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牛津字典都有新词加入,中华字典也有年度新词。
在小学,语文课教的就是背生词和造句。句子都是词汇堆砌出来的,造出别人没有说过的句子也不容易,可是能造出别人没有用过的词,而且这个词还被社会所接受,那才是靠本事呢!
造句,重要的是借鉴,它需要我们具有语法结构的基本知识,然后按照句型,把别人用过的,用滥了的词汇拿过来表达一个具体意思。可是你想过没有,造词,才需要更高档次的思维。因为它需要借鉴已有的概念,在不同的概念之间寻求新意。不但如此,造词者还需要去做市场,推广这个新的词汇,让更多的人认可,知道,使用它。所以这个造词的过程和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一个把发明派上用场的过程。
我多年前写过一本没有出版的“书”,叫文化遗传学,利用遗传学的概念解释文化现象。书里面造了一个“思因”的词,是思维的基本因子的意思,然后基于思因和基因的比较,用遗传学上得到的规律来解释文化现象。可是因为书没有出版,没有什么读者,更没有权威认可,所以这个词就没能存活下来。这样的“词”,古往今来多的很。这也和创新一样,不是什么新东西都有很强的生命力。能否存活,看创新成果的可使用性,也要靠运气。
对一个创业者来说,最能代表他创业和创新初衷的就是公司的名称。在美国,我做过四个公司,Genaco, Diatherix, iCubate, 和iRepertoire. Genaco的意思是Gene, China, Company;Diatherix 的来意是Diagnostic and therapy; iCubbate 的来意是想把产品名词变成一个大家都使用的动词,“don't incubate, iCubate!"; iRepertoire的来意是 immune repertoire.
在国内,工商管理部门的柜台小姐凭借一个终端电脑和有关规定(外文,常用词等不能是公司名称一部分等)剥夺了创业者最基本的权利——给公司起个好名字。所以许多不三不四的名称就出现了(比如'三大不六'= 3W)。
我敢说,哪里有新词,哪里就有创新。不论是创新技术,还是创新产品(iPhone, iPad, iCubate),创新的商业模式(阿里巴巴,google)伴随而来的都有新的词汇。因为创新就是要标新立异,通常没有相应的词汇来描述,需要引进一个新的概念。
所以,如果你一辈子都在造句,没有造过词,那可能就是还没有参与到创新的工作中去。作为科学家,能给自己的发现命名,然后让大家都用那个词,那也算得上是青史留名了。
相关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1: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