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从女童遭碾事件看中国消防的边缘化 精选

已有 5634 次阅读 2011-10-19 00:47 |个人分类:消防时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style, class, white, 消防, initial

 

从女童遭碾事件看中国消防的边缘化

 

最近有人留言问我如何看“女童遭碾事件”,因为在药家鑫事件中的言论,我的道德观似乎引人注意,所以让我来评价道德。我的视角比较独特(因此有人攻击我的洋化倾向,我也无法反驳,毕竟我学的是美国消防),而我是痛恨伪善道德,强调职业道德的人,这里我又看到了制度问题和职业道德问题,也许又会引起争议,这里随便说说,对争议内容,恕不一一回覆。

假如看到“女童遭碾事件”,我的第一反应是Call 119 (美国凡事都仰赖911,因为这是他们交税的主要理由)。为什么我不上去救助呢?因为救人是专业。虽然医生更懂得救人,但10个医生中有9个未学过急救,还有1个很少锻炼急救技术,因此我们需要更专业的急救人员,美国主要集中在消防部门。从急救技术的操作性来说,消防队员比医生更懂得急救技术。汶川地震中,因为救人技术不当而牺牲或截肢的人,数不胜数。上海商学院大火中,有人指导女学生跳楼,他救人了么?这样做,是道德么?因此,西方社会主要仰赖专业的救助,主要靠消防。消防出动是公民税金支付的,相当于免费。急救之后怎么办?那是保险公司和医院的事,与公共基金和公共消防无关。

在动车事件的应急处理中,温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长大放光彩,我就注意到国内的消防工作被边缘化了,是可有可无的“鸡肋”。国内的消防属于国防,消防队员是现役军人,工作是临时性的,到时候就转业。美国的消防是按照一辆消防车,一辆登高车和一辆救护车来组织消防队伍的,而我国分开了,消防部门管救火,特勤部门管救灾抢险,私立医院管救护,政府的功能如此分割,显然对于整体的社会安全不利。我国舆论拼命鼓吹现役制消防的好处,而现役制消防的危害,最早在宋代的苏东坡就察觉了,我们都不当一回事。除了古罗马帝国的Vigile和宋代的军巡铺,现役制消防从来不是世界各国的主流制度,必然会带来道德上的危机。

 

现役制消防最大的问题在于,技术和经验的继承性不足。人们没有动力去科普,我为什么要科普安全,让我的继任者得到好处呢?所以,我们的社会缺乏急救常识和专业的态度。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任意出手救人的,每一个人都都轻易看待救人工作,所以被“救死”的冤魂数不胜数。以人为本,每一个人都是宝贵的,需要用专业的态度来看待救人,而不是靠一时的道德和热情来救人。我国的民众舆论被轻易地煽动,这是我们消防制度的不足。非职业的消防制度,无法深入校园,深入宣传专业救人的态度和理念。人人都以为自己可以救人,所以火场伤亡大,有些人是不该死的,他们对自己的逃生能力认识不足。

由于我们的消防制度远离社会(不是地税,而是国税支持的,因此不需要为当地的治安负责。绝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因为我们没有上过《公民常识课》,不知道其中的差别),所以无法贯彻比较专业的救人态度和理念。遇到抢险救灾的内容,外行靠人海战术去救灾(救灾损失,并入火场损失了,当英雄处理了,所以我们看不到),忽视日常的技术积累和经验传承。我们把救灾工作分开分散,导致救灾工作缺乏统一指导(谁都可以在火场说话,所以救灾效果很差)。 一句话,没有人意识到救人救灾的专业性、经济性、实效性和制度性,所以舆论对道德问题有很大的批判,这是对救灾问题的误解,是对未来救灾工作的错误认识。

总之,在“女童遭碾事件”中,我看到的不是路人的道德问题,而是救灾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和专业化的问题。过去我们靠道德维持社会稳定,现在到处都谈以人为本,再拿(以集体为本的)道德来糊弄一下舆论就不行了,我们需要职业道德和专业态度来对待救人问题,哪怕对象是一个儿童、乞丐、病人,都需要得到有尊严的对待。不能给人一份尊严,凭什么来维持社会的稳定呢?所以,从女童遭碾事件中,我也看到了中国消防工作的边缘化问题。是否关心消防的制度建设,是未来社会保持稳定的关键。 

有道是,儿童需救当尊严,紧急救人靠专业,道德从来是幌子,社会稳定靠制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2992-498306.html

上一篇:屠呦呦的成功可以复制吗?
下一篇:改变华夏一把火 -- 寒食习俗消防考
收藏 IP: 139.78.66.*| 热度|

20 吕喆 刘庆丰 肖重发 杨熙 曲津华 宋元元 王涛 丁大勇 刘强 刘艳红 吕秀齐 李永丹 葛兆斌 王邦进 王春艳 赵凤光 liuzhan001st niming007 博雅 Geisla

发表评论 评论 (3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04: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