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 名先鉴 字 少雄
在这所师范大学网站上,可以看到“教授接待日”新闻:
看过新闻之后,年轻教师问先鉴:怎么会有“教授接待日”这个提法与做法?
媒体报道过“市长接待日”。市长,在高墙之内,在深院之中,在重重守护中,做市长的公务。平时,市长不见市民,市民也不可能见到市长,双方不可能做面对面的交流。于是,为体恤市民,为解决一些问题,一年之中,市长抽出一两天时间,走出高墙,走出深院,走出重重显性守护,在某个广场上,亲自与市民见见面,做做交流。因此,有市长接待日。
怎么会有“教授接待日”这个提法与做法?这问题让先鉴一头雾水。
从《我校召开推行教授接待日制度工作安排会》和《教授接待日制度解读》看,“教授接待日”的接待对象是在校学生,可以是教授所院部学生,也可以是本校其他院部学生。而在健康的大学,学生
不懂,自然不敢胡乱做答,先鉴只能直言相告:不懂怎么会有“教授接待日”!
年轻教师走后,先鉴细读《我校召开推行教授接待日制度工作安排会》和《教授接待日制度解读》,想找到年轻教师所要答案。细读数遍,发现越读越糊涂;两文之中,竟然有多处不懂。
先说《我校召开推行教授接待日制度工作安排会》之中不懂之处。
原文:在全体教师中倡导积极承担公共责任、履行育人义务的风尚……
问题:育人是教师天职,从入行这天起,教师就应该知道这一天职。为什么还要“倡导”?为什么要等到二零零九年九月才想起“倡导”?
原文:我校学生中长期存在的志向不高、自信心不足、参与竞争意识不强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只靠辅导员、学工干部,需要把全校的力量动员起来……
问题:为什么会有这种“长期存在”的问题?为什么要等到二零零九年九月才想起解决这些“长期存在”的问题?为什么平时只“靠”辅导员和学工干部解决这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在这“长期”之中,面对这些问题,教授们干什么去啦,管理者们干什么去啦?
原文:各学院、教学部和研究中心要把教授、学生动员起来,让教授认识到这是一种责任,让学生认识到这是帮助其健康成长的一种资源……
问题: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谈学问与人生,应该是常事,更应该是乐事!大学教
在课堂之外,与教师面对面交流,请教学问与人生问题,对于大学生来说,也应该是常事,是乐事。在正常情况下,大学生应该能认识到与教授们交流是帮助自己健康成长的一种资源。为什么还要经“动员”才可
再说《教授接待日制度解读》之中不懂之处。
原文:各学院、教学部每周至少安排两个单元时间,由教授轮流值班,负责接待学生。接待地点应相对固定,并悬挂明确指示牌。教授接待日的时间、地点、教授个人信息(研究方向、专长)和有关具体要求须在院(部)网上公布,并链接到学校主页。
问题:两个单元以外,学生能不
原文:参加教授接待日活动的教师一般应该具有副教授及其以上职称,主要职责包括倾听、解答和指导学生关于专业学习、思想修养、课外创新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做好接待日志记录,并及时与院(部)领导、有关教师和辅导员沟通情况,帮助解决问题。
问题:一周两个单元,还轮流值班,竟然还会有不“一般”的特殊情况,让助教与讲师来做“教授接待日”接待工作,是这所大学教授太少,还是教授们不愿意?
教授和学生交流,还要有“日志记录”!学生所谈,如果涉及学生隐私或不愿公开之事,能否见
学问不精,万分惭愧。以上问题,如有方家解答,先鉴不胜感激。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 19: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