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蟾蜍,古称为鼀(cù)、圥鼀(lù cù)或鼁鼀(qù cù),又名癞蛤蟆、虾蟆、蚧巴子。因其看似丑陋的外表,让人想起来就会起一身像它一样的“鸡皮疙瘩“,也因家喻户晓的“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俗语,难以让人们对癞蛤蟆升起好感。
但是,翻开历史和传说,蟾蜍确是一种神奇的存在(图1)。
前几天听说,有个小朋友买了一块地,专门养癞蛤蟆卖给药厂,大为好奇,于是相约11月24日去看看了这些蛤蟆们……
图1 目录
01崇拜起源
当植物能量的进出不能保证健康状况时,人类开始狩猎行为,以免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6326-1425165.html)。大约距今1.8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 先民开始从狩猎采集向农耕时代发展,开始农耕养殖,逐渐过渡到定居生活(部落)。
蛙,包括蛤蟆,在远古时代是一大类水生物的统称。农田的出现,它们也在那儿安家落户了。蟾蜍虽然和青蛙沾亲带故,可它天赋一般,不善于跳跃,每在田间地头,大腹便便,蹒跚走来,步履坚定,甘心底层,脚踏实地,一副从容不迫气定神闲的派头,这副嘴脸,倒也和那个癞字般配。它对活动的东西特别敏感,统统一舌卷入腹内,故它能捕食苍蝇、蚊子之类有害于农业的昆虫。那时,先民利用的资源匮乏,保证种植的作物能够健康成活是他们最大的期望,而蟾蜍一夜吃掉的虫子远远多于青蛙。先民们发现蟾蜍的这种功能之后,便将它认定为农业的守护神。先民们还发现蛙鸣变化与雷雨干旱等都有关系,被认为具有操纵天气的神秘力量,于是便将蟾蜍的形象画在了用于储存粮食种子的陶罐之上,被赋予了招财的职能(也许,这就是刘海戏金蟾传说的源头,图1),以此祈求来年农作物的丰收。
人类在新石器时代伴随着相对定居的农耕文化一起发明了烧陶技术。从考古得到的资料看,已知最早的陶器出现在距今约有一万年前,考古学家在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村庄的陶罐时发现,早在9000年前(公元前7000年),人们就在用大米、蜂蜜和水果制作发酵饮料(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6326-1425165.html)。说明,那时的粮食生产已经初具规模。
蟾的图像,最早出现在8000年前(公元前6000年)彩陶上,从辽宁阜新(公元前6000年),跨越老官台(公元前6000—5000年)、仰韶(公元前4800—4300年)、姜寨(公元前4600—4400年)、大汶口(公元前4500—2500年)、大溪(公元前4400~3300年)、红山(公元前4000—3000年)、屈家岭(公元前3300—2600年)、马家窑(公元前3000—2650年)等文化。彩陶的象形图案多种多样,是图腾崇拜的产物。
龙山文化时期(公元前2400—1900年),首次出现了铜质蟾蜍;石家河文化时期(公元前2100—1700年),疑似出现了玉蟾蜍佩饰。之后,历经一千多年,蟾蜍陶塑并没有完全消失,在春秋时期的山戎遗迹中,还发现了蛙面蹲坐石人。
02 狩猎采集时代开始的生殖崇拜
在狩猎采集向农耕时代的发展的阶段,以氏族社会为主的部落,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十分有限,面对着十分严重的生存压力,如,自然灾害和部落间的战争等导致的人口下降,加之平均寿命较短等因素,例如,西安半坡时代(公元前5000年左右)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二三十岁。因此,族群的繁衍成为头等大事。在先民们的眼中,生育是一种上天赋予的神圣力量,是即神秘而又急迫的事情。所以鱼蛙这些多产的动物------例如,蟾蜍大肚如孕妇,能够产下大量卵------就成了生育的象征。再者,是它的叫声与婴儿哭声类似,也引发了先民的一些想象,尤其在母系氏族社会里,对生育能力的赞美就是对女性的赞美。于是,多种多样象形图案彩陶的出现,并最基本的主题是生殖主题,而蟾蜍成為生殖崇拜象征也就不奇怪了。自然界中蛇吞蛙(类)的意象被浮雕在早期的陶制品上也就理所当然了(图2,公元前6000年),一则蛇的繁殖力也十分强悍,再则蛇与蟾蜍一样,同样有冬眠的习性,在古人看来也拥有永生的力量(图2)。辽宁凌源三官甸子墓出土的蛇衔蛙造型铜饰(图3),则表现了蛇衔蟾蜍纹筒形陶罐(公元前6000年)之后5600年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6年—前221年)同样的意象。这种生殖崇拜在游牧民族中一直持续到春秋时期,因为大自然对于游牧部族的繁衍仍然构成了挑战,因此前面提到的蛙面石人就可以被视为上古时代蛙生殖崇拜的延续。生育繁衍的主题在民间艺术里也一直延续着……
图2:蛇衔蟾蜍陶罐(右):辽宁阜新查海遗址中发现的距今8000年前的蛇衔蟾蜍纹筒形陶罐,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蛇的图像。这件夹砂黄褐陶敞口筒形罐,其一面浮雕单只蟾蜍,另一面浮雕蛇衔蟾蜍,蟾蜍作四肢张开惊恐逃跑状,蛇张口衔住蟾蜍右下肢,作用力摆动尾部状。这或许是后来女娲造型的雏形。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蟾蜍装饰(左)图片来自辽宁博物馆------古代辽宁篇 - 马蜂窝
图3 辽宁凌源三官甸子墓出土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6年—前221年)的蛇衔蛙造型铜饰,图片来自带着《此间鸟兽》辽博,从文物中看文明(此间鸟兽:文物里的中华文明)书评
03 从生殖崇拜到永生信仰:蟾蜍=月亮
随着农业文明的发展,人们的关注点从族群的繁衍逐渐转向了个体的长生不老。在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发现用两瓮对合理葬小孩的例子,瓮上凿一小孔,表达了原始人对再生的向往。对于人类,生命只有一次,可这满身癞斑的蟾蜍,却可以生而后死,死而后生,蟾蜍具有冬眠和蜕皮的习性,这实在令古代的先民倾慕和崇拜,于是在它身上寄托了永生信仰。
后来先民把蟾蜍的这份“死而复生”生生死死的“神力”和天边月亮的周而复始和由盈转缺又由亏而盈联系到一起:月亮由朔到望,再由望到朔的周期大约是二十八天,而女性信水的周期也是约二十八天,这便是我们今天称之为“月经”的由来,月亮这种周而复始的变化与蟾蜍的“死而复生”带有相近的内涵。同时,月亮由亏到盈,再由圆到缺的变化与蟾蜍大腹的一鼓一收也有相近的内涵,这使女性先民联想到自己怀孕后隆起、分娩后平复的肚子。这样,蟾蜍与月亮就产生了关系,于是,蟾蜍与月亮合二为一,蟾蜍搬到月亮,便也具有了长寿不死的神性,这也正是“月中蟾蜍”神话的来历。
战国以前人们就认为在月亮之中存在蟾蜍,有人认为月中的蟾蜍是母性崇拜的遗留或是母系社会的怀念,慢慢地随着时代的演变,或者嫦娥传说的演进,与月亮相伴的蟾蜍也慢慢地被赋予新的意义:月宫的护卫神,长生不死和祥瑞的象征。
04 蛇衔蟾蜍的传说
如前文所述,在远古时代,蛙,包括蟾蜍,古代陶器为什么会有蛇衔蟾蜍的造型?
关于蛇吞蟾蜍的民间传说有许多版本,但都有一个基本框架,那就是与生死有关。择一如下:
古时候,人类长大以后就会蜕皮,蜕皮后人又就变得年轻起来,循环往复,长生不死。癞蛤蟆看到人类可以长生不死,心生不满,就向天神告状:“为什么人类可以蜕皮长生不死?”于是,天神就弄了个一个生死簿,规定世间的每个人能活多长时间就会死。从此,人不再蜕皮,老了之后就会死去。而癞蛤蟆也要求天神让它蜕皮不死,天神就让它蜕皮而不死。所以现在蛤蟆能活很长时间。与此同时,蛇却不能长生不死,也不会蜕皮。于是,蛇追逐捕捉蛤蟆,以为吃了蛤蟆也会蜕皮,长生不死。天神看到了,让蛇灭掉了蛤蟆也不好,于是决定也给蛇蜕皮的权利,长生不死。因此,人类因为记恨蛤蟆告御状而更改让人类长生不死的规则,也希望蛇灭了蛤蟆。于是,蛇衔蟾蜍的造型出现了。其实呢,古人天马行空的想法我们也不懂,古人真实的想法可能如前面所述,羡慕蛇和蛤蟆的繁衍和长生不死而为之。也许这是父权开始的象征?
05 伏羲女娲图:蟾蜍的神化
蟾蜍是如何变成具有灵性的神兽的?
不得而知,但有一条清晰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将一个个神话故事主人公改造成“神仙”的传统和路线图。
到了先秦时(个人认为从夏朝开始……),人类已经逐渐摆脱了生殖崇拜,开始与永生信仰和阴阳五行联系在一起,此时的青蛙图腾则已经被蟾蜍所取代,于是蟾蜍完成了从从生殖崇拜到永生信仰的转变,完成了从神话到神仙的慢慢嬗变,成了具有灵性的神兽……
女娲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是中华民族的母亲。女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女娲造人的神话正是含有母系社会的影子,是早期血缘时代之母系社会中女性占据人口生产主导地位的反映。女娲造人的神话起源众说不一,那也是在文字出现之后的事情。而蟾蜍这种动物形象,最早出现在氏族社会时期,也就是母系社会。后人对图2意象解读为蟾蜍代表了母权,也代表着生殖崇拜和永生信仰;同样,蛇代表了渐起的父权,也代表着生殖崇拜和永生信仰,二者缺一不可,蛇衔蟾蜍正是表示母权向父权的过渡和更迭。战国时期蛇衔蛙铜饰也印证了此点(图3)。
三星堆遗址中,古蜀国蟾蛙纹青铜牌、蛙形金饰片和石制蟾蛙等也有发现。到了商周时期,又出现了蟾蛙纹钺和“娲乘两龙”等器物,是古代蟾蛙图腾和龙图腾相融合所形成的“娲乘两龙” 是以蟾蛙象征女娲,是早期伏羲女娲图的雏形。
其实,在先秦典籍中,伏羲女娲分属不同的神话体系。到了汉代,伏羲女娲才完美合体,有了“疱牺氏……蛇身人首……制嫁娶之礼……”,“女娲氏……承庖牺制度,亦蛇身人首”的记载,人们根据这两位创世神在生育、信仰等族群繁衍方面的贡献,于是人们基于蛇衔蟾蜍造型的基础上(图2),创造出了影响后世数千年的伏羲女娲图(图4)。到了唐代这一形象更趋完善(图4)。
图4 左:东汉伏羲女娲画像砖;右:新疆岀土的唐代人首蛇身伏羲女娲图
图片来自充满神秘色彩的《伏羲女娲交尾图》
汉代以前的汉字里,娲、蛙、娃三字有同源关系。易中天在《易中天中华史·祖先》一书中提出,“女娲就是女蛙,是主管生育的蛙女神,也是率领我们迎战死亡的胜利女神。她老人家是蛙,我们的孩子才是娃”。 从名称上而言易中天的说法不无道理,毕竟口口相传也是我们传承文化的一种方式。
女娲神话的第一批的古书籍记载是先秦时期的《山海经》以及《楚辞》,女娲传说自身强大的文化生命力,作为创世神历时三千年不仅没有被消解或颠覆反而随着历史的演进历久弥新。始母神的独立神格一直无法被取代。直到今天,神话体系中的女娲也没有因为家庭身份的变化而沦为伏羲的附庸,反之,其神格地位已经隐隐超过了伏羲。
现状来看,先民确实是把女娲当蟾蜍了(蟾蜍=女娲),之后是蟾蛙图腾和龙图腾融合所形成的“娲乘两龙”,这与龙的传人也是相通的。汉代后,成了蛇身人像,唐代成了蛇身双人像。同时,赋予女娲更多的能力,如补天功能,这些都是蟾蜍不具备的。再说,人类的祖先也不能够由蛤蟆代表吧,慢慢地蟾蜍退出了女娲神话体系,否则,当你不小心骂瘌蛤蟆的时候,骂谁?你看古人聪明吧?
谁会想到人首蛇身伏羲女娲图竟然与DNA双螺旋线的结构相似(图5)?也与日月在地平线上升起位置变化高度契合(图5)?你看古人厉害吧?
图5 左:1953年,科学家发现,生物的一种基本遗传物体――脱氧核糖核酸的分子,这一化生万物的基本遗传物质的结构――一种双螺旋线的结构形式,竟然与吐鲁番地区表现化生万物的人类始祖形象非常相似。以化生万物为名,吐鲁番出土的一幅伏羲女娲画像成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杂志《国际社会科学》1983年试刊号的首页插图。右:日月在地平线上升起位置变化示意图。图片来自充满神秘色彩的《伏羲女娲交尾图》,解说《伏羲女娲图》的前世今生-古建中国,日月之合:伏羲女娲交尾的秘密_私家历史_澎湃新闻-The Paper
06 嫦娥奔月:蟾蜍与神话结合成为月亮的象征
一则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蟾蜍与月亮之间的关系才得以明确建立起来。
那么,嫦娥是何时又是如何“登月”的呢?
在商朝,就已经有了奔月神话的原型。商朝书籍《归藏》语“归妹曰:昔者恒我窃毋死之”,“奔月,而攴占”。秦简中奔月神话主角的名字是“恒我”,并非后人熟知的“嫦娥”。“恒”即永恒,“恒我”即“使我永恒”,期望长生不老,寄寓着华夏先民对生命的执着和对现世的依恋。
西汉文帝姓刘名恒,为避其名讳,“恒我”中“恒”字改为同样具有永恒之意的“姮”或“嫦”。在西汉官话关中,“我”的发言近似于“娥”,于是“我”被替换成“娥”, “恒我”顺理成章地转变成“姮娥”“嫦娥”。
为什么古人认为月亮中有蟾蜍和兔子呢?
战国时期,已经存在月中有蟾蜍(或兔)的观念。屈原在《天问》中发出了“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的疑问。“夜光”指月亮,它为什么死去又能重生?为什么它的肚中有“顾菟”? “顾菟”为蟾蜍,也就是癞蛤蟆还是兔子?后来,闻一多《天问释天》云:“盖蟾蜍之蜍与兔音易混,蟾蜍变为蟾兔,于是一名析为二物,而两设蟾蜍与兔之说生焉。”是语音讹变才使蟾蜍、玉兔并存月中,这就是玉兔的来源。例如,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引用了这个典故:“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在古人的观念中,有“阴晴圆缺”的月亮是“不死”的象征,为什么它的肚中会有癞蛤蟆或兔子呢?
蟾蜍和兔子是古人对月亮表面阴影的直观想象。从肉眼看来,月亮上的阴影大致分为左右两大块:左边的面积较大,酷肖张开前肢的蟾蜍;右边的部分则像奔跑的兔子(图6)。一动一静。这与西方星座的命名一样,基本是“看图说话”。其实,部分的因素是因为西汉发明了浑天仪等天文观测仪器,观察到月亮表面凹凸不平类似蟾蜍,所以西汉开始才有这种说法记载。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月中之兽,兔、蟾蜍也。”或许古人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西汉马王堆墓出土的帛画也生动地再现了月亮里的情景(图7)。神奇!
除此之外,蟾蜍和兔子都有极强的繁殖能力,是生命力的象征。而蟾蜍鼓起肚子、瘪下肚子,不也与月亮的盈缺相契合么?古人诸如此类的想象力,也许正是这种巧妙的联想,才有了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在西王母神话体系中,陪伴西王母左右的,除了兔子,通常还有三青鸟、三足乌、蟾蜍和九尾狐,它们都是古人眼中的祥瑞。而负责捣药的是兔子和蟾蜍。蟾蜍在捣制灵药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捣什么药呢?不死药---虾蟆丸。所用药材包括什么?其中有蟾蜍。相传西王母掌握不死药的秘方(在长生观念盛行的汉代,西王母成为人们争相膜拜的“超级女神”),汉代诗云“采取神药若木端,玉兔长跪捣药虾蟆丸。奉上陛下一玉柈,服此药可得神仙”, 揭示了其中的缘由:若木的末端是十个太阳,而“阳积精为日。朱熹说“蟾蜍是月精”, 这就意味着长生灵药是取自于阳,练成于阴,从此阳鸟阴蟾(代表太阳和月亮)因此进入到传统的宇宙观系统中,体现了古人阴阳和合万物生的朴素观念。换句话说,太阳中有三足鸟,月亮中有蟾蜍,表面上是神话传说,实际上它代表了古代的阴阳观念:日乃阳之精,故称“太阳”,阳中三足鸟(实为太阳黑子)即代表阳中之阴;月为阴之精,故称“太阴”,但阴中有阳,月中蟾蜍即代表阴中之阳。例如,在汉代瓦当和画像石上,常会看到日月的图像,日中有一只飞翔的三足鸟,印证古代“太阳金乌”的传说,月中有蟾蜍和玉兔,印证嫦娥奔月化为蟾蜍的传说。
图6 月球表面的阴影与想象示意图
图7 蟾蜍与奔兔:西汉马王堆帛画中的月亮形象
有意思的是,现代测定到的日月在地平线上升起位置变化轨迹与伏羲女娲图的蛇身高度相似(图5),而伏羲女娲与阳鸟阴蟾也是相互对应。由此可见,古人基于蟾蜍的天马行空的绚丽想象难道是巧合?
秦末汉初,羿开始出现在奔月神话中。《淮南子》记,“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何则?不知不死之药所由生也”。羿得到长生不老药,还没来得及用,就被姮娥偷走吞下。姮娥奔月永生,羿怅然若失,因为他不知道长生不老药的药方和制作方法。
张衡在《灵宪》一文中,对奔月神话进行了大幅度扩充,“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姮娥奔月前,特意找一个叫有黄的大师算了一卦,告诫姮娥飞升遇到天象有变时,切莫惊慌恐惧,只要勇敢闯过这一关,定会逢凶化吉,姮娥终于飞升月宫,从女神化身蟾蜍即癞蛤蟆。汉代《诗推灾度》载,“月三日成魄,八日成光,蟾蜍体就,穴鼻始明”, 意思是说嫦娥奔月三天后便让月有了精魄,八天后月便开始发光成为了“月亮”,嫦娥所变的蟾蜍也显现了出来。从此以后,月亮也被称为蟾宫。
在古人的文化观念中,蟾蜍是具有灵性的神兽,能够避邪气、助长生。天文学家张衡所造地动仪就是用蟾蜍与龙相配,“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可见蟾蜍在时人心中地位之高。且蟾蜍昼伏夜出,与月亮运行规律相似;蟾蜍从幼体到成体是变态发育,在外形上有很大变化,与月相盈缺也类似。古人遂视蟾蜍为月亮的象征,姮娥既“托身于月”,化身吉祥的蟾蜍也就不足为奇。因此,张衡将姮娥写成蟾蜍并不是对女神的丑化。
在《淮南子》和《灵宪》中,都未提及姮娥与羿的关系。直到东汉末年,高诱在给《淮南子》作注时,作为“证婚人”宣布姮娥与羿结成夫妻,“姮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窃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由此后世衍生出许多月亮和嫦娥的故事。
总而言之,嫦娥=蟾蜍。这也解释了后世美女爱丑男的起因吧?
07 嫦娥奔月的续集
如前文所述,从姮娥窃取羿丹药的举动看,无论是《淮南子》还是《灵宪》,都没有说姮娥与羿是夫妻关系,反而有可能类似后世白娘子故事中,偷食法海仙丹的白娘子与法海势同水火的关系。
东汉末年,学者高诱在给《淮南子》作注时,脑洞大开的写道“姮娥,羿妻”。首次定义了姮娥与羿的夫妻关系,但“姮娥窃食之”的罪名保留下来。所以,西汉马王堆帛画中的月亮内乃是蟾蜍形象(图7),也就是汉代初期所流传的嫦娥奔月的形象。在先秦两汉的奔月叙述中,月宫虽然可以居住,但清光冷辉,萧索凄寒,毫无人气,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月亮上不是嫦娥仙子而是蟾蜍了。因为那个时候人们还没有将吴刚、月桂树搬到月亮上,那个时候嫦娥还不是仙女,还没有将嫦娥美化成广寒宫的仙子。
南北朝以后,嫦娥的形象从蟾蜍回归为绝色美女。文人墨客的笔就此流畅起来。例如,白居易《邻女》诗曾用白日嫦娥夸赞邻家少女不可多得的容貌,“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
唐代诗人李商隐《嫦娥》诗曰: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里的嫦娥就是蟾蜍。嫦娥以为逃到月亮上去就万事大吉了,结果全身长满疙瘩,最终变成丑陋的蟾蜍,且被罚终日捣“不死灵药”。那儿萧索凄寒,缺少基本生活设施,毫无人气可言。同时,把嫦娥比做蟾蜍也是一种道德上的谴责,因为嫦娥窃取灵药,其中的自私和贪欲,就被丑化成为癞蛤蟆。是对嫦娥的惩罚,这也是丑化蟾蜍的开始。
再后来,唐朝最先将吴刚送进月宫伐桂,至此,嫦娥窃不死之药,玉兔捣不死之药,吴刚伐不死桂树,三者都因不死长生聚首月宫。嫦娥奔月神话又有了新发展,什么“破镜重圆”啦(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引出的姮娥与羿的爱情什么的一打故事……但都无缘瘌蛤蟆了。
08 退出神话舞台的蟾蜍
从战国时起,北方民间就认为“癞蛤蟆”是“五毒”(蛇、蝎、蜈蚣、蟾蜍、壁虎)之一,不仅仅是因为它长相实在太丑陋,身材臃肿、长满疙瘩,而且体内还有毒腺,令人望而生畏。
汉代以前,丑陋的月精蟾蜍与嫦娥可以说是互相变身的关系:月精既是蟾蜍,也是嫦娥。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遗忘了嫦娥的另一身份就是蟾蜍。
到了晋朝((266年—420年)),人们觉得蟾蜍形象与月亮的柔和娴静不相容,玉兔到来后,人们开始以玉兔来替代蟾蜍,成了月里嫦娥的再生形象。
南北朝(420年-589年)以后,嫦娥的形象从蟾蜍回归为绝色美女,成为月里的广寒仙子。至此,嫦娥最终完美地进化为美少女并取代了蛤蟆的位置。
看看,文人就是厉害!蟾蜍就是这样退出了月亮的舞台,也许癞蛤蟆就是那时开始叫起来的呢?
唐代((618年-907年))以后,关于蟾蜍的诗词逐渐减少,只保留了“蟾宫折桂”等少数常用词,这也只是偶尔勾起人们对蛤蟆(蟾蜍)的正面意义的想象。
在中国的神仙体系里,神仙也经历着不断世俗化的过程。蟾蜍自从月宫退位被赶出一线神仙体系后,除了蟾蜍的药用价值外,刘海戏金蟾,算是好的一个吧。大部分情况下,蟾蜍都担当丑角出现在各类小说里,也是偶尔登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更是把蛤蟆推向成语而家喻户晓。
想一想,也是啊,退位了,有说好的就有说坏的!你看,上古神话太阳中那只鸟(乌鸦),到了后世,却从最初吉祥的报喜鸟,演变成了死亡、恐惧和厄运的象征吗?
癞蛤蟆很蟾蜍啊,一声不响的去招财进宝,治病救人了,毕竟人家当了那么多年的正神,初心还在。
网络上牧语轩说过一句话:蛤蟆还是那只蛤蟆,变的乃是人心!
09 刘海戏金蟾
刘海戏金蟾典故出自道教,人物原型出自后梁(907年—923年)燕山,姓刘名玄英,号海蟾。传说刘海蟾两次遇到神仙,后修真成道登录仙班,化鹤而去。后人把刘海蟾这个名字一分为二:刘海、金蟾。又把这两个名字敷衍为“刘海戏金蟾”。
金蟾是一只三足青蛙(有民间传说称刘海在降服蟾蜍时断其一足,使它不能逃跑),古时认为得之可致富。寓意财源兴旺,幸福美好。自宋代以来刘海戏金蟾的故事在民间就广为流传,有多个版本。
版本一行孝得道:常德城内丝瓜井里有金蟾,经常在夜里从井口吐出一道白光,直冲云霄,有道之人乘此白光可升入仙。住在井旁的青年刘海,家贫如洗,为人厚道,侍母至孝………见刘海戏金蟾(中国传统民间传说)_百度百科
版本二:清代何許人所著《闽都别记》中记载:刘海父亲是个贪官,断案时只看有没有送钱,引起许多冤案。冤魂向阎罗王告状,阎罗王愤怒之下,将刘海之父变为蟾蜍,投进污秽之海,日夜受苦。刘海为救父到骊山老母之处学法,铸了一串法宝金钱,系在长绳上,抛到污秽之海中。蟾蜍被金钱吸引,用嘴咬住金钱不放,刘海一甩将父亲钓出了污秽之海,背在肩上。
这故事有意思,变成蛤蟆了还能被金钱钓上来,其爱钱的本能跃然纸上。由此,刘海肩上的蟾蜍就被看做是金钱的象征。于是,民间就有“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之说。自此之后,蟾蜍便有了招财进宝的文化内涵,于是,蛤蟆就把招财进宝的责任饱揽下来。例如,现今有人喜欢将口含金钱的三足蟾放置在住宅、商铺或办公室,称其为“招财蟾”。
刘海戏金蟾除了爱情故事外,还有多个版本,基本离不开刘海降伏金蟾、戏耍金蟾,然后逼迫金蟾吐出金钱施舍穷人这个基本故事框架。
《刘海戏蟾图》也有多个版本,其中,清高其佩《杂画图》中的刘海戏蟾最有意思:刘海没有了仙风道骨的形象,逐渐变成了嬉笑颜开,手舞金钱,脚踏金蝉的孩童形象(图8)。更有意思的是,你看看图中刘海的发型,不正是刘海吗?这难道是发型刘海的来历?
图8 清高其佩《杂画图》中的刘海戏蟾. 图片来自花瓣网 - 陪你做生活的设计师(创意灵感天堂,搜索、发现设计灵感、设计素材)
10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解释:比喻人没有自知之明,一心想谋取不可能到手的东西。文字最早见诸《水浒传》第101回:“我直恁这般呆!癞蛤蟆怎想吃天鹅肉!”,以及《红楼梦》第11回,平儿说道:“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没人伦的混账东西,起这样念头,叫他不得好死!”这两处的言语中都充满了对癞蛤蟆不屑和轻蔑,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话说很久以前,皇母娘娘开蟠桃会,邀请了各路神仙。蟾蜍仙也在被邀之列。蟾蜍仙在皇母娘娘的后花园内恰遇鹅仙女,被其美丽所倾倒,大动凡心。遭鹅仙呵斥并状告至皇母娘娘处。皇母娘娘大怒,随手将常娥月宫中献来的月精盆砸向蟾蜍仙。罚其下界为蟾蜍,那月精盆化作一道金光侵入癞蛤蟆体内。皇母又悔其月精盆失手砸出,失却了一件宝物,令癞蛤蟆磨难结束后完壁归赵,方可重列仙班,并命雷神监督。这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来历。
其实这句话还有个小故事:据说,有一只癞蛤蟆坐在水田地头,突然天空中飞来了一只白天鹅,癞蛤蟆一见,顿时馋的口水直流,就使了个计策,大声呼喊道:“我看到你的隐私了”,白天鹅一听,顿时又害羞又紧张,连忙用翅膀捂住隐私,可是,这样翅膀便没有飞翔了,一下子就掉了下来,成为了癞蛤蟆的盘中餐了。
最深处的道理,其实是想告诉人们,人一定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要有目标,不要怯懦,要有自信,努力去奋斗,去追求,一定会得到你想要,实现你的梦想,相反,如果连自己的梦想都不敢去追求,那和咸鱼有何区别?连癞蛤蟆都不如呢!您说呢?
11 治病救人的癞蛤蟆
蟾蜍是一种充满争议的动物,一方面它招财吉祥的寓意让人喜欢,另一方面它的毒性和长相让人望而却步。
从汉代起,国人就有了五月捕蛤蟆的习俗。《淮南子》云:“鼓造辟兵,寿尽五月之望”。“鼓造”即蛤蟆。因为古有蛤蟆“辟兵”的说法,所以到了五月十五日大家都去捉,蛤蟆才面临“寿尽”被捉杀的命运。晋代时捉蛤蟆移到了端午节,并一直流传到今天。
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介绍过五种不死灵药,其中“肉芝”就是“万岁蟾蜍”。东晋作家郭璞《玄中记》说:“蟾蜍头生角,得而食之,寿千岁”。 《水经注》引《晋中州记》说:“蛤蟆当贵”。可见在当时,人们已将蟾蜍视为辟五兵、镇凶邪、助长生、主富贵的吉祥之物。
到明清时期,捉蛤蟆主要是为了入药。于是端午抓蛤蟆主要是为了药用,按当时的说法,端午这天捉到的蛤蟆毒性最大,质量最好,所以人们就会捉蛤蟆从它身上刮下的蟾酥和脱下的蟾衣作为药材。
下面是一组我们看到的蟾蜍养殖现场的照片:
图9 沟槽是来年蟾蜍生长的地方,空中是防鸟网,远处树林的鸟窝随处可见。
图10 玉米桔下是冬眠的蟾蜍:男男女女们挤在一起
图11 左:还没睡的出来玩玩。右:黑眼睛的蟾蜍
总之,曾经的蟾蜍盛极一时,即使文化寓意如此之重,它也难逃厄运。尽管如此,它仍一声不响的去招财进宝,治病救人,初心不改。值得庆幸的是,它的肉质没有牛蛙那么鲜美,否则,等待它的可能不单单是被抓这么简单了!
2024-12-9日于济南
露珠的生命风景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6326-1298483.html
济南四景:雨中大明湖,雾里千佛山,雪中趵突泉,风沙黄河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6326-1296947.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15 05: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