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个题目,有人可能以为我要步某人后尘吸引眼球。我这样问以及后面的答都是有感而发,只是一直找不到一个发声的出口。我最想说的其实是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个人究竟该不该读那么多书?人的寿命本来就很有限,少则70年,多则100年,而工作寿命就更有限,因为教育培训花去太多时间。本科毕业23岁,男的60岁退休可以工作37年,女的55岁退休只能工作32年。如果本科毕业继续深造,博士毕业刚好30岁,也就是到了“而立之年”,离55-60岁退休分别只有25-30年!哎,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一个人一生中的黄金时代大概就是30-50岁之间,所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把青年基金申请限制在35岁以内,而将杰出青年基金申请限制在45岁以内,这是很有道理的。据我所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历来就采取一项相对宽松的政策,不仅允许中级职称的科研人员申请(提供两位高级职称者写的推荐函),也允许在读博士生申请(提供导师同意函)。本人就是这项政策的受惠者,毕业的第二年就拿到了面上项目的资助,让我有可能建立独立的实验室和研究团队。当年我博士毕业时就只有中级职称,而且读硕和读博前后及中间都工作过,毕业时年龄也比较大了。呵呵,说句笑话,读大学时,我是班上最小的,读博时,我是班上最老的!试想,如果国家规定不让刚毕业的博士申请科研项目,那么这批老大不小的学人在科学的道路上无疑将举步维艰!
话又说回去,我觉得人受教育的时间太长了,30岁了还在向社会索取,简直是在纵容“懒人”!难怪毛主席早有指示:“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我有个比较激进点的想法,认为科研人员开展独立科研工作的时间完全可以提前,最好从本科毕业以后就开始。记得前不久有一则新闻,我母校华南理工大学的本科生在华大基因深圳研究院做出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尖杂志发表了。如果这个消息没有炒作嫌疑的话,应该讲是很振奋人心的!因此,将我的观点扩展一下,让博士毕业生申请基金项目,不是太早了,而是太晚了!我的理由有三个:
第一,求学时间太长,做科研其实可以很早就开始。大学期间已经接受了基本的科学素质教育,只是那些知识都停留在书本上,但并不是所有大学生都不主动去思考科学问题。有了经费支持,他们完全可以一边工作,一边求学,为什么非得等到硕士、博士毕业并工作几年后才允许申请科研经费呢?
第二,青年时期好奇心、好胜心、创造力都最强,只能顺势利导,不可打击压制。如果他们有了自己的新想法、新思路,又能申请到科研经费的资助,不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设想付诸实施了吗?相反,人过了45岁,创新的想法犹存,但行动力已大不如前,加之社会、家庭重担,大概只有推土机才能推得动了!
第三,让年轻人趁早动手,有利于早出人才,早出成果。这样做下去,说不定就有一大批30来岁的教授、博导、院士会像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而不是熬到“糊涂”、“不中用”的年龄才成名成家。
总之,我认为做任何事情都要趁早,科研起步更要提前进入角色,这样能争取时间,成功的机会大很多。国家可以将不能申请的年龄上限规定死,但一定要将能申请的年龄下限尽量放开,必要时还可搞些“科研天才成长扶持计划”。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1238-406378.html
上一篇:
博导给博士生发补贴:强制还是自愿?下一篇:
“老板”太牛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