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人关心的话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pzeng 写“正能量”博客,做“富营养”科普

博文

呼唤“Your Paper Your Way”投稿模式 精选

已有 13725 次阅读 2014-6-15 06:19 |个人分类:期刊论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投稿, 期刊

作为搞学术研究的人,我经常会给国内外期刊投稿,也经常会陷入令人头痛的“退了再投,投了再退”的恶性循环中。不论国内或国外,退稿理由大多数是学术上的美中不足,少数是英文表达上的词不达意,而最多的是不适合在所投期刊上发表而遭退稿。不过,一篇文章经过三番五次改投,最后还是能被接受发表。

我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类似的投稿程序,也只能按部就班耐着性子逐一完成,但我总对投稿时编辑们对“格式”近乎严苛的要求感到困惑:为什么在论文的学术评价阶段对格式那么讲究呢?这岂不是本末倒置、吹毛求疵么?为什么图表不能嵌入论文中间呢?那样审阅起来多不方便啊!为什么每个期刊、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都要弄得不同呢?那样让投稿多麻烦啊!

我刚刚给Elsevier出版集团旗下的一种期刊投去了一份稿件,投稿前花了大量精力修改格式,以便符合投稿要求,光是把参考文献中作者的名字从Smith AD改成A. D. Smith就足足花了我半天时间!可是,当我进入投稿界面后才发现,该集团现在允许作者在初次投稿时不拘泥于特定的格式,即Your Paper Your Way(“自由格式”)模式。只有当论文评审通过后,才要求作者将论文按既定格式修改。哎,我不由得感叹,如果全世界的期刊杂志都采用这种投稿模式该有多好!



再回头谈谈给国内杂志投稿的遭遇。我们常常以为,西方人做事刻板,不会灵活变通,殊不知国内某些杂志在投稿、审稿过程中,抱残守缺、循规蹈矩的做法令人十分惊讶。这些年我几乎很少给国内期刊投稿,但因学校那“可恶”的论文与学位挂钩的规定,我不得不“匀”出一点“干货”让他们在国内期刊发表,这样就免不了要跟国内期刊的编辑们打交道。

首先遇到的问题是预先邮寄审稿费。这件事儿在国外早已绝迹,我不知道国内为什么还要这样做,难道杂志社真的会给审稿人寄上几十元?我当过国内一些期刊的审稿人,但从来不知审稿费为何物。可气的是,收钱给发票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退稿已经几个月了,直到现在发票也不见踪影,打电话去催,说是集中邮寄,让我们继续等。

其次,国内期刊讲究起格式来跟国外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曾被国内一家杂志的编辑弄得不知所措、信心全失。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在我们投稿后的3个多月里,编辑让我们不断修改文章格式,比如把%修改成mg/L之类。有时由于理解的误差,我们总是达不到他的要求,只得来来回回不断修改,粗略估计至少有七八回,结果被弄得狼狈不堪,甚至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我就在纳闷:难道这个杂志不用同行评议?我想绝对不可能!那么,编辑部这么做,假如最后评审不通过而退稿,岂不是要耽误作者很多时间,也浪费双方很多精力?

此外,在国内发表文章,总感到在时间上严重滞后。比如,我们有一篇文章被接受发表后,倒是可以很快在国内某知名网站见到文章的题目及摘要的电子版,但令人不解的是,年初接受的稿件要等到年底才正式发表!难道它的稿源真有那么充裕?发表还要排队?既然如此,为何不出增刊?莫非有其他猫腻?

最后,我呼吁国内外期刊经营者广泛采用“自由格式”投稿模式,更希望国内期刊编辑尽快引进国外期刊出版的先进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编辑水平,改进办刊质量,更好地为传播知识、普及科学服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1238-803451.html

上一篇:STAP论文初稿曾遭CNS退稿
下一篇:长辈的“痛苦”经历也能遗传给后代
收藏 IP: 219.130.237.*| 热度|

28 陈小润 杨金波 钱磊 赵斌 吴臣武 李土荣 戴小华 斯幸峰 陈楷翰 王春艳 李冰 徐晓 何疆 韦玉程 赵美娣 叶卢庆 郑学军 张子柯 唐小卿 李庆祥 徐明昆 高建国 Editage意得辑 武夷山 郭军华 eastHL2014 nanofluid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6: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