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li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nglie

博文

南北的学风 精选

已有 5211 次阅读 2010-12-9 08:40 |个人分类:随想|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夜读《王国维文集》,看《屈子文学之精神》论南北风气,感觉熟悉也新鲜。新鲜的是,王先生说“我国春秋以前,道德政治上之思想,可分之为二派:一帝王派,一非帝王派。”它们分别是“北方派”和“南方派”。而文学也相应分南北两派,“南方学派则仅有散文的文学,如老子、庄、列是已。至诗歌的文学,则为北方学派之所专有。《诗》三百篇,大抵表北方学派之思想者也。”
 
进一步推及“家族、国家及社会中之生活”,王先生说:
 
北方派之理想,在改作旧社会;南方派之理想,在创造新社会。然改作与创造,皆当日社会之所不许也。南方之人,以长于思辨,而短于实行,故知实践之不可能,而即于其理想中,求其安慰之地,故有遁世无闷,嚣然自得以没齿者矣。若北方之人,则往往以坚忍之志,强毅之气,恃其改作之理想,以与当日之社会争;而社会之仇视之也,亦与其仇视南方学者无异,或有甚焉……此诗歌的文学所以独产于北方学派中,而无与于南方学派者也。
 
王先生的结论是,“大诗歌”的出现,必须有人能将北方的感情与南方的想象合而为一,屈原就是那样的大诗人。
 
南北学人的差别,早就有人总结了。《世说新语》就有一段影响深远的记载:
 
褚季野语孙安国云:“北人学问,渊综广博。”孙答曰:“南人学问,清通简要。”支道林闻之,曰:“圣贤故所忘言。自中人以还,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南人学问,如牖中窥日。”
 
钱锺书先生在《中国诗与中国画》里,对这段话有很精妙的分析:
 
……来引用的人只知道“牑中窥日”仿佛“管中窥豹”,误解支道林为褒北贬南;而刘峻在这一节的注释里又褒南贬北,说什么北人“学广则难周,难周则识暗”,南人“学寡则易覈,易覈则知明”。支道林是仲裁者讲公道话。孙、褚分举南、北“学问”各有长处,支承认这些长处,而指出它们也各有流弊,长处就此成为缺点(le défaut de la qualité)……追求广博,则流为浅泛,追求精简,则流为寡陋;浮光掠影和一孔片面都是毛病,尽管病情不同,但都是《人物志•材能》所称“偏材之人”……
 
我们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也通常划分为“南方人”、“北方人”,他们是不是带有那种南北特质呢?如果个体的人 没有典型的表现,那么南北的学校有没有呢?
 
可能有一点儿吧,即使不像那样划分。因为“东方人”与“西方人”的学问传统显然不同,即使我们西化了,对问题和学问的态度还是有很多不同。那么,南北的不同,也该是当然的了?
 
在我们当下的研究方法里,大概还存在综合的与分析的区别(在有些学科里甚至有点儿对立)——北方广博,所以近综合,南方精简,所以近分析;那么,北方似乎继承着东方的传统,而南方不知不觉与西方走近了。
 
补充】在网上寻找相关“证据”时,发现中国学者2004年就在Nature发表了汉文化扩散的遗传学证据(文波等, 2004. Genetic evidence supports demic diffusion of Han culture, Nature 431, 302-305)。原来,汉族源于北方古老的华夏部落,南方汉族则是北方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混血的后代。遗传特征与思维有没有关系,我可不知道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992-391767.html

上一篇:时空的疑惑
下一篇:一段淡忘了的数学插曲
收藏 IP: .*| 热度|

13 武夷山 赫英 罗帆 陈国文 吉宗祥 佟冬 杨正瓴 赵宇 陈湘明 鲍海飞 丛远新 luxiaobing12 rg9981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