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日本早期的消防

已有 6320 次阅读 2010-6-25 08:41 |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日本, 消防

               日本早期的消防

 

日本社会对火灾有深深的恐惧,1657年江户大火,又称“振袖大火”,烧死10万人。1923年东京大地震,引发的大火,在避难广场上一次性烧死4万人(产生了著名的火旋风),全部死亡10万以上。听说我国的消防制度,深受日本关东军和垦殖团在东北的影响。认识我们邻居的抗火历史,或许更有助于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遂有此文。

 

1640年(另一种说法是1629年),武士所组成的消防队在藩镇的管理下保护城堡,组建“大名火之番”。在江户,大约有250支消防队,几个世纪以来,都是在警察部门的管理下运作。1720年,拥有150万人口的江户大面积被焚,武士消防队的效率低下呈现在政府面前,开始从平民中征集义勇消防队员,免除他们对领主的差役。平民消防队组织延续了198年,唯一的变化是1782年进口了大量的手动泵浦。日本把中国发行的《远西奇器图说》当作宝贝,大概手动泵浦技术也是那本书传过去的。这些消防队伍隶属警察部门,其首长及助手并不懂火灾。1918年,日本才建立全职消防部门,主要在6个城市东京,大阪,神户,京都,NagoyaYokohama。在二战末期,重要的工业城市如长崎也开始有全职消防部门。其他地区则主要依赖义勇消防队。

1.京保年间(大约是1716年)的消防站,据说时人的衣服是那个时代所 特有的。大概那些火消役人睡觉很死,其紧急叫醒方式十分特别。不寝番,就是不睡觉的队员,正在拿着木槌,打击一长条木枕头,毫无疑问,“大槌一击,瞳眼立破”。不知道,槌重了会不会脑震荡。

 

2. 一群日本火消役人冲向火场,其主要的灭火工具是梯子(救人),叉子(掀瓦,隔离燃料)和旗子(鼓舞士气)。

 

 3. 当观察台的更夫发现火警之后,可以敲钟(挂在屋檐),击鼓(正中央),或拉线(线上有铃铛等发声装置)。

4, 二战后,赖梁教授思成的建言,京都是唯一没有被美军火攻的城市。看当时的建筑布局,火攻的效果一定很好。现在拜访一下京都,也许会领略到大唐长安的味道。

 

5. Osaka(大阪?) 的商业街,注意建筑不高和木质结构(防震),另外有蓄水装置,真正的“慎火停水”。

 

图6. 日本火消役人的噩梦:美国燃烧弹火攻(1945年3月10日最为猛烈)。

有道是,群居怕回禄,岛国史多灾,大槌猛一敲,人人爬起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2992-338581.html

上一篇:说说航空发动机
下一篇:谁是罗马纵火者?
收藏 IP: .*| 热度|

1 吕喆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6: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