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础医学指的是什么?与大众理解的“基本知识”的“基础”有什么区别?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是什么样的关系?基础医学的研究分支都有哪些,具体解决什么问题?看到大家时常提到话题,借此普及一下这个概念。
所谓基础医学(Basic Science of Medicine)是以现代自然科学理论为基础,应用生物学及其他自然科学方法解决医学问题的一系列医学分支学科的总称。基础医学的内容很多,包括细胞学、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等等。
之所以称之为基础医学,因为其构成了现代医学的科学基础。而基础医学的发展史,事实上就是一部现代医学的进步史。有了基础科学的发展,医学才从根本上从一种经验的归纳和总结(例如古代医学、现代生活中的替代医学),上升为一种可以称之为科学的学科。基础医学从名字可以看出她是医学的根,任何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的原理和机制都是基于基础医学理论的完善。也就是说,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进步是依靠基础医学研究的进步!
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都是医学的分支,然而基础医学本身其实并不完全是为了服务临床而起源的(例如微生物学最初只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只有在认识到某些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时,医学微生物学才真正成为一门基础医学),而临床医学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也并没有科学作为基础,而是以某些朴素唯物论(例如希波克拉底所谓的四体液说,中国医学中的阴阳五行说)为指导。基础医学的历史,如果从William Harvey、Vesalius等人算起不过400年,而真正的现代基础医学,历史不过200年。
临床和基础医学之间的差别,其实正体现在临床医生和基础科学研究者如何看待同一个医学问题(当然很多历史上基础医学的奠基人本身就是临床医生)。分类说明如下(附图):
1.疾病的人群现象:例如临床医生在看诊时,发现在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患同一疾病的患者来就诊(例如流感流行);又或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患某些疾病的病患具有共同特征(例如吸烟与肺癌)。这些现象在临床医生那里会构成某些经验总结,但是要真正回答“疾病在人群、时间、空间中的分布及其规律和可能的因果关系”,则需要以科学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这就是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疾病的诊断:西方临床医学的所谓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中国传统医学中的所谓望闻问切,都是临床医生面对病人,为了明确疾病,在不采取其他辅助手段的情况下,采用的一系列经典方法。这些经典方法来自于历代医生的积累和传承,本质上仍然是一种经验总结(例如西方医学中的体征,中医的脉象等等)。基础医学则尝试应用生物学、乃至化学、物理学等方法对诊断问题进行一个科学的回答。某些检验方法例如血常规检查,等在今天看来简直谈不上什么“科学”,但是在历史上,第一个应用显微镜检查血液,观察并计数血细胞的人,毫无疑问是在有意识的以自然科学知识回答医学问题。人们发展了诸多检查手段,例如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遗传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微生物学检查等等。这些检查手段其实都是各个基础医学发展和进步的体现。
3.疾病的发生机理:尽管生物医学模式在今天饱受抨击,但是不可否认,正是生物医学的发展促使了现代医学的诞生。在现代医学真正成熟起来之前,临床医生对于疾病的发生的其实并没有一个实证的、合理的解释。人们对于疾病的认识无非怪力乱神,抑或诸如四体液说或阴阳五行的朴素唯物观。人类第一次明确疾病的发生机制,是在感染性疾病领域,Louis Pasteur和Robert Koch的病原微生物研究。人们从此认识到,某些疾病的发生有可以明确找到的“病原”,病因不再是玄之又玄无法捉摸的理论。
4.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在没有坚实的基础科学背景下,人们对于疾病的治疗不过是一种经验的总结,所以才有先民的神农尝百草说。历代医生诊治病人,靠的是病例记载、医案和验方等等。而正因为有了基础医学对于疾病机制的解答,才形成了现代医学的疾病防治。人类第一次征服疾病、实现寿命的大幅度提高,来自于对感染性疾病的有效防控,这绝不是出于历史的偶然,而恰恰是因为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认识提出的最早,发展的较为深刻。大量药物的发明和开发更是来自于基础医学的进步。这点想必大家多有体会不再赘言。
简单的总结:基础医学立足于生物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方法,但是归根到底要回答和解决的是临床问题。当今科学发展已经太过专精,以至于给人的一般印象,基础医学就是实验室里各类仪器构成的一个神秘的环境下的现代炼金术。其实基础医学是一系列方法学在医学中的应用。用一句时下流行的话说,就是bench to bedside。对于医学生、医生来讲,基础医学知识的掌握最终会体现在临床能力上,因为毕竟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得医生已经不像过去靠经验靠个人判断就能完成疾病的诊治;而对于整个医学进步来讲,基础医学是医学发展的原动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7 22: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