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人关心的话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pzeng 写“正能量”博客,做“富营养”科普

博文

柴静女儿雾霾致瘤的可能性有多高? 精选

已有 31710 次阅读 2015-3-2 09:13 |个人分类:科普集萃|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癌症, 雾霾

大家都同意,雾霾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它有什么样的危害,我想生活在重度雾霾下的中国人最有亲身感受,而深受经年雾霾之苦的北京人最有发言权。柴静身为原央视主持人,第一次以具体的人和事以及详细的统计数据,在官方媒体上狠狠地“揭了一回伤疤”,其勇气可嘉,难能可贵,我为她点赞!

但情感归情感,科学是科学。柴静在片头提及自己的女儿未出生就患上“良性肿瘤”,而她说事的语境就是雾霾。雾霾究竟能不能致癌?对此方舟子和钟南山早就展开过论战,钟南山是呼吸疾病专家,他坚信雾霾能导致肺癌,而方舟子认为钟南山的观点是错误的,会对大众产生误导。

大家知道,既然有“良性肿瘤”,也就有“恶性肿瘤”,也就是“癌”,两者泾渭分明,其分水岭就是体细胞的关键基因突变或关键基因修饰。良性肿瘤在基因上很少发生变化,而恶性肿瘤的突变基因数目至少在5个以上,或者基因组出现大规模甲基化。

因此,若环境污染物中含有致癌物,它就可能导致基因突变,也可能引发癌变。比如,若雾霾中含有大量苯并芘,它就非常有可能致癌,但不可能先出现良性肿瘤,再演变成恶性肿瘤。柴静说女儿患上的是良性肿瘤,显然非雾霾中致癌物所致。

那么,雾霾是否能引起体细胞良性增生呢?我认为完全有这个可能!前提是雾霾可以诱发炎症,而且是长期暴露诱发的慢性炎症。比如,早已证明石棉能通过诱发炎症导致肿瘤。因此,只要雾霾中存在诱发炎症的物质,即使不是致癌物(基因诱变剂),也是有可能致瘤的。

良性肿瘤离恶性肿瘤究竟有多远?这要视它们的起源而定。如果一个人突然暴露在大剂量伽马射线下,或大量摄入黄曲霉素或其他致癌剂,那么他就有可能一夜之间发生基因突变,并且很可能立即成为一个癌症患者,无需经过良性肿瘤阶段。

如果癌症患者从来没有接触过致癌因素,那么其致癌原因很可能就是慢性炎症,而且他需要经过多年才能从良性肿瘤变成恶性肿瘤。为什么慢性炎症会形成肿瘤呢?这是因为慢性炎症导致“代谢性缺氧”,但不是雾霾引起的呼吸不畅及供氧不足,而是组织器官在有氧条件下,也无法获得充足的氧气供应,这就使得身体不得不竭力再生毛细血管,以便获得更多的氧气供应。

然而,不管再生多少血管,缺氧状况也得不到改善,倒是细胞可以得到更丰富的营养而长得更快,而且血管也把更多的炎症介质带过来,从而步入血管再生、组织增殖和淋巴浸润的恶性循环之中。这就是良性肿瘤的起源。

如前所述,从良性肿瘤过渡到恶性肿瘤,需要有基因的变化,而且一定是关键基因的变化,如肿瘤抑制基因失活(导致DNA损伤和基因突变),或者DNA甲基化转移酶基因失活(引起DNA甲基化模式改变)。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一氧化氮与超氧阴离子反应生成过氧亚硝酸根阴离子,这是一种超强氧化剂,可以使蛋白质发生硝基化失活。

假如硝基化蛋白质恰好是肿瘤抑制因子(如BRCA1、p53)或者DNA甲基化转移酶,那么细胞就会因DNA损伤无法修复而发生基因突变,或者因DNA甲基化使基因无法正常表达,这时组织器官即可从良性增生发展到恶性转化,癌也就发生了。

据分析,雾霾中含有20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细颗粒和有毒物质,包括酸、碱、盐、胺、酚等,以及尘埃、花粉、螨虫、流感病毒、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等。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可直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支气管甚至肺部,易诱发呼吸道炎症、鼻腔炎症和传染性疾病。

下图是我画的一张恶性肿瘤起源示意图,它不仅勾画出癌症的起源,也标注了癌症与肥胖、2型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互关系(太专业,我不解释,行家一看就能看出门道)。


总之,柴静以一位有良知的新闻媒体人的身份关注雾霾的敬业精神值得钦佩,而且她设身处地的举女儿罹患肿瘤为例子说明雾霾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也是无可指责的。祝愿她女儿早日康复,也祝全天下的人民能够永远生活在蓝天白云下,自由地呼吸新鲜空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1238-871183.html

上一篇:“科普语境”与“科学语境”下的肥胖逻辑
下一篇:调慢小鼠“时光机器”:青蒿素是如何做到的?
收藏 IP: 219.130.236.*| 热度|

45 吕喆 刘全生 任国玉 雷栗 袁海涛 毕重增 侯沉 谢蜀生 陈永金 朱朝东 朱晓刚 刘立 李学宽 汪晓军 李笑月 文克玲 余世锋 何宏 高峡 李颖业 李土荣 赵保明 翟远征 徐晓 刘毅 肖里 周波 连坤雷 陈小斌 杨德志 刘光银 姜进举 赫荣乔 陈桂华 刘淼 王林平 杨金波 biofans peosim louiexp tuner shenlu cloudyou neilchau ttee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 18: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