。

 

原文:各学院、教学部每周至少安排两个单元时间,由教授轮流值班,负责接待学生。接待地点应相对固定,并悬挂明确指示牌。教授接待日的时间、地点、教授个人信息(研究方向、专长)和有关具体要求须在院(部)网上公布,并链接到学校主页。

问题:两个单元以外,学生能不能见教授?教授会不会见学生?“教授接待日”会不会演变为一种对学生的限制?会不会演变为一种教授在非“值班”时间不见学生的借口?教授与学生,或学生与教授,关系为什么生疏到这种程度,要经外力推动才会做面对面交流?

 

    原文:参加教授接待日活动的教师一般应该具有副教授及其以上职称,主要职责包括倾听、解答和指导学生关于专业学习、思想修养、课外创新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做好接待日志记录,并及时与院(部)领导、有关教师和辅导员沟通情况,帮助解决问题。

问题:一周两个单元,还轮流值班,竟然还会有不“一般”的特殊情况,让助教与讲师来做“教授接待日”接待工作,是这所大学教授太少,还是教授们不愿意?

教授和学生交流,还要有“日志记录”!学生所谈,如果涉及学生隐私或不愿公开之事,能否见诸证明教授“接待”业绩的“日志记录”?知道“教授接待日”交流会见诸“日志记录”,学生是否会讲真实情况与真实思想,教授是否会讲真实思想与真实意见?如果学生与教授双方都回避真实,“教授接待日”的交流,会不会成为一种以空话、套话与假话为台词的联合秀?

 

学问不精,万分惭愧。以上问题,如有方家解答,先鉴不胜感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7182-257958.html

上一篇:深山有仙草,紫芝
下一篇:深山有仙草,杯形紫芝
收藏 IP: .*| 热度|

6 刘全慧 鲍博 柳东阳 王立 侯振宇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 19: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