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说阅读文献的战略
看了孙学军老师和余党会老师的文献“秘诀”,咱也想说几句“密笈”,把他们的建议反过来说,不是为了反驳,而是我们基于不同的背景,看法必然不同。如果让学工程的学生去追求大量读文献,有可能陷入越读越糊涂的境界,在我们这个文章平均引用率极低的工程领域,你就是读了1000篇又如何?不能解决读文献的目的性问题,往往导致阅读的战略有问题,结果是阅读的收获非常有限,这里我斗胆说说自己的看法。
第一, 要解决阅读文献的内在动力问题,每一篇文章在手,我们要解决为什么要读的问题。我们读文献,往往是为了解决问题,对于研一来说,有可能是课程的内容或作业让你感兴趣,趁你还有一点兴趣,赶快扫荡一遍,趁热打铁,要比每天的固定阅读习惯,效果好很多;
第二, 从CNS入手,在我们看来是最蠢的,因为领域不同,从上面看到工程理论突破的可能性极低。即使是本专业的杂志,其原创贡献也有限,而且是未经生产过程校验和历史沉淀的方法,如果贸然入手,很可能收获有限。也许对于功成名就的研究者,从CNS扫荡最新成果的机会最大,也许对于文笔艰涩的初学者,从CNS学到表达方式的可能性最好,但这不能解决阅读的内在动机问题,所以要谨慎从事。
第三, 一般认为,从距离你目标最近的领域的原创性突破入手,是最省力的办法。名校和普校的最大区别在于,名校豢养的名师做过更多的原创性研究,因此能力高,在课堂上推导原创性理论的可能性大,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眼界高,上手快。不过,无论他们怎么厉害,原创性的论文是早已定型的,往往是几十年前的突破,还值得深究。这和生化领域的工作相反,工程领域的文章,历久而弥新。而且,文献越老,你越不怀疑其价值,因为相关研究多,可以相互印证,阅读的内在动力也可以得到提升。所以,不能因为文章老或找不到就放弃,学术境界的差异,在于对原创工作的理解上的差异。越能够理解原创性工作的人,作出原创性贡献的可能性越大。
第四, 为什么读文章要原创?因为太阳底下无新事。那些原创性的东西,再次出现的概率大,有助于你理解后面的研究进展,所以是磨刀不误砍柴功。如果你找不到原创,要么是你的研究课程的老师不负责任,要么是你的导师选题太离谱,还有一种可能是你想歪了,你需要反思自己是否合适做研究的基础性问题,这种反思未必是坏事。
第五, 解决了阅读文献的入口问题,然后怎么办?看一看所有引用它的工作,从中你可以发现后人的眼光和境界。高山仰止,为什么还有人能够越过高山去攀登,跨过深渊去贡献?多想几个为什么,让你拥有更多的内在动力去阅读。
第六, 阅读的坐标是如何得到的?通过每一篇文章的参考文献,你可以建立整个领域的知识体系,大师与工匠的差别在于心中的体系,如果能够把所有的方法都能够在体系中找到很好的位置,就是大师的境界。他们根本记不住理论的内容,但可以根据自己的体系推导出来,这是我见到的大师境界,如果你能够对原创内容深入掌握,也有这个潜力。
第七, 我曾经用一篇文章证明传质不如传热(烛芯效应),用另一篇文章反过来证明传热不如传质(可燃性理论),应用领域不同,瓶颈自然不同,需要的剃刀也不同。发现了瓶颈所在,就看你能否挑战传统观念,跳出前人制定的篱笆。突破观念,需要方法;改进观念,促进方法,这需要一种战略的眼光,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才能得到。好文章,可以是知识的发现,方法的改进和观念(哲学)的突破,阅读文献如果时时注意鉴别出作者提出的全新的知识、方法和观念,大概算是入门了。
第八, 所有功成名就的大师,他的原创性贡献都是奥卡姆剃刀,可以最简单地表达,所以大家才公认他的大师地位。可是理解起来化繁入简易,创造起来是化简为繁难,就需要你广闻博记,把基础方法运用好,才有突破的可能性。所谓的突破,往往是库恩所谓的范式突破,是用更基础的理论挑战现有认识框架的结果。随时注意挑战原有体系的知识、方法和观念,才是写文章的灵魂所在。
第九, 最后一点,是否能够突破要看你的机会(课题),不一定依赖于文献。文献是死的,人是活的,需要把自己的长处与社会的需要发生共振,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阅读文献,本来就是为了达到这种匹配的效果,看别人的东西,也是理解自身长处的过程。“学海无涯”,“文献无边”,如何在短时间内发挥最大的阅读效果,需要一定阅读的战略。互联网时代,知识的进阶门槛下降了,鉴别的能力要求提高了,如果不注意选择,还是不能发挥个人的能力,适应时代的需要。能读书的人多了,会读书的人海了,成功的人怎么还只有那么几个?可读的文章无限,可推的理论无穷,我们怎能不从头选择?
第十, 读书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有时候社交也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灵感。名师一句话,胜读一年书,这不是巧合。柳暗花明的境界和顿悟的妙处,可以在枯燥文献的阅读过程中自发体会,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闲谈中妙手偶得。读书无方也无法,适合自己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适应社会需要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除此以外其他的方法都可以当做笑话,包括我这里的所谓方法和战略。
早在1904年,马克斯韦伯提出,德国首发的,美国流行的清教徒伦理认为,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都是出生以后完全预定好的,所以我们要把握好自己,认清自己的社会定位。对自己的能力的越早把握,成功的可能性越大。韦伯的这一观点,有人(范岱年)认为是李约瑟难题的答案之一,是中欧科技差异的宗教性因素。吾然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9: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