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信号之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arong1940

博文

《长征日记》(9)

已有 3705 次阅读 2012-5-8 22:31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日记, 文革, 长征, 大串联, 北京机械学院

   这是一篇四十多年前的日记,它记载了文革期间,七名大学青年教师的一小段特殊经历。如今,七人中的二人已经故去。 从中可看出,当年满怀理想主义的我(们)是多么天真幼稚。
然而,我自己非常看重此生的那一小段
,它使我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那一代知识分子,经历了各种政治运动及“下放锻炼”,有人被磨去了所有的棱角而世故;也有人练就了各种本领变得十分皮实……

1966年12月30日 星期五
   按预定的行程计划,今天要赶到挖角(它的河对岸是安顺场),行程84里,是我们行军以来路程最长的。
   早晨从加郡出发,就迎着较强的冷风,我把棉帽的护耳翻下来,严严实实地遮挡住耳朵和脸。
   10:30在德绥吃早饭,从德绥到挖角一共27公里,中间再无休息点。
   行进至中午时,B的脚跛得厉害。B的体格可算我们7人中最强壮的,但他一走路就喊腿痛,然后往大腿小腿上贴“伤湿止痛膏”。
   下午队伍行进速度越来越慢,大家都感到又冷又饿。这样拖下去只怕天黑也赶不到挖角,我出了一个分两路前进的主意:我和G、Q三人状况较好,加速前进;其余四人则慢速前行并一路勤歇息。
   我们三人于下午5:40赶到了挖角,把行李放在接待站后,立即迅速回返,折返3公里多后,迎到B等四人,我接过B的背包,G和Q也分担了其他人的行李,终于一同在天黑前到了宿营地。
   正在吃晚饭时,Y突然休克,紧接着Q和G也感不适并呕吐,原因不外是冷、累、饿过度。我们已有过二郎山S累倒的经验,还比较从容,但是接待站的同志却大大紧张了一番,打电话从石棉县调来救护车,不容分说将我们7人塞上车,连夜拉到石棉县城。三个病号被直接送到石棉矿医院住院,我们其余四人住到县接待站,睡下时已经半夜1点多。

1966年12月31日 星期六
   早上9点才起床,胡乱吃过早饭,即去石棉矿医院探望三位病号,一见他们精神的样子,就知道都好了。听他们讲述被连夜“抢救”的经过,都挂着药瓶输液,胳膊伸在被子外面冻得不亦乐乎……他们真是小病被当作大病医,令我们十分感动。其实这一路,沿途广大群众对串联师生都照顾得无微不至。
   下午在矿医院的会议室排练节目,准备明天与医院的同志们联欢。
   晚上看了一场电影,是老记录片《百万雄师下江南》。

1967年1月1日 星期日
   上午给医院职工和病员进行了一场演出,在院子里演,天气很冷,手耳冻得够呛。
   下午,我们分成两拨,分别参加与医院两派的座谈会,听他们讲述石棉矿的运动情况。看来,医院职工的两派都不像是敢打敢冲的造反派。从他们那里初步了解了此地运动的进展情形,我们认为还应更深入地调查研究。
   晚饭前,遇见长征到此的北京钢铁学院的学生,因都是北京来的,见面很亲热。晚上在他们宿舍开了一个联欢晚会,互相交流长征途中演出的文艺节目。参加联欢的还有石棉矿基建处的一群青年工人。
   昨天,当我们去医院探视Y等人的时候,接待站的宿舍却遭到“偷营劫寨”——住院部的护士长趁我们交谈的工夫,率领几位小护士“洗劫”了我们的宿舍。晚上回来一看,有5个背包不翼而飞。我们前天半夜才到接待站,这里住宿条件较好,有床有被褥,我们就没解开自己的背包。只因我的背包藏在床底下,“不幸”而未被搜去。护士同志们把拿走的被子一一拆洗晾晒,又缝补好后才送还。

1967年1月2日 星期一
   上午到石棉矿总部访问,矿部的一位总工向我们介绍了这个“世界水平”的石棉矿,所谓“世界水平”,是指这里矿藏的石棉质量世界第一,石棉纤维长而柔软、储量丰富皆属世界罕见。为了避免浪费,国家限制这里的开采数量,并下令暂时封闭了一些储藏着优质石棉的矿洞。然后这位老总亲自领我们上山,到“飞水岩”第一采矿厂去参观石棉矿洞。这位老总还说,担任“三线”总指挥的彭德怀来此视察,也是他陪同上山到矿洞。
   晚间,与四川医学院的学生座谈,了解本地运动的情况。他们在大串联初期就来这里,发动并参加了这里的运动。

1967年1月3日 星期二
   今天,小队开会一整天,分析讨论本地的运动形势,以及我们如何参加等问题。这里和全国各地一样,群众分裂为两大派,一派领先造反,另一派运动初期相对保守。积极派救护车接我们来石棉的,却是相对保守的“红旗战斗团”。因为成都先来此串联的学生几乎都支持“红色造反军”,“红旗战斗团”从挖角接待站的电话里一听说北京来的红卫兵,就对我们很抱有期待,迫切希望我们能支持他们。
   北京钢铁学院的同学们一到这里,就一头扎入“红旗战斗团”这一派,与“红色造反军”日渐对立。今天中午,他们被请去矿运输队辩论。
   据我们了解,石棉矿是运输队的工人最先起来造反的,运输队的司机们走南闯北,最早受到启发。因此,矿运输队成了“红色造反军”的核心,我们决定,在此停留一段时间,全队到矿运输队去参加劳动。
 
                         安顺场

1967年1月4日 星期三
   安顺场在大渡河的右岸,隔河与挖角相对望,这里是红军长征的重要地点。今天,我们起个大早,步行去安顺场,来回行程60里。因为没背包袱,走起来轻松异常,途中也不必休息。
   中午,在安顺场拜访了老船工帅大爷,听他讲述当年给红军17位勇士驾船强渡大渡河的经历,并同他合影留念。
   下午返回石棉。
   晚上,S和H去红色造反军军部,联系我们留在矿上参加劳动的事宜。

1967年1月5日 星期四
   上午,去“造反军”的军部,他们一位领导人向我们介绍本地运动的情况。
   矿运输队在县城外,午后他们派一辆卡车来,把我们连同行李接到运输队住下。下午和晚上我们都参加这里的有关活动,初步的印象是:造反军组织严密,安排的活动都生气勃勃。来到此之后,工人们接二连三主动向我们介绍情况,直到半夜才休息。

1967年1月6日 星期五
   早8:00上班,先领取工作服,然后到汽车保修组劳动。我们7人被分配到3个小组里,今天我这小组在实验运转发动机,没什么活可干。因与组内师傅不熟,很少交谈。
   午饭后上班前,运输队的老杨队长端着饭碗来我们宿舍聊天,讲他以前在部队的经历。
   晚上参加造反军4支队的政治学习,读《红旗》的元旦社论。读完报纸,工人们又向我们谈了许多事情,讲了石棉矿的走资派吴敬塘怎样压迫工人,怎样打击和威胁先起来造反的人……
   临睡前,外面吵声大起,原来是北京钢院学生与造反军的部分领导人发生冲突,直到12点才告结束。

1967年1月7日 星期六
   上午小组的工作仍是试验发动机。邹师傅等同我谈了许多组内的情况。
   下午往汽车底盘上安装发动机。因为今天是周末,下午搞车间的卫生扫除,不到4点就提前下班。晚饭前我抽空洗衣服。
   听他们说,昨晚运输队造反军把矿医院的护士长拉来斗争。原来,她是矿保卫科科长的爱人,难怪她对造反不理解和持保守立场。我们学院里的保卫和政工干部几乎都是“保皇派”。
   中午看见一张传单,江青同志说:“陶铸是个两面派坏蛋”,“叶剑英、陈毅要做检讨”等等。想不到陶铸刚刚提升到中央,又出了问题,令人感觉非常地意外。

1967年1月8日 星期日
   一早就全队来到石棉县城,找到北京钢院的同学们,想把几天以来,我们调查的情况互相交换一下。但我们刚落座,就来了好些“红色造反军”的工人,强迫北钢同学和他们辩论。我们的座谈只好推迟到下午。

1967年1月9日 星期一
   上午劳动,安装汽车底盘,我的具体任务是打磨刹车瓦。由于工作量很少,大部分时间是烤火,与师傅们闲谈。
   下午,我、Q、Y、G四人向车间请假,去县城找“红旗战斗团”的同志们座谈。后来又找北钢同学了解一些情况。总之,他们都说“造反军”的领导都是一些过去较落后的、或有各种政治问题的人,认定对方那一派有“坏人操纵”。我们则强调“造反军”造反的大方向正确,劝说他们不要过多地纠缠于枝节问题。
   回到运输队时,九团的干部们正在开会,气氛紧张。
   今天所看到的各方面的迹象说明,石棉的两派矛盾不断升级,就在最近一、两天内,两派的斗争会迅速激化。

1967年1月10日 星期二
   集体请假一天,全队开会分析并总结这里运动的形势,得出的结论十分一致:我们不宜过深地介入本地两派之间的争斗,明天同造反军九团领导同志交换意见后,继续长征。
   晚上,去广元堡第三采矿厂听几个老工人诉苦。原来这个石棉真是“山高皇帝远”,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及其走狗们把工人整的好苦!解放十几年了,这里居然还用“吊打、压杠子、烤人油、背火兜”等残酷刑法来对待工人。老工人的控诉令人愤怒无比,我们更加理解这里群众造反劲头为何如此之大。文化大革命初期,这里的当权派竟用手枪对付造反的工人,在群众中大抓反革命分子。司机从外地带回的传单,一律必须上缴到保卫科……即使如此高压,群众仍奋起造反。

1967年1月11日 星期三
   上午仍参加劳动半日。下午与造反军九团领导们座谈,汇报了一周来我们的收获,也对造反派的一些过激行为提了意见。他们表示,外地红卫兵师生来此参加运动已有好多批了,能老老实实参加劳动并深入调查,认真听取各方的说法,对运动情况全面分析,并善意地向造反派提意见的,我们还是首次。这是工人造反派对我们的肯定,当然令人欣慰。
   座谈会后,便打点行装,告别运输队的工人师傅们,回到石棉县接待站。
   晚上又听一老工人诉苦,他曾经受过烤火、背火兜等酷刑,刚去北京告状回来。会后,听诉苦的红卫兵师生们一同陪他去矿部劳资科,索要他的有关“黑材料”。大家勒令劳资科科长做检查,并限时于明天中午12点前,把检查写成大字报张贴出来。

1967年1月12日 星期四
   上午最后一次与北钢同学们交换意见,并与之告别。
   北京钢铁学院小队中有一名学生X,只有他同意我们的观点,并决定离开石棉和我们一同步行南下。他从北京出来串联还带着正上中学的妹妹。
   下午全队精简行装。他们6人认为,反正沿途接待站都能借给被褥,就都把被子打成包裹,去县邮局寄回北京。我则以为行军途中使用自己的被褥才能保证睡得舒适,坚持仍旧背着背包,把这锻炼全程坚持下去。
   晚上,Y去矿医院,和护士长等同志们告别。
   明天又将出发,今晚睡得较早。

   (待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2387-568683.html

上一篇:《长征日记》(4)
下一篇:《长征日记》(11)
收藏 IP: 76.71.2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11: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