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凰的传说有很多,有些成为传奇。多年后,有个人类的组合“凤凰传奇”火了,一直火到现在……
北京有个“鸟巢”,有人在里面唱过歌;有本书也叫“鸟巢”,可以看到各类神奇的鸟窝……
现在知道,为了繁殖,鸟类有了筑巢行为,但有些鸟并不会筑巢。会飞的并不都是鸟,如知了,有些鸟已经不会飞了,如家禽鸡。
那么,鸟类的筑巢行为是天生的本能,还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呢?
传说,为了减少走兽(是否包括人就不知道了)对飞禽鸟类,特别是鸟蛋的伤害,鸟类的始祖凤凰下了个通知,X年某日在某地召开一个如何筑巢的科普会议,主讲人:凤凰。主席台:梧桐树。会议形式:线下。参会范围(或人员):有翅膀有羽毛并且需要雌雄交配才能产蛋繁衍出后代的各类鸟(或禽)。
01 鸟类是如何搭窝的?现在的研究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对鸟类是怎么搭窝的这个问题也在进行研究。目前的研究表明,鸟类的筑巢行为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学习的影响,是两者的综合作用。雏鸟观察成年鸟的筑巢过程学习技能,一代代积累,所以不同种类小鸟的筑巢方法才千差万别!后者则是创新的结果吗?最多还是模仿?
如此看来,鸟类的筑巢行为是传承和创新的结果吗?
那么,最初鸟类是如何学会筑巢的,千差万别的巢穴又是如何来的?
起因来自传说中的凤凰大会(所以开会很重要)!
02 关于鸟类起源的研究
关于鸟类起源的研究,在1868年的时候,赫胥黎提出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越来越多的化石证据支持了这样的一种假说。例如,在中国就有龙鸟的化石出现。
研究表明,鸟类自1.5亿年前开始不断演化,在6500万年前的物种大灭绝事件中只有部分鸟类的祖先存活了下来。
所以,鸟类是生命的诗篇,而鸟巢则是生命的摇篮,是对生命和美的礼赞。也因此每一个鸟巢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鸟类有几个共同点:属于脊椎动物,卵生,它们也需要雌雄交配才能繁衍出后代。有羽毛。
03 凤凰传说的印记
从远古时期开始,人们便对鸟类着迷,在诗歌中、在描画中、在器物中,我们都能发现鸟的身影。《西游记》里说“混沌分时,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天地再交合,万物尽皆生。飞禽以凤凰为之长。那凤凰又得交合之气,育生孔雀、大鹏。” 于是乎,这天地就孕育出了三皇五帝,他们不仅管理天地,还制定了一套规矩来约束万物。其中,“飞禽以凤凰为之长” 孕育出了各种带羽毛的禽类,意味着凤凰是鸟类的始祖。
三星堆(3000-5000年前)中鸟崇拜则与商始祖契由鸟化身的神话有关。《周礼·春官宗伯》注:“象尊以象凤凰。”众所周知殷人盛行鸟图腾崇拜:“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当然不是一般的鸟,有人解读为凤凰,可见凤凰一类玄鸟所代表的,是被赋予神圣“天命”使命的鸟,换句话说,凤凰具有代天管理各类鸟的权力。
战国《列子·黄帝篇》说:“太古神圣之人,备知万物情态,悉解异类音声,会而聚之,训而受之,同于民。”“太古神圣之人”是指早期原始社会人类群体。人能和禽兽语言相通,交往无碍。强调了神与自然万物(包括人类)之间的血缘关系,既具象又抽象。是一种人与神、人与万物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的境界。
总之,天地初开,万物皆生,语言相通。凤凰为长,是万禽之父母,具有代天管理各类鸟的权力。这就为凤凰开大会奠定了权力和义务基础(主管部门)。
04 凤凰的子孙们
在日常生活中,在山野、江河、城镇中,鸟类几乎无处不在,有空中猛禽,地上陆禽,水中游禽和涉禽以及森林之中的攀禽之分。
现在的基因组数据研究表明,物种大灭绝事件后的1000万年至1500万年间,鸟类逐渐演化出了现存鸟类95%的新品种。目前全世界共有鸟约1万种,其中约1000多种面临着灭绝的危险,100多种已经灭绝了。
随着禽类与数量的逐渐增多,如何生存?如何繁衍?如何与其它万物,包括人类相处? 成为它们的问题之一。
05 正点参加会议的
凤凰说:什么时候筑巢?想生孩子了,交配前开始选择巢区(栖息地),例如密林,选好栖息地之后再在巢区内筑巢,筑巢可由任何一方或双方协作完成(多么的像现在结婚前购房的情形,只是没有房贷)。
巢区选择和筑巢的目的是什么呢?
为保护卵提供场所,为育雏和雏鸟提供栖息之地,必须有保温、保护卵和保护雏鸟的作用,好的鸟巢也应具备雏鸟免受风、雨及天敌侵袭的功能。为了抚育新的生命,提高后代成活率,不要把鸟巢仅作为孵卵育雏的场所,要把它当作“家”看待(鸟巢不是日常栖息的地方),凤凰严肃地说。
凤凰详细说了鸟巢的结构包括哪些,强调了应根据自己的习性、体型等不同进行构建,例如,可以简单地堆积,也可以精细地编织和粘接等,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应具有种的特异性。然后,凤凰又详细说了筑巢得各种材料,可以是石块、泥、植物性材料和动物的羽毛等。
最后,凤凰说,鸟巢的位置选哪里呢?
可以选在树叉上(图1),也可以悬挂式(图2),有些鸟飞走了…
选在树叉上的鸟窝应该如何做的更好? 一些鸟不停的飞走了…
(大家可以看到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树叉上的鸟窝都不太一样)
可以选在树洞中(图2),有些鸟飞走了…
可以选在地面上或地下(图2),一些鸟不停的飞走了…
可以选在岩石裂缝中或建筑物上或屋檐下,一些鸟不停的飞走了…
可以选在水面上(图2),有些鸟飞走了…
……
06 被凤凰表扬的燕子
培训接近尾声,高傲的凤凰低头一看,梧桐树下只剩下了两只鸟在恭恭敬敬的站在那儿......
仔细一看是两只燕子,凤凰表扬了他俩……
凤凰说,其实前面这些造房子的办法因鸟而已,各有优缺点,例如,有些鸟窝来年需要重修或重做。鸟窝最好造哪里呢?最好的鸟窝是造在房子里面,屋梁上、墙角上……即保温又相对安全。另外,什么样的鸟窝是最好的呢?要做成图3A这样的,这时一只燕子飞走了……凤凰叹了口气对最后一只燕子说,你把图3A的口收紧了,做成图3B的样子,你的卵或雏燕就不容易掉出来,更安全,年复一年地可以返回原来的巢穴……因此它与“平安归来”的含义相关联。
后来,我们知道,图3A和图3B是由不同的燕子造的。
现在知道,燕子至少有6个亚种,大都是歌唱家,它一直是与好运相关的象征,所以,人类都很喜欢它们。这些难道都是凤凰赋予它们的特质或奖励?
另外,金丝燕以自己的唾液作为筑窝原料,即成为大家所见到的燕窝,官方的规范名称叫“可食用燕窝”(图3D)。
07 鸭子的嘴是如何扁的?鹅头上的血包是咋样来的?
闭幕时才到达会场的鸭鹅。
不知何故,鹅与鸭子一前一后同时到达会场,一看咋没鸟了?于是,大呼小叫的。此时,凤凰正对各类鸟儿的不遵守会场秩序擅自离场恼怒着呢(与现在的某些学术会议何其相似?),听到鹅鸭正在“鸟呢?”“鸟呢?”的叫着,生气的朝鹅头点出了一指头:“我叫你鹅呢鹅呢的叫,”后面的鸭子不知道前面的鹅发生了什么,还一直“鸟呢?”“鸟呢?”的叫着,于是,凤凰捏住了鸭子的嘴:“我让你鸭呢鸭呢的叫”……开会迟到,后果很严重:鹅头的血包至今都没有消肿,鸭子的嘴也一直没有圆起来……
后面的事儿大家都知道了,自那以后,鸭鹅就再没有上过天,每天都是“哎吆”“哎呀”的叫着……
这就是鸭子的嘴巴为什么是扁的?鹅头上为什么有一个血包的原因。至于“鸭子”的其它传说,自己琢磨去吧……
但诗人,写了不少鸭子和鹅的事情,如李清照的“绣面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 “”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 。“杜甫的”花鸭无泥滓,阶前每缓行。羽毛知独立,黑白太分明。不觉群心妒,休牵众眼惊。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鸣。”特别是唐朝戴叔伦的《春怨》:“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欲知别后相思意,回看罗衣积泪痕。”让人回味啊?
唐朝·骆宾王的《咏鹅》很有名:“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而李商隐的《题鹅》则爱死鹅了:“眠沙卧水自成群,曲岸残阳极浦云。那解将心怜孔翠,羁雌长共故雄分。”
各类鸭,如北京烤鸭……等都吃过了,盐水鹅……等你也都吃过了,那么,你吃过《红楼梦》中的胭脂鹅吗?
08 没有参加会议的鸡
凤凰的培训班结束了,迟到的鹅与鸭子也被处理了。那么,没有参加会议的咋办呢?
没有参加会议的鸟终生不能自己造鸟窝,如驼鸟,鹦鹉,啄木鸟……最有名的是布谷鸟。在下蛋的季节,狡猾的雌性布谷鸟,每天盯着别的鸟窝,以确保它们在同一天产蛋。当宿主外出寻找食物时,布谷鸟就会在宿主的巢中瞬间产蛋,有意思的是,布谷鸟每次在一个鸟窝只产一个蛋,并叼走巢中宿主的一枚鸟蛋(图3C)。研究人员发现,无论从蛋里孵化出了什么,被选中的宿主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孵化出来的雏鸟是自己亲生的。小布谷鸟在养父养母的好生抚养下,个头远远超过了同龄的宿主雏鸟。出于父母的本性,被选中的宿主对巢里的任何雏鸟都视如己出。它们会一直抚养小布谷鸟,直到它飞离为止。狡猾的布谷鸟,管生不管养! 你说,这样的父母是好还是不好?
为什么凤凰只是惩罚了鸡?据说是杀鸡给不开会的鸟看?
可能“落地的凤凰不如鸡”流言传到凤凰耳朵里了,所以,鸡不但不能再飞,也不能自己造窝了,还要与鹅鸭同住,还给它设置了天敌。另外,还要鸡的产卵多,便于人类享用,以减少对其它鸟类的伤害!
还对鸡污名化……
没有特别理由,以后开会一定不要缺席!
明代黎贞写了首《鸡翼鸭子歌》(不清楚当时黎贞知道布谷鸟的把戏不?),今天读来也还是很什么什么的?
鸭有卵兮鸡翼之,翼成鸭兮鸡不知。
食其毛兮饮其血,爱其儿兮恐其饥。
一旦长成生羽翼,啾呼唧唧复啾唧。
整毛敛翼去悠悠,自成群队向波流。
鸭在水中鸡在岸,呼不回头呼又唤。
呼不回兮唤不回,眼欲穿兮肠欲断。
劝君莫养他人子,长大依然亦如此。
劝君莫听奴婢言,虽则亲兮心不顾。
09 麻雀的血性与精神
麻雀参会时间比较长,从凤凰那里学到了很多技能。所以麻雀的窝多建于人类的房屋处,如屋檐、墙洞。在野外,多筑巢于树洞中(图2)。多在有人类集居的地方,城镇和乡村,河谷、果园等。麻雀给人们的总体感觉是性极活泼,胆大易近人,但又小心翼翼,甚至鬼头鬼脑,好奇心较强。
小时候,在老家冬天也逮过鸟,可惜一只也没逮着。大一点读了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倍感亲切:“…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麻雀是不向人类屈服的硬汉。在它失去自由之时,就毫不犹豫地选择自杀的方式来抗争,是真正为自由而不怕死的动物。“不自由,毋宁死” 绝对不会中途变卦,半途而废。
也许,这是凤凰给人类树立的一面镜子:彼此尊重,和谐共存!
图1 简单的鸟巢。图片来自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6326-1463684.html
图2 各类鸟巢。 图片来自网络
图3 燕子的巢穴。 图片来自网络
后记:这几年因事回老家几次,也勾起了一些很深的小时候听到的故事的回忆。去年,春节前写了一个《小小说:老刘与小猴》,今天,把凤凰开大会的故事记录了下来。两个故事都是有关传承的,是师傅教徒弟的故事。
候鸟的视野开阔,哪里好就去了那里……
木心说:从前慢,现在的人走的快,灵魂留在了后面……
2025-1-5于济南
小小说:老刘与小猴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6326-1420929.html
露珠的生命风景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6326-1298483.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22 0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