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CipherC:中国新冠肺炎“神药”大盘点

已有 4516 次阅读 2020-2-19 11:49 |个人分类:临床研习|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中国, 新冠肺炎, 神药大盘点 |文章来源:转载

前言

在上次的不靠谱研究中,我们调查了门/急诊新冠肺炎患者得到的治疗方案(点击可查阅),这次,我们将汇总目前被各方面宣称「有效」的药物。

1.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克力芝)

1月24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称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经过初步观察对新冠肺炎有效。而在前一日(1月23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广发宣称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对其「很有效」

同日,钟南山接受采访,但其措辞非常严谨,其采访时表示:目前有数种确认了其安全性的药物准备用于治疗,但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1月26日,克力芝被纳入国家卫健委诊疗方案。

1月28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称其仅对新冠肺炎早期患者有效,晚期患者效果不明显。

2月16日,专家组成员称其效果不明显,副作用较大,不推荐应用。

我们在ChiCTR和ClinicalTrials上查阅了相关临床研究注册,大部分相关研究均采用开放标签设计。由于研究均未结束,没有证据证实其有效或无效。

2. “振奋人心”的抗病毒喷剂

1月27日,复旦大学新发与再现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徐建青声称其研究团队历时6年研制出一款广谱抗病毒喷剂,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病房职业防护。

该喷剂成分主要为IFV-α2b/IFN-k和TFF2。这些成分均未被批准用于病毒性疾病的预防。我们也未在ChiCTR和ClinicalTrials上查阅到相关临床试验的注册。

1.jpg

3.瑞德西韦(Remdesivir)

1月31日,NEJM报道的美国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应用瑞德西韦后症状明显好转。

2月1日,吉利德公司发表声明称:目前没有任何数据证明Remdesivir的抗2019-nCoV活性,希望尽快启动一个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来确定Remdesivir 能否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2019-nCoV感染。」

2月3日,ClinicalTrials注册了一项由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牵头的关于Remdesivir对新冠肺炎的随机双盲临床实验。

2.jpg

4.“神药”双黄连

1月31日,上海药物所与武汉病毒所声称其发行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引发双黄连抢购热潮。

2月1日,人民日报相关微博提示请勿抢购及自行服用双黄连,目前仅为初步研究。

2月7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在ChiCTR上注册了双黄连对COVID-19的开放标签(非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注册号 ChiCTR2000029605。由于临床试验未结束,没有任何证据证实其临床有效。

3.jpg

4. 阿比多尔和达芦那韦

在我们上期不靠谱研究中,我们便发现有部分患者接受了阿比多尔治疗。央视及相关人员对方舱医院等的报道中也看到有患者应用阿比多尔。

2月5日,李兰娟院士团队声称达芦那韦和阿比多尔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建议纳入第六版诊疗方案。但是其研究基于体外细胞试验结果。

同日,国家卫健委诊疗方案第五版指出,目前没有被证实有效的抗病毒疗法。

后李兰娟回应称为内部实验数据,并非最终结论和成果。

我们在ChiCTR上查阅到4项临床研究,其中干预性研究3项,均采用开放标签设计(非盲),ClinicalTrials上有一项研究,采用双盲设计。达芦那韦在ChiCTR上有一项研究,采用开放标签设计。由于试验均未结束,目前没有证据证实该两款药物的临床有效性。

4.jpg

5.抗疟药氯喹

2月13日,陈凯先院士称抗疟药氯喹在体外研究中已经展示出了很好的抗新型冠状病毒活性,需要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证实。

截止2月17日,ChiCTR上注册了16项临床研究。其中包括了随机、非随机、开放标签、单盲、双盲、单臂等设计的临床研究。

最早注册的研究于1月31日开始,目前均未结束。

2月17日,科技部声称磷酸氯喹有效。但其有效的结论来自专家组研讨结果,证据等级为最低等级,目前GRADE证据分级系统认为专家意见不属于证据范畴。

5.jpg 

6.法匹拉韦

2月15日,科技部称法匹拉韦的初步研究显示其具有较明显的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

2月16日,法匹拉韦(法维拉韦)国内获批上市

我们在ChiCTR上发现了3项临床研究,其中两项为开放标签的随机对照研究。最早一项研究开始于2月3日,指标中包括了14日观察指标。我们并不清楚2月15日科技部得出的有效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6.jpg

7.大剂量维生素C

2月13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称大剂量维生素C或可(非确定)用于治疗新冠肺炎。

我们在ChiCTR和ClinicalTrials上各检索到一项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关于应用维生素C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均为采用开放标签设计的随机对照研究。

由于试验均未结束,目前没有证据证实其临床有效性。

7.jpg

8.血浆疗法

2月8日,血浆治疗被列入国家诊疗方案第五版。

2月13日,相关方面称血浆治疗对重症患者有特效。但其结论通过对1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得出,偏倚风险高,证据等级极低。

经过检索ChiCTR和ClinicalTrials的临床试验,我们未能发现2月13日前有相关临床研究被注册。2月13日后ChiCTR有2项前瞻性临床研究注册。

既往血浆治疗用于埃博拉和流感的经验表明其效果不佳。且有诱发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风险,同时其具有的血液传播传染病如HIV/HBV/HCV等的感染风险同样令人担忧。

8.jpg

9.清肺排毒汤

2月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称清肺排毒汤有效率达到90%以上。

但是我们注意到,该结论基于临床观察得出,有高偏倚风险,证据质量极低。

我们未在ChiCTR上查询到相关临床试验注册。

9.jpg

10.民间验方秘方

2月2日,贵州中医药管理局发布通告向全社会征集民间秘方。

我们未能查阅到相关临床研究注册。

10.jpg

11.“肺炎1号”方

2月8日,媒体报道称“钟南山宣布称肺炎1号方对新冠肺炎效果超乎想象”

其相关新闻报道中其研究均基于临床观察,且均用于轻症患者,偏倚风险高,证据等级极低。

我们未发现有相关临床试验注册。

经查阅相关资料,钟南山本人从未对此药做出任何表态

2月13日,广东省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称仅对改善症状起到一定作用。

11.jpg

12.奥司他韦(达菲)

我们在上期研究中发现奥司他韦在基层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近一半患者被应用了这种抗流感药物。但是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实其有效。国家诊疗方案同样不推荐。

13.抗生素

 我们上期研究中发现,高达90%以上的患者均接受了抗生素治疗,这一数据与此前文献相符。最常用为莫西沙星。我们在央视对方舱医院的采访以及部分患者的照片中同样发现莫西沙星被广泛应用。抗生素对新冠肺炎无效,也没有证据证实其可预防合并的细菌感染。

14.连花清瘟

 在我们上期不靠谱研究中,便发现了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在疫情中被广泛使用。

 前,连花清瘟胶囊/颗粒仅在ChiCTR注册了两项临床试验。由于试验未结束,没有证据证实其有效。

15.各种中医中药

多省份宣称中医中药有效率高,中央提出要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

我们不敢妄议中央决策。

目前相关的报道其结果均基于临床观察,偏倚风险高,证据等级极低。

目前注册了大量中药对新冠肺炎的相关研究,大部分注册的临床研究基于开放标签设计(非盲)。

12.jpg

总结

目前没有任何一项可靠证据证实以上任何一种药物对新冠肺炎有效。目前治疗核心仍然是细致的对症支持治疗。一种又一种的药物被急匆匆的根据观察的结果甚至体外实验乃至理论推测的结果便被宣布有效。我们很难说这到底是基于民众对病毒的恐慌而做出的营销,还是某些政治因素为了安抚民众情绪做出的行为,亦或是生科与医药领域面对热点事件的浮躁风气所致。

但是,我们看来,更多的还是整一个社会群体基于朴素的经验主义科学观念导致的行为。一个临床决策的有效性需要的不是简单的观察和经验,需要的是通过一套严格而可靠的方法进行证明。绝大多数的大众群体乃至许多的高年资医生都往往会将自己的经历或经验或权威去认定某个事实是可靠的,而非通过可靠的方法证实某一些事实可靠。

所以,实际上,我们缺乏的是科学的方法学训练。缺乏如何判断一个事实,或者说证据的可靠性的训练。科学从来就不是指某个结论,而是其方法。我们可以通过特定的方法证实一件事,也可以用特定的方法证伪一件事。

当然,目前也不乏一些明智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便直言:“科学的事情是含糊不得的,科学不能降低标准,一定要按照科学的药物研发流程把它做完。

昨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负责传染病领域稿件的责任编辑Lindsey Baden也称:“目前的一项挑战是我们在中国的同行如何在应对这一人道主义危机的同时开展严格的研究,从而确定这些药物是否有效?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将是一个巨大的进展。

但是,如果真的按照目前新闻所报道的来看,显然目前离做到这一点还有明显距离。真的打算踏实走完整个科学的药物验证流程的,似乎只有瑞德西韦。

当然,国内并不缺乏默默低下头去干实事的人。还是有许多人在踏实而严格的推进相关研究。我们也只能希望他们不要被这浮躁的风气所影响,踏实的走下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219272.html

上一篇:[转载]陈秋鸣译:Nature评论——无序的COVID-19临床试验
下一篇:[转载]面对新冠病毒肺炎,中药如何“点将出征”
收藏 IP: 120.231.21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17: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