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翟双庆:论《黄帝内经》观点集成

已有 214 次阅读 2025-1-2 09:56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文章来源:转载

翟双庆.论《黄帝内经》观点集成[J/OL].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网络首发时间:2024-11-18 10:37:15https://link.cnki.net/urlid/11.3574.R.20241118.0925.002

摘要:为明确《黄帝内经》理论中存在不同观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正确理解运用这些不同的观点,本文探析了《黄帝内经》理论体系“观点集成”特点产生的基础,从《黄帝内经》核心观念的角度阐释了“观点集成”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结论认为,在把握《黄帝内经》“观点集成”特点时,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是把握“观点集成”特点的主线和核心。对于不同观点的理解,应广泛而深入,切忌用一个观点去理解所有的观点,也不应用一个观点去解释另一个观点,机械地将两种观点混杂在一起。同时要理清不同观点的构建过程,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把握这些观点。了解《黄帝内经》“观点集成”特点,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黄帝内经》理论内容,同时有利于开拓诊治疾病的思路,发展创新中医药理论,提高临床疗效。

中医经典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确立了中医理论的内涵,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历代医家通过研读中医经典提高自身的临床水平,创新发展中医学理论内容。在研读《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的过程中,有学者会因《内经》中就一个问题存在多种解释或存在完全相反的解释而困惑。《内经》文本的这一现象也反映在《内经》理论体系中,形成了《内经》理论体系的“观点集成”特点。

《内经》的观点集成特点是指从内容及具体理论观点而言,《内经》的文本中存在对同一问题的认识有多种不同的观点。而这些观点又均围绕《内经》核心观念并以其为指导,从而共同构成了《内经》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初学者而言,“观点集成”特点会被认为是中医理论缺少统一标准,且有些内容自相矛盾。但很多医家也正是在分析这些不同的学术观点的基础上,将不同的观点应用于临床,开拓了临床的思路,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为此,本文从中医思维和《内经》核心观念[1]的角度,通过探究“观点集成”特点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把握各个不同观点的思路,进而阐述其在中医临床和中医理论中的重要作用。这对《内经》理论研究及提高临床水平都有重要的意义。

1 《内经》理论体系的“观点集成”特点及形成基础

《内经》理论体系具有“观点集成”特点的主要原因在于,就成书过程而言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内经》非一人一时之作,吸纳了先秦两汉时期众多医家的学术观点[2]。就理论构建的 认识思想而言,其主要原因在于医家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过程中,对阴阳五行理论的理解及运用存在差异。

1.1 “观点集成”特点是《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特点

《内经》文本中,就同一问题而言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甚至存在完全相反的观点。例如 就脏腑中三焦实质问题的阐述中,存在从功能角度认识三焦的观点,即《素问·灵兰秘典论篇》[3]中认为三焦是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主管运水故称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而在《灵 枢·营卫生会》中则从三焦部位的角度认识三焦,认为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这两种不同的观点是由对三焦认识的不同,而衍生出来的不同学说。再 如脏腑配属关系理论[4],存在一脏配一腑理论,即心合小肠、肺合大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膀胱。但《素问·六节藏象论篇》中的配属关系则是脾与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相 配合成“土脏”。另外,在阐述脏腑与神的关系时,《内经》中既有“心为君主之官”“心主神”的理论,还有五脏藏神理论,即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而在五脏藏神理论中,特别强调中焦脾胃是升降气机之枢纽,即脾胃与神志关系最为密切。为此,就脏腑与神志关系而言,《内经》中存在心主神、五脏藏神、脾胃与神关系密切等不同的观点。

1.2 《内经》的成书过程是造成“观点集成”特点的重要原因

目前对于“观点集成”形成的认识,主要从《内经》的成书过程角度进行阐释。就《内经》每一篇来讲,在篇幅、文字表述、音韵、文章笔法、纪年纪时、各篇的学术思想、医理的精粗、治疗方法的运用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认为其成书过程吸收了多种医学理论,并对这些 理论进行汇编是造成“观点集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内经》引用很多文献也是造成其 存在多种不同学术观点的原因。如龙伯坚的《黄帝内经概论》[5]中指出,《内经》所引用的文献有 21 种,包括《上经》《下经》《大要》《本病》等。这些著作当中,可能就包含有不同的观点。也有学者认为《内经》可能是其他医经学派的《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旁篇》等著作汇集而成。

1.3 医家对阴阳五行学说理解及运用的差异是“观点集成”现象形成的关键

在中医学中,医家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由于阴阳五行学说的特点及医 家对“象”认识存在差异,在运用过程中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形成了《内经》理论体系表现 为“观点集成”的特点。如《素问·太阴阳明论篇》中提出的“阳道实,阴道虚”。从自然规律的角度理解,具有实、亢奋特性的属于阳,具有虚、不足、柔弱特性的属于阴。在此基础上, 朱丹溪强调关键在于把握偏于虚的阴,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常产生阴虚火旺、虚火、贼火等病理现象,并创立滋阴派。而同样在“阳道实,阴道虚”这观点的基础上,张介宾以太阳为喻,认为把握关键在于阳,阳如太阳一直保持不变,而阴如月亮有圆、有缺。以日月阴阳为喻,说明应注重阳气,时时顾护阳气,并创立了温补派。为此,就同一理论而言,从不同角 度运用阴阳学说,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创立了截然不同的两个学派[6]。

再如就“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一理论而言。其本意在于春夏属于阳应养阳,秋冬属于阴应养阴。而在养阳与养阴的具体方法中,马莳强调春夏养阳则春养生、夏养长,秋冬养阴则秋养收、冬养藏,即根据四时特点的规律养生。而王冰则提出春夏天气热则阳亢,阳亢影响人体,应该服用凉性的食物,以防阳气太过,而秋冬要防止阴太过。在日常生活中,夏天应开空调、食冷品,冬天应开暖气、食温热之物。这两种不同的认识观点产生两种不同的养生、治疗思路。一种认为阳气偏虚的,阳气不足的,就要来补阳、养阳,真正养阳是要补虚,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预防阳气太过,就要制约。由此可见,即使是同一条经文,对其理解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观点[7]。

2 理解不同观点的联系是把握“观点集成”特点的重要方法

2.1 从内容的角度把握“观点集成”现象

从内容的角度把握“观点集成”,主要包括从医师名称和师承的角度理解不同观点之间的 联系和从不同学说内容的角度理解不同观点。

第一,从医家名称及师承关系把握“观点集成”。《内经》当中的人名,包括黄帝、伯高、少师、少俞、岐伯等。日本·山田庆儿在《中国医学の思想的风土》中提出[8],可以根据医家名称为纲,划分《内经》的不同观点。黄帝和少师为前期二派,其依据是相关内容以阴阳作为主要的论理工具。涉及到五行理论的内容,仅以五行为分类,而生克制化理论涉及较少。伯高、少俞、岐伯为后期三派,其在阴阳学说基础之上,还借用了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阐释医学理论。以医家名称划分,少师注重人的气质、发音。少俞重人的体禀、五味,伯高注重人体解剖。黄帝与岐伯论述了医家的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藏象。伯高主要是论肠胃的结构、功能、食物跟治疗的配合关系。少师以阴阳作为核心来论人气质,即阴阳二十五人。少俞突出五味,鬼臾区主要论述五运六气。黄帝与雷公主要讨论医学的教育、经脉、人迎寸口脉法等内容。但这些人名大多都是托名[9-11],不同的医家所论述的观点可能是一样的,如人迎寸口对比诊法, 雷公的论述与岐伯的论述基本一致,而相同医家就同一问题的论述也有不同,如同是岐伯所述,在《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灵枢·本输篇》《本脏篇》中的脏腑配属就存在差异。为此,以 医家名称作为纲目难以完全解释不同观点之间的联系。

第二,以专题中的不同学说作为纲目来把握“观点集成”特点,即将不同的观点进行整理, 并归纳到藏象理论、经脉理论、脉诊理论等专题中,在专题中理解不同的观点。这种方法强调的是,必须根据同一个事物去进行划分,而且每一种观点均有其独立的体系,即不同的观点基本上是独立的,每一种观点都有自己的理论和实践,自成体系的。这种方法尽管将不同的观点全部纳入到理论体系之中,但也存理论内容零散、缺乏主线,且不同观点构建的基础不清晰等问题。为此,这种方法在日常学习当中确有应用,但也增加了学习者心中的疑惑而较难掌握。

2.2 从《内经》核心观念的角度把握“观点集成”现象

《内经》核心观念是《内经》认识问题的核心思路,是《内经》的思维方式。“观点集成” 特点是在核心观念的影响下,医家形成了不同的观点而形成的《内经》理论体系的特点,不同的观点没有脱离出核心观念。为此,从核心观念的角度理解“观点集成”,可以理清学术发展的脉络,理解中医理论形成的渊源,进一步培养中医的思维,能更好的把不同的观点运用在临 床上,有利于拓宽临床的思路。

核心观念[1]的关键之处包括:第一,医家认识问题的对象,即所谓的象。“象”所指的不是结构,而是综合的表现。第二是运用的认识方法,即阴阳、五行、精气学说。第三是形成的学术特征。这三个内容是《内经》理论中共同的、不变的。纵观《内经》各个理论,其构建过程中,都遵循了核心观念。如果没有核心观念作为主线,也无法形成中医的理论体系。但对这几个关键点运用的不同、着重点的不同,也造就了不同的观点。

2.2.1 从认识对象上把握不同的观点 从认识对象的角度把握不同的观点,其核心在于对“象”的理解。其主要包含:

第一,理解医家认识事物是从象不同层面出发。同一事物既有物象也有气象,不同角度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如从物象上讲,“花”类的中药都有向上的特点。为此,中医认为属花的中药,基本都有上升的特性。但从气象而言,旋覆花性温,入肺、肝、胃经,消痰下气,软坚行水,具有下降的特性。再如属于“籽”的中药,基本上都有下降的特性。但从功能而言,苍耳子味辛、苦、性温,补肺经,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的作用,具有向上的特性。可见,旋复花、苍耳子的性味是偏重于气象而言。

第二,同一个象从不同的认识角度去认识,结果也存在差异,并产生不同的观点。但也要注意,在认识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其他的兼证、表现和象。如外感发热症状的热象,本身属于气象。如果从邪气角度考虑,这是邪正相争而产生发热。如《素问·评热论》论述到“今邪正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盛也”,应祛邪、扶正,即应该用散寒邪的药物、发汗的药物祛除邪气。但从卫气而不考虑邪气的角度出发,发热的病机则是卫气闭郁,卫气未能舒张。卫气属于阳,卫气闭郁,郁而成热。如《素问·调经论篇》论述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为此,古人提出“火郁发之”的治法,即解除郁闭的状态。在临床中赵绍琴教授[12]认为,发热应该重视开宣郁闭,主要使用豆豉、大豆卷等药物。再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篇》中,提出北方是闭藏之域,北方的特点是,天气寒冷,饮食多为乳食又偏凉,同时会造成脏寒,腹部胀满,阳气不足。所以灸焫者从北方出之,即北方产生艾灸的治法。但在《素问·五常政大论篇》中又提出“西北之气散而寒之”,即西北天气寒冷,寒邪侵袭人体,阳气闭阻于内,其治法应散而寒之。可见,同样是北方地区,一种观点偏于散寒,一个观点偏于有内热。脏寒是从饮食角度来说,内热是从气候角度来说的,故都是寒冷因素之于人体,但二者角度不同,观点也不相同。

2.2.2 从认识方法上把握不同的观点

中医学的认识方法主要是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精气学说。从认识方法把握“观点集成”现象,就是从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精气学说的角度把握不同观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例如认识方法当中的阴阳学说。从阴阳学说发展的历史角度看,早期的阴阳学说主要是对事物一分为二,包括天地昼夜划分,脏腑阴阳划分。其后产生了太少阴阳说,与后来出现的三阴三阳学说也存在差异。再如阴阳学说中认为阴阳是应该平衡的,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但阴阳学说中也强调阴阳之间的平衡,要有一方为主导。有学者根据乾尊坤卑理论,提出阳主阴从,以阳为尊,形成重阳为主的学术流派[13],如火神派等。

另外,医家运用阴阳学说,在分析象的过程中,对于象的理解角度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如营卫之气的阴阳属性,一种是从质地上划分,另一种是从性能上。从质地上划分,营是偏于稠浊的,因为它富有营养的物质的,偏于阴。卫属于轻清的,外散的,所以属于阳,故可以称为营浊卫清。而从性能的角度划分,《灵枢·营卫生会》篇中提出“清者为营,浊者为卫”,清是柔软的,从性能特点上来讲就是容易被约束,所以营行于脉中,属于柔软的,柔弱的,容易被约束的。卫气从性能特点上来讲就属于浊的,刚猛的、不受约束的。所以卫属浊,不受脉的约束,行于脉外。再如就自然界天地和人体的脏腑而言,从不同角度认识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从运动过程而言,阳主升阴主降,但这是指升降过程而言。从质地的角度而言,天为阳、心肺在上为阳,地为阴、肝肾在下为阴,阳者降而阴者升。

再如,医家运用五行理论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分析象的过程不同和理解象的角度不同。如脏腑和神志关系的问题,有神魂魄意志分属于五脏的五脏藏神理论。在五脏藏神理论中,医家多是用五行和五脏的特点去认识神志的特点,而没有用五行生克制化的内容,阐释神志之间的相生相克。如心藏神,脾藏意,肝藏魂,神应该属于火,意应该属于土,魂应该属于木。但五脏藏神理论中,并没有魂克意等五行相克的论述。为此,同样是应用五行理论认识问题,但是医家应用五行理论的内容不同,也会造成理论上的差异。再如五行理论中有五行互藏的理论。官窍和脏腑的配属中,目是属于肝。但《灵枢·大惑论》中提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即是强调全身的五脏六腑都主目,是运用五行互藏的理论阐释五脏六腑的精气和目的关系,而区别于目配属肝的理论[14]。

2.2.3 从学术特征上把握不同的观点

《内经》学术特征主要包括,从功能、整体、运动变化、和谐平衡的角度认识生命规律。从学术特征的角度把握“观点集成”,即是从这些特征把握不同观点之间的联系。例如从功能的角度理解“观点集成”。一般对于皮肤的问题可以从肺主皮毛的角度进行治疗。但《素问·刺禁论篇》中提到“心部于表”,此条条文即是强调,一些皮肤的问题也可以从心进行治疗[15]。其主要原因就是从功能角度分析心有向上、向外的特性,也具有火的特点。皮肤的问题,尤其是阳性的疮痈肿毒,也具有相同的特性。为此,也可以采用从心治疗,运用清心凉血开窍治疗的方法。

再如基于学术特征中的从整体的角度理解生命活动理解“观点集成”。例如对于咳认识多是从肺主气司呼吸的角度理解,咳证多与肺关系最为密切。但《内经》强调五脏六腑都与咳关系密切,并不是单独一个肺。正如《素问·咳论》中强调“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非独肺也”。这就是强调整体的角度认识生命活动规律,造成存在多种观点的现象。

再如从运动变化的角度把握“观点集成”特点。如自然界的日中、夜半、日出、日入的阴阳属性是白天属于阳,晚上属于阴,中午和子夜的时候,阳气和阴气最盛。这种观点是从静态下阴阳气多少的角度划分一日的阴阳属性。除此以外,还有医家认为,中午阳气最盛,但此时也是即将一阴生,子夜阴气最盛,也是即将一阳生。为此,从动态变化的角度考虑,中午和子夜应属于阴和阳。这就是从运动变化的角度把握不同的观点。同理,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16]。从动态变化的角度考虑,冬至为阳,夏至为阴。

再如从和谐平衡的角度把握观点集成现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就是从和谐平衡角度来去强调。一个基本正常的人,或气虚阳虚的人,就应该春夏养阳,即春夏养生养长。而对于过亢之人,春夏就应该制阳了,即以制为养,强调和谐平衡。再如《内经》中的著名观点,“生病起于过用”“大毒治病十去其六”等等,都是强调和谐平衡的生命规律。

3 理解《内经》“观点集成”特点推动理论创新,提高临床疗效

观点集成”是《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特点,后世医家在研习不同观点的基础上,不断开拓临床诊疗思路,发展中医理论。该特点也为后世中医各家学说、不同流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为此,进一步研习不同观点,有利于理论突破。如在脏腑与神志之间的关系中,《内经》有心主神和五脏藏神两种不同的观点。后世医家在研习五脏藏神理论中,提出五脏藏神理论强调五脏整体主神,且其中的关键是中焦脾胃。为此,构建了脾胃主神的理论。现代医学理论提出的脑肠轴、腹脑学说,同时很多人也在做相关的课题,如从肠道菌群出发探讨肠胃与神志的关系。可见《内经》中不同的观点、学说,对理论的突破是有启迪意义的。同时,研究“观点集成”有利于临床创新。如一般就喘证的辨证而言,多是从肺的角度进行辨证。但有的医家依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的“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理论认为,咳嗽的发病过程中,也有突发突止等风象。为此从肝辨证论治,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再如就《素问·六节藏象论篇》中“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观点,历来都有较大争议。有观点认为,该条文是在流传之中出现了错误,并对此句进行了注释。这些注释的核心基础是在五脏六腑当中,强调心的重要作用,即“心为君主之官”。有学者认为此句是后人附和十二官之说而窜入,且前文没有提到胆。还有学者[17]认为,从校勘的角度出发,“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中的“十一”是竖排版,竖排版应该是“土”字,误拆成“十”和“一”两个字。且前文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是至阴之类,通于土气,为土脏,故应为“凡土脏”。据此理解临床中治疗土脏的病变中,大多可以使用疏肝利胆的药物。再如有学者认为这句原意不是“取决于胆”,而是“凡十一脏缺于胆”。主要原因是“取决”是反切注音,“取”是“缺”之声母,“决”是“缺”之韵母。理解上应该是前文论述五脏六腑共10个脏腑,还缺了一个胆。并认为这句话是后人的注文而非原文。但就《内经》而言,在文字表述上类似取决于胆的表述还有很多,如胃是五脏六腑之大海、脏腑当中以肝为贵、肺为华盖等。这些内容不是在强调这些脏腑的重要性在心君之上,只是强调它们在某方面的重要性。为此,取决于胆的问题应该以另一套脏腑配属模式去理解,即心、肝、肺、肾单列,脾带着传化之府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在其中起决断作用。如《明堂五脏经》中认为“胆者,贯也”。贯是“贯穿”的意思,即胆贯穿在十一脏腑之中。且胆是“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考虑的内容很多都是胆主决断,决断行事思维。如果犹豫不决,多是胆虚。实则胆在各个脏腑当中也起到决断五脏功能的作用。李东垣就提出“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18]。即五脏六腑的功能要想正常,主要受胆气生发之性的影响,故临床中可从胆论治。

4 结语

综上所述,《内经》的观点集成特点是指从内容及具体理论观点而言,《内经》的文本中存在对同一问题的认识有多种不同的观点。而这些观点又均围绕《内经》核心观念并以其为指导,从而共同构成了《内经》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内经》,重点在于理解运用《内经》核心观念,掌握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核心观念出发,既是在把握《内经》“观点集成”特点中,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是把握 “观点集成”特点的主线和核心。同时,对于不同的观点,要广泛深入的理解,不要用一个观点去理解所有的观点,不要用一个观点去解释另一个观点,也不要机械的把两种观点混杂在一起。要理清不同观点的构建过程,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把握这些观点。了解《内经》“观点集成”特点,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内经》理论内容,同时有利于理论的创新,有利于开拓诊治 疾病的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467015.html

上一篇:甘在利《董仲舒对医学的影响研究》述评
下一篇:金栋等:《经典正考》前言
收藏 IP: 120.231.24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07: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