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ckzl 他们的故事才是对科技最好的诠释,关注科技故事。微信公众号:SME

博文

话鼻屎

已有 4770 次阅读 2018-9-29 22:15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本内容由【SME】公众号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人这一生中,总得遇上一些难堪的事。

  其中最让人窒息的,莫过于在公共场合挖鼻孔被人抓包。

  这是一件很多人都干过,却又极少人愿意承认的事实。

  教室的课桌底、厕所的门上、沙发的缝里...统统都是血淋淋的证据。

  

  实际上,在公元前5000年,古埃及人就开始享受抠鼻这种放松方式了。

  为此,统治阶级还雇佣有专门的私人抠鼻师

  在法老图坦卡蒙的陵墓墙上,就有这么副保存完好的“抠鼻屎”壁画

  

  壁画中画着的是,古埃及的天空之神努特(Nut),小心翼翼地为年轻的法老抠鼻屎的场景。

  这或许正表达着,古埃及统治阶级对死后仍能享受抠鼻屎这种尊贵待遇的希冀。

  

  虽然在现代,抠鼻屎早已风评被害,位于失礼行为的榜首。

  但人类还是一如既往地抠着鼻孔,向更文明的社会迈进着。

  当这么块晶莹剔透的小玩意从鼻腔中转移到手指上。

  那么,它就还有机会重新进入人类人体。

  因为除了抠鼻屎以外,人类还有吃鼻屎这种古怪的行为。

  

  最早对这一行为做出系统性研究的,是1995年的美国研究人员汤普森和杰佛逊。

  他们向美国威斯康星州的成年人发出了1000份问卷调查,并发表了首份挖鼻孔专业论文。

  当然,面对这么个尴尬的问题,大约只有1/4的人诚实回答。

  不过,光这254份有效的问卷,就足够说明挖鼻孔是一种多么普遍的行为了。

  

  其中,高达91%的受访者坦然承认抠过鼻孔。

  而1.2%的人则表示,除了睡眠时间至少每个小时都要挖上一次,比上厕所还要频繁。

  另外还有两位狠人因为挖得太起劲,直接把鼻中隔(左右鼻孔中间的软骨)给挖出了个洞。

  

  到2000年,印度则有两名学者Chittaranjan Andrade与BS Srihari进行了更深入调查研究。

  在这项新研究中他们也发现了,挖鼻孔的行为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

  

  调查的200位青少年,几乎都承认了自己挖过鼻孔。

  而过半数青少年则表示平均每天至少挖四次鼻孔。

  

  其中,只有4%声称自己从未抠过鼻子。

  但鉴于还有羞于承认的因素,真正“冰清玉洁”的人数可能会更低。

  而挖鼻孔也不仅仅是手指的任务,还有人喜欢用铅笔、镊子等五花八门的道具。

  其中7.6%的受访者更表示,他们每天做这个动作至少有20次。

  也有将近20%的学生认为,自己有“严重的挖鼻屎问题”,颇有负罪感。

  

  这项研究,还特别刁钻地加了个问题:你会如何处置从鼻子里挖出来的东西?

  

  结果显示,有4.5%的人会将鼻屎吃下去。

  当然这个问题已经不算过分了,至少研究员没有直接问鼻屎是什么味道的。

  而这两位印度科学家,也因这项清新脱俗的研究喜提2001年的搞笑诺贝尔奖。

  

  事实上,吃鼻屎这个行为可能比我们想象中还要普遍。

  斯蒂芬·盖特(Stafan Gates)在自己主题为“食物”的书《Gastronaut》中,就专门讨论过鼻屎这种“古怪的美食”。

  在他的采访中,有高达44%受访者表示,他们在成年后仍偶尔会品尝自己的鼻屎。

  其中有一些纯粹好奇,有些则是真的喜欢它的口感与味道。

  

  

  当我们在我吃鼻屎时,我们到底在吃什么?

  

  鼻屎确实一个奇妙的存在,在医学中仿佛都还没有一个比较通俗的术语。

  因为鼻屎起源于粘液(muscus),所以目前最接近官方术语的表达是“变干的鼻腔粘液”(dried nasal mucus)。

  

  粘液,是所有哺乳类动物都会分泌的一种保护性粘合剂。

  它广泛分布于我们的肠胃道、生殖道,以及呼吸道中,是人体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而鼻窦平均每天都会分泌出将近1升的粘液,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鼻涕。

  

  胃壁的粘液细胞分泌粘液(粉红色)

  而鼻腔作为我们与外界空气交换的第一通道,鼻粘液也让我们的鼻子仿佛人体内置的空气净化器。

  当空气中的粉尘和病原体等进入人体时,鼻毛就会和着这些粘液将有害物质阻挡在外。

  这能起到一个粘性隔离带的作用,不但能加湿空气,还能防止污染物进入呼吸系统。

  

  人类每天通过鼻腔吸入的空气达到15000升。

  而粘液也会随着流动的空气慢慢变干,最终随着鼻粘膜一起脱落。

  于是,我们鼻腔内就出现了鼻屎这种半固体状物质。

  

  用观测粪便的方式来检查身体状况,是不少人已经在做且行之有效的事了。

  同样的,鼻屎的软硬度与颜色变化等也能成为身体健康的信号灯。

  正常情况下,鼻屎呈半透明的凝胶状。

  但吸入过多空气中的灰尘颗粒后,鼻屎的颜色就会随之变深。

  

  鼻屎不能成型,呈水样的鼻涕横流。

  也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清鼻涕”,可能就是一个感冒来临的征兆。

  而黄色鼻涕,则可能意味着细菌感染或普通感冒。

  白细胞是绿色调的,在低浓度的情况下会让普通鼻涕呈黄色。

  浓度越高,鼻涕颜色就会越深色。

  当你的鼻涕呈绿色时,就已经说明免疫系统的抗争十分激烈了。

  

  但无论是哪种状态,鼻腔内的矿藏越积越多,人类就总会蠢蠢欲动地想把鼻孔清理干净。

  其中,吃下这珍贵矿藏的,恐怕也不在少数。

  且不论那些有特殊癖好的成年人,吃鼻屎这个行为在自控力较差的儿童中尤为常见。

  

  2015年,美国一位生化学教授Scott Napper就推测,吃鼻屎可能对健康有益,尤其是对免疫系统有益。

  这种说法源于“卫生假说”,认为卫生条件的改善反而使过敏与自身免疫病更普遍。

  而吃鼻屎正迎合了这个假说,让鼻屎中微小而又无害的细菌进入体内,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这位教授还认为,鼻屎本身自带的甜味,就是为了诱惑下孩子吞下。

  

  怎么吃个鼻屎还有理了?实际上,吃鼻屎有益健康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Scott Napper教授这么说,只是想在课堂上提高学生们的注意力。

  在夸夸而谈之前,他并没有做过系统性的科学研究。

  

  而且就算这个说法有几分道理,我们也不必用抠这么粗暴的方式来获取。

  因为每一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吞下过大量鼻涕。

  

  并非所有的鼻粘液,都能名正言顺地成为鼻屎。

  一般情况下,粘液并不会向外流,因为鼻腔粘膜纤毛会不断向后运动。

  而鼻腔与食道是相通的,粘液会被推到口腔再滑落咽部。

  最终,70%的粘液(约等于700毫升,两罐可乐那么多)会被吞进肚子里。

  

  即便不愿意承认,就在你读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就已经咽下了剂量可观的鼻涕了。

  不信邪的可以咽一下口水细细回味一下。

  所以我们根本不需要为了增强免疫力而委屈自己(如果纯粹是为了快乐当我没说)。

  

  鼻屎本身无毒,吃鼻屎也无罪。但危害却潜伏在“获取”鼻屎的方式上。

  

  直接用手指抠的这个动作,难免会把一些细菌带到鼻腔内。

  2006年,荷兰的一项研究就发现,挖鼻孔可以导致细菌的更广泛传播。

  研究人员发现,在耳鼻喉科门诊中,相对于不爱挖鼻子的人,爱挖鼻孔人群的鼻子里更容易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

  

  而抠这个过程,还可能伤及无辜,如鼻毛、鼻粘膜,甚至是鼻腔内的血管等。

  这可能会引起鼻子清洁能力下降、流鼻血、长鼻疖等。

  此外,鼻子还处于面部的“危险三角区”

  这个区域发生感染很容易经由静脉进入海绵窦,甚至进入颅腔引起颅内感染。

  传说中挤颗痘痘都可能让人丢命的案例,就发生在这个区域。

  

  危险三角区

  所以下次想清理矿藏时,还需多点“仪式感”。

  首先得找个四下无人的地方,注意清洁双手,下手更要轻柔,切忌用力过猛。

  毕竟只有活着,才有机会继续享受这种酣畅淋漓呀!

  *彩蛋:

  斯嘉丽·约翰逊曾经在易趣上拍卖过自己的鼻屎,以5,300美刀的价格成交,这笔钱最后被用于慈善了。

  而买家则更是美滋滋,将所得的斯嘉丽鼻屎当成了一道美食。

  *参考资料

  The Fine Art of Nosepicking, Volume 3, Enhanced

  Nose-picking.Wikipedia

  Dried nasal mucus.Wikipedia

  Marc Abrahams.Why teenagers get right up your nose.Guardian.2008.8.19

  Elaine K. Luo.Yellow, Green, Brown, and More: What Does the Color of My Snot Mean?.healthline.2018.1.17

  Is eating your boogers good for you?.Today I Found Out.2014.03.07

225515l210dtdk6gdt1khk.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66991-1137867.html

上一篇:站着说话为什么会腰疼?问问你的古猿老祖吧
下一篇:一闻就倒的迷药只是传说,但让人失忆的新型毒品正在流行
收藏 IP: 121.32.15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