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瑟琦智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dmresearch

博文

【规划参考】日本高校科研及重点项目评价方式

已有 3633 次阅读 2020-3-15 20:15 |个人分类:规划参考|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高校科研评价是目前科研管理部门及科研机构为实施有效管理、监督而采取的重要手段之一,往往与资源配置、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等有关政策挂钩,具有很强的指引性及应用价值。在科技导向、价值研判、人才甄别、信息保障等方面都起到推动作用。


科研评估方式的改进宣告着我国科研评价体系的进展,透露出我国科研评价的新动向。放眼国际,英美等拥有多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国家评价体系早已从“唯论文”的指标中解绑,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更多的注重中介组织的参与、以同行评价为主导、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公开性以及评价指标的质量导向。与我国一衣带水的友邦日本是目前亚洲地区科技创新强国,其科研评价体系独树一帜而又颇具成效,不妨作为“他山之玉”为我国科研评价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1.经验:日本高校科研评估模式



日本科研水平走在世界前列,与其具有较为完善的科研评价系统密不可分。



1.1科研评价立法



日本的科技评价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末,全方位科研评价系统的建立始于1995年的《科研评价法》。之后日本就科研评价陆续颁布了《宪法》、《基本法》、《政策法》与《机构法》四个层次的多部法律用以保障科研评价的客观公正性,从制度和机构推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具体如《研究开发力强化法》、《政策评价法》、《行政法人通则法》、《研究开发力强化法》、《日本学术会议法》、《日本学术振兴会法》等。



1.2科研评价层级



日本的科研评价层次不同于欧美普遍流行的三等级制,而是以评价机构为主导的四级制。具体而言,第一级科研评价机构主要是由国家政府单位和大型专业评价机构组成,负责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进行评价和分析; 第二级机构是专业评价机构和地方政府相关机构,主要针对高等院校的科研项目,也负责评价政府资助的次级科研项目; 第三级机构是为日本所特有的企业评价机构,由相关企业创立和主导,主要负责为该企业提供相关服务和分析;第四级机构是日本各研究机构内的评价机构,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其内部的科研项目。



1.3科研评估过程



日本大学科研评价实施过程基本包括评价启动、评价执行、评价结果发布及使用三个阶段,具体评价过程如图1所示。在评价启动期,主要进行自我评估并对各个大学实施评价前的培训。在执行期,主要采用书面评价和实地考察评价,书面评价针对被评价对象的出版物,实地考察是通过现场调研的形式进行评价。在结果应用期主要形成评价报告并公布评价结果。日本大学科研评价结果与其资金分配关系较小,一方面日本大学科研评价结果由自我评价决定;另一方面,其评价实施主要是由政府改制的第三方评价机构负责,因而其评价结果对于基金分配的影响较小。

1.png

图1 日本大学科研评价的具体过程



1.4科研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的核心,日本高校科研评估主体是文部科学省。评估内容主要包括自我评价与第三方评估及考察两部分,相较于英国以及澳大利亚,大学自我评价在日本科研评价模式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日本以自我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使其科研评价指标变动较少,评价成本较低。第三方评估主要依附于日本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NIAD-UE)。NIAD-UE最初是政府机构,2004年成为独立法人,文部科学省只对它授权而自己并不直接参与评估。NIAD-UE设计的评价指标范围极广,能够对大学科研创新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日本大学科研评价指标

2.png

1.5科研评价的主要特点

1)评价机构专业化。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初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科技审议会制度,这也是日本最初的科技评价机构。90年代初,成立技术评价分委员会,组织开展科技评价工作。为深化科研评价。文部科学省的学术审议会是考评日本大学科研的专门机构,制定大学科研质量评价指标。


2)评价方法客观化。日本构建“研究评价系统”,导入同行评议法。在评价中引入“重点领域研究评价系统”,以有效的研究管理体制为目标,对重点研究领域采用事前评价、事中评价、事后评价的同行评价制度。在其科研评价机制中甚至没有专门评价科研成果的相关制度,只有对科研项目的课题评价制度。


3)评价内容广泛化。日本在基础科研质量方面设置系列考核指标,拓宽了评价内容。科研质量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论文发表情况(论文发表数和被引用次数),著作情况(辞书、教科书、学术论著等),被表彰和学术界的评价,演讲被邀次数,人才培养与人员交流情况,研究创造和指导能力,被技术开发采用和为发现、发明提供理论依据的情况。注重考察大学科研创新的整体实力,能够对大学的科研创新进行更全面的分析。




2.案例:COE计划科研评价实施




2.1 COE计划概述



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开始实行“科技创新立国”战略。1992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在《关于展望21世纪学术研究综合推进方案》的咨询报告中提出了创立“卓越研究中心”(Center of Excellence,COE)的计划。COE计划的实施对推进日本大学和相关高水平研究机构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COE计划促进了大学教师的教育研究表现,项目改善了青年教师的研究条件,推动了国内外大学、研究机构与企业相互之间的共同研究和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大幅提升。另一方面,COE也提升了日本高校学生的培养质量。受COE资助的研究生在学会的文章发表数、学术杂志论文数都大幅增加。通过卓越研究中心计划的开展,日本高校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研究基地。



2.2 COE计划评价方式



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的评估方式按照评估的时间分为两种:中间评估(Interim Assessment)及事后评估(Posterior Assessment)。


中间评估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日本学术振兴会)所聘请的专业人士和专家给予适当的意见,以使计划所使用的经费得到更合理的配置。评估的时间在计划资助的两年之后,由学科专家及研究计划领域国际动向的专业人士共同进行评估。处理方式包括有五种处理方式,包括:(1)计划有变更,但执行仍可达到最初目标,建议继续开展;(2)已达到最初目标前提,应参考相关建议并做进一步努力;(3)目前计划对完成预期目标有困难,应做适当修正;(4)根据现况判断难以达成最初目标,建议大幅缩小最初计划规模及修改计划目标;(5)计划继续进行,努力后仍难以达成预期目标,建议计划执行终止。


五年计划结束后,将由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委员会进行事后评估,评估项目与中间评估项目大致相同。由计划委员会决定审批、评估方法及评估项目,委托综合评估委员会进行各领域审核,之后进行书面与口头的简报评估,判断研究中心是否能够达成预期的目标,是否有修正、终止计划的必要性,最终得出评估结果。




3.发展:我国科研评价体系改善方向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研评价体系与高校科研评价起步较晚,大致经历了行政评议、同行评议、指标量化评议等几个阶段,现仍处于探索发展之中。指标量化评议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高校科研水平的发展,但是其暴露出的重数量轻质量、“行政化”评价、轻视应用性成果等弊端已经逐渐落后于现有的科研创新模式,亟需改善。因此结合日本高校科研评价体系建设经验,国内专家学者立足于我国国情提出以下建议:



3.1加强评估法律建设,推动评价体系科学构建



相较于日本在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颁布的一系列的推动评价体系构建的法律,我国目前为止还没有针对科研评价制定专门的法律。政府评价活动大都都取决于行政部门的重视程度,缺少对评价的整体规划。高校和科研机构内部的学术评审都由本单位行政部门介入,行政职位越高话语权越大,约容易引起不信任和不公平。为了推动评价体系的建立,我国应尽快推进评价方面的立法工作,通过立法的方式,打破部门之间的利益纷争以及行政主导的评价状态,推动评价对科研的发展,提升科研效率,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科研评价体系。



3.2建立多元学术协会,丰富科研评价文化建设



在推动评价文化的建设中,日本的评价协会贡献了很大的力量,如特定非盈利组织日本评价学会承担着评价士的培养,全国性评价学术会议的举行和论坛的召开,评价期刊的发行等。而我国现有的学术协会不仅数量偏少,资源有限,而且目标定位模糊,独立性较差。我国应加快推进学术协会的发展,提高学术协会地位,使其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推动学术规则的快速传播。



3.3重视评价人才培养,建设评价人才认证机构



随着第三方评价机构发展,评价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相较于欧美设置评价学硕博士学位,日本建立评价士制度,中国外部评价的开展更多依赖于高校内部师生,并无专业的科研评估人员。因此我国需在已有的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中科院科的科技评价中心、环境影响评价司等评估机构的基础之上,培养专业评估人才,促进我国科研评价朝着专业化客观化的方向行进。



3.4设置多类评价指标,综合考虑指标权重赋值



我国的科研质量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学术交流、成果奖励和成果转化,对科研论文和科研项目赋予了较高的权重,而对专利和成果转化的权重赋予较少。我国要借鉴发达国家重视论文和科研项目的原创性和质量的经验,增加这方面的评价指标。同时应该把科研环境、科研应用、影响力、科研人员等指标纳入到科研评价中来,使科研生态得到整体优化。



3.5坚持成果质量导向,摒弃重数量形式等误区



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评价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实质、重短期轻长远的问题,部分单位和个人过分强调产出而片面追求数量,导致大量学术垃圾出现。这种科研评价使有些学者放弃了科学研究的本义,导致我国科研质量很低。我国应坚持学术成果质量第一为导向,形成质量优于数量的学术评价氛围。



3.6完善评估流程方法,加大事中事后评价力度



目前,我国高校科研评价对于事前评价把握比较严格,而对于事中、事后评价力度不够。我国科研项目一般采用课题制的形式,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和价值,同时根据项目级别拨付科研经费,而科研项目中期审查、项目结题标准相对宽松,影响研究产出绩效。我国可完善事中、事后评价,设立阶段性考核措施,加强对科研过程的管理,完善奖惩措施。将质量等级与科研经费挂钩的科研成果考核评价方式,使考核评价更具有激励效能,能够促进高校科研人员多出高质量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徐国兴.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J].高等理科教育,2013( 6).

[2]刘兰剑,应海涛. 基于立法的日本科研评价体系研究[J]. 科研管理, 2017, 38(04): 145-153.

[3]陈楠楠. 试论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高校科研评价体系[J]. 高教探索, 2017, (01): 100-104.

[4]独立行政法人日本学術振興会科学研究費委員会.科学研究費助成事業における審査及び評価に関する規程(抄)[EB/OL].http://www.jsps.go.jp/j-grantsigrantsinaid/25_tokusui/data/h27/h27_shinsakitei.pdf.

[5]“双一流”大学科研创新评价体系建设的国际视野——基于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的经验与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126-131.

[6]陈慧颖,刘在洲. 美英日高校科研质量评价比较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农业教育, 2015, (01): 10-14.

[7]张平.日本科技评估及其对我国的借鉴[J].中国科技论坛,2005,3(2):142—144.

[8]熊国经.早稻田大学科研管理体制与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2):122—125.

[9]蒋玉梅.全球科研评价体系的演进与发展——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四国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9).

[10]徐文焕,罗长坤,黄国琼.基础科研成果评价值比较体系研究进展[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1):35—36.

[11]吴杨,乔楠,施永孝. 大学科研创新评价的国际经验与启示——基于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科研评价体系特点的考察[J]. 科学管理研究, 2018, 36(01): 96-99.

[12]杨希,冯倩倩. 日本大学全球卓越中心计划的评价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教育探索, 2015, (11): 153-157.

[13]21世紀COEプログラム委員会「21世紀COEプログラム」の現況等に関する検証と今後の展望について_ 検証結果報告書[EB/OL].http://www.jsps.go.jp/j-21coe/07_sonota/index.html.

[14]文部科學省.中間評価結果の18年度補助金配分への反映状況(15年度採択拠点)[EB/OL].http://www.mext.go.jp/b_menu/houdou/18/04/06041308/002.htm.

[15]文部科學省.中間評価結果の17年度補助金配分への反映状況(14年度採択拠点)[EB/OL].http://www.mext.go.jp/b_menu/koutou/coe/05041401/beshi.htm.

[16]王涛涛.日本大学卓越计划实施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3(07):155-159+176.

[17]日本文部科学省. 学校教育法等の一部を改正する法律について.[EB/OL].http://www.mext.go.jp/a_menu/shotou/gakko-hyoka/07121005/001.htm.

[18]方衍,田德录.中国特色科技评价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7):11-15.

[19]邱均平,赵蓉英,王伟军.2013—2014 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243.

[20]罗晓燕,欧阳克氙.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高校科研评价机制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13(5):23—4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3646-1223684.html

上一篇:【域外动态】美国大学在线教学应急经验
下一篇:【域外动态】当灾难降临时,美国大学校长谈大学停课的教训
收藏 IP: 183.193.14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1: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