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li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nglie

博文

科学是谁家的东西?

已有 3154 次阅读 2011-10-21 08:47 |个人分类:随想|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刚收到一本老书,《宇宙之谜》——买它只是因为便宜,而且装帧也好——是德国生物学家Ernst Haeckel1834-1919)在1899年出版的,以进化论观点谈宇宙、地球、生命、物种、人类和意识的起源……这是当年关于唯物论的集大成著作。

 

海克尔对恩格斯影响很大,著名的反杜林论》就说过:最近,特别是由于海克尔,自然选择的观念扩大了,物种变异被看做适应和遗传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适应被认为是过程中引起变异的方面,遗传被认为是过程中保存物种的方面。”(以前在旧书摊儿常见70年代出版的《宇宙之谜》——原来是沾了老恩的光呀。)

 

恩导还借海克尔的观点来反驳杜林先生:“于是当然可以发现,海克尔是完全正确的,在他看来,遗传在本质上是过程中保守的、肯定的方面,适应是过程中革命的、否定的方面。驯化和培植以及无意识的适应,在这里比杜林的一切‘精辟的见解’更令人信服。” 不知道今天的进化论如何认识“保守的、肯定的方面”和“革命的、否定的方面”——只觉以为,遗传和适应,似乎不该那么截然地分工。

 

另一个“革命导师”也喜欢海克尔(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1908 年))——

 

海克尔的《宇宙之谜》这本书在一切文明国家中掀起了一场大风波,这一方面异常突出地说明了现代社会中的哲学是有党性的,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及不可知论的斗争是有真正的社会意义的。这本书立即被译成了各种文字,发行了几十万册,并出版了定价特别低廉的版本。这就很清楚地说明:这本书已经“深入民间”,海克尔一下子赢得了广大的读者。这本通俗的小册子成了阶级斗争的武器。世界各国的哲学教授和神学教 授们千方百计地诽谤和低毁海克尔……在这整个悲喜剧中,最突出的一个情况就是海克尔本人也否弃唯物主义,拒绝这一称呼。不仅如此,他非但不反对任何宗教,反而发明了自己的宗教(也是象布尔加柯夫的无神论的信仰或卢那察尔斯基的“宗教的无神论”一类的东西),在原则上主张宗教和科学结成联盟!那末问题究竟在哪里呢?究竟是由于什么致命的误解争吵起来的呢?

 

问题在于:尽管海克尔的哲学具有素朴性,他缺乏确定的党派目的,愿意重视那些流行的反唯物主义的庸俗偏见,同宗教有妥协倾向而且还提出有关宗教的建议,然而这一切都更加突出地显示了他这本小册子的总的精神,显示了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是根深蒂固的,它同一切御用的教授哲学和神学是不可调和的。尽管海克尔本人不愿意和市侩们决裂,但是他用这样坚定而素朴的信念所阐明的见解,跟形形色色流行的哲学唯心主义是绝对不可调和的。所有这些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从某位哈特曼的最粗陋的反动理论一直到自以为是最新颖、最进步和最先进的彼得楚尔特的实证论或马赫的经验批判主义,都一致认为: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就是“形而上学”,承认自然科学的理论和结论反映客观实在,就是最素朴的实在论,如此等等。海克尔这本书的每一页对于整个教授哲学和神学的“神圣”教义说来,都是一记耳光。这位自然科学家无疑地表达了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绝大多数自然科学家的虽没有定型然而是最坚定的意见、心情和倾向。他轻而易举地一下子就揭示了教授哲学所力图向群众和自己隐瞒的东西,即那块日益宽广和坚固的磐石,这块磐石把哲学唯心主义、实证论、实在论、经验批判主义以及 其他丢人学说的无数支派末流的一片苦心碰得粉碎。这块磐石就是自然科学 的唯物主义。

 

在阶级斗争一根弦的人的眼里,可能万物都有阶级性,蚂蚁和蜜蜂当然有阶级斗争,睁眼一看,原来鸳鸯也是有的——政治家的逻辑就是,替自己的名词找证据:拿着一个印了Pradalogo的纸包,去装他拣来的东西;看见邻家的儿子有出息,就替人家改一个名字,说是自己亲生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992-499264.html

上一篇:难忘的剑胆琴心
下一篇:月亮与六便士
收藏 IP: 210.75.233.*| 热度|

6 许培扬 吉宗祥 尹鸿鸣 柏舟 钟炳 luxiaobing12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7 03: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