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说说抄袭与原创 精选

已有 9259 次阅读 2015-6-24 08:58 |个人分类:消防以外|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原创, 抄袭

说说抄袭与原创

 

最近,抄袭指控频频上新闻,有愈演愈烈的形势。透过这些指责,我们会发现很多针对原创的技术性和文化性问题。以下是我的思考。

什么是抄袭?抄是文字复现,袭是思想剽窃。只有学术贡献才有抄袭问题,有谁见过控告公文抄袭的?从某种程度上说,科普作品都是抄袭,不是文字复现,就是思想剽窃。我们不说这是抄袭,完全是因为这不是学术、不是原创,对科学的贡献是零。作为抄袭指控的受害者,你说我抄袭,我只不过是引用了一个有1500年历史的神话故事(蓝田玉的传说,原作者晋代干宝《搜神记》,我抄的是翻译文字),我认为人人都知道,而且科普文章不需要引用说明,所以我就全盘引用了。这是抄袭吗?你指控我抄袭,隐含的意思是学术抄袭,可是在工程领域一没有公式,二没有引用的文章是学术贡献吗?这个中华民族理应都知道的民间神话故事可能是原创吗?有必要重新发明车轮吗?你说我到处抄袭,可是只有这一篇文章是变成铅字,永不会更改,其他博文也算抄袭吗?你指控什么,我承认什么,因为网上发生的大字报式的指控,原控方成本很低,而应诉方反驳的投入越大,名誉损失越大,这是不成比例的结果。当年邓公力主在中国宪法中取消公民的大字报权利,就是意识到中国法制不完善,诬告没有惩罚,社会会陷入无休无止的混乱当中。今天互联网又重新授予公民大字报的权利,你告我,我反告,但得不到公平,只会扩大损失,所以我只好认熊。但是,我心中知道,过去15年我从未发表过任何中文的学术文章,所以抄袭指控不成立。中国是缺乏法制的国家,只有通过这种低成本的诬告方式,吓阻潜在的犯规者,降低诉讼成本,这是中国的文化特色,我认了。原创的东西才有抄袭问题,改编的东西不许别人改编,这似乎不合理。

什么是大字报式指控?第一,指名道姓;第二,直接指控抄袭。前者有哗众取宠之嫌,正直的人一看到指名道姓的文章就不看了,君子不参与议论是非,小人才会津津乐道他人是非;后者是不经过程序下论断。抄袭有其内部的定义方法,由同行来评价,由第三方来评价,作为受害者,你的指控一定是单方面的,是过头的,所以不能多看。在下结论之前起码要给被诉人一个申辩的机会。一个机会也不给,上来直接控告抄袭,这是小人作法,是经不起对方反控的。你不是法官,也不是上帝,没有资格对嫌疑人的名誉指手画脚,隐射也不好。君子不计告人者的过错,告人者心中没有疙瘩吗?在道义上,告人者一开口就自己先输掉了。抄袭与否,首先要看对方是否存在主观上的动机。不讲动机,只看结果,是非常落后原始、草菅人命的问责制和人祸论。在以人为本的观念下,毁人名誉,与杀人等罪。

另一方面,中国文化特色,按照孔子的说法是“述而不作”。因为你一旦开始创作,就违背了圣人的意思,就犯错了。所以,中国历代的历史上,都是“抄袭”作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史记》和《资治通鉴》,特别是《史记》,“太史公曰”是司马迁的创作,其他都是他抄来的。如果按照文字比例,这是绝对的抄袭,为什么我们认为这是原创呢?因为司马迁赋予历史现象以崭新的灵魂。从一种全新的史观来解释现象,就是创作,就是原创。司马迁是抄而不袭,就是原创。所以,定义抄袭和原创,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需要同行,需要共识,不是指鹿为马。

科普事业,是另一种局面。一方面,你要忠实于现象,只能“袭”,但是又不能有文字重复,所以不能抄。这就形成了在科普领域,只能袭,不能抄的局面。在科普领域,有人提出甲抄乙,可是乙是原创吗?一般说来,99.99% 的可能性是乙从别的地方改编过来的,这个改编,不是抄(包括翻译)就是袭,所以乙无法据此提出指控(他要证明自己是绝对的原创,可能吗?)。科普的本质是要求思想一致,所以对文字的要求多一点,但也限制了创作者的手脚。写小说,你可以天马行空,写科普,你被原来的文字束缚了,很难写出新意。如果你写出了新意,就是作家创作,而与科普无关了。科普创作,存在技术性的难题。

任何一个写科普的人都知道,每个人对科学的原创贡献是非常有限的,法拉第式的科普(科普自己的成果),在全世界的历史上凤毛麟角。对于那些非自己原创的领域,你必须得借鉴别人的成果,所以必须跟从原创者的思路,这是题材的限制。中国市场上科普作品多如牛毛,原创作品少如晨星,之所以发生这种局面,是因为科普不讲究引用准确,而原创起码要尊重前人的成果,经得起同行的挑剔。我国校园教育一方面缺乏对学术伦理和规范的培训,一方面又到处用道德的标杆对学术行为加以规范,结果,人人不敢原创,通过改编原创思想最保险,既能够避开“抄袭”的指控,又能够通过扩大读者群,获得较好的经济收入。但是,严肃的研究工作者眼中,这是不务正业的行为,对科学的贡献是零。孔子的“述而不作”,构成了中国文化当中畏手畏脚、不思进取的文化性壁垒。

在一个人人都说要科普时代,我心中的科普工作者是这样的。第一,他应当站在科学的前沿,对科学有原创性的贡献;第二,他之所以能够有原创,是因为他看出了学术领域的薄弱环节,所以,他应当写教材,通过编写专业基础教材,全面梳理专业知识的漏洞,可以作出更多更好的创新;第三,在准备教材的过程中,那些非科学的历史逸闻趣事,可以作为科普材料得到出版。所以,科普创作的次序应当是:专著==教材==》科普。作科普所需要付出的努力,不亚于写作教材。可是如果我们直接从科普入手,在理论认识的角度上就欠缺了一大块,变成了罗列材料,看上去内容很多,可是缺乏灵魂,不是优秀的科普。《消防手册》或《国家标准》中罗列的科普内容太多了,那也是科普,为什么没人去读?因为缺乏文笔和灵魂。为什么很多文笔优美的作品,看上去有趣了,可是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画龙要点睛,如果没有睛,或配上了狗眼睛,那还是龙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2992-900197.html

上一篇:说说端午节在文化史、气候史、生态史和人口史上的标志性意义
下一篇:对付养老院消防问题的美国经验
收藏 IP: 36.63.156.*| 热度|

23 许培扬 杨思洛 吕喆 黄冠星 赵凤光 王洪吉 毛培宏 黄永义 韦玉程 姬扬 文克玲 戴德昌 晏成和 张云扬 蔡小宁 陈斯聪 易会广 姚伟 苏光松 余波 nm neilchau xubaidu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7: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