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中美澳三国五位中医药相关学会代表联合发声:《柳叶刀》中风醒脑液报告掩盖重大有效性数据。原文方法和数据分析均有严重缺陷。严谨再分析发现:中风醒脑液治疗脑出血有效:CHAIN研究是在人均5-6项常规西医治疗措施基础上增用中风醒脑液,中药组比安慰剂组明显少用常规干预,更早实现功能恢复;在65岁以上患者群体,增用中药组在第28天的临床功能评价指标上显著优于增用安慰剂组。《柳叶刀》文仅仅用第90天的单点临床结果的“两组差异不显著”来做出“无效”结论,其有意忽视康复过程差异的评判方法存在严重缺陷。此外,CHAIN研究没有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是“废医验药”式的现代植物药固定制剂临床研究,如果能遵循中医原则和规律选取对证患者,中风醒脑液还应产生更大的临床疗效。再评议文章还具体指出了多项其它方法学缺陷。再评议的结论:由于方法缺陷、试验设计和报告错误,该试验得到的“治疗组没有效果”的结论不正确。正确评估复杂的干预措施、更明确地遵守中医临床和研究的特定指南、严格的样本量计算以及平衡考虑早期恢复数据和亚组差异至关重要。实际上,CHAIN研究在《柳叶刀》发表的报告和附录数据表明,中风醒脑液是有效的——在常规医疗基础上增用中风醒脑液,患者恢复更快且使用了更少的常规干预。再评议学术论文于2025年1月2日在线发表于英文的《结合医学杂志》(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JIM)。
最近《柳叶刀》The Lancet发表了一篇关于FYTF-919(中风醒脑液)治疗中、重度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CHAIN)报告,结论是:与安慰剂相比,中风醒脑液对患者的功能恢复、生存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没有影响”。此报告经由媒体炒作,给中医行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在全球中医圈引发重大争议。
然而该临床试验从研究过程到研究结论,均存在和《柳叶刀》报告以及媒体炒作大不相符的方面。为还原真相、澄清事实,来自美澳中三个国家的五位中医药相关专业同行,在全美中医药学会(ATCMA)副会长Dr. Arthur Yin Fan(樊蓥博士)牵头组织下,对《柳叶刀》 中风醒脑液研究一文的数据和方法开展了一次严肃细致的评议。该评议报告在《结合医学杂志》(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JIM)在线发表(2025年1月2日)。
该国际同行团队采用了“对象-干预-比较-结局”(PICO)框架和2017版《中药复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规范》为标准,通过审查中医辨证、样本量计算、多种伴随疗法的使用、主要结果评估的时间和结果解读,对该临床研究试验的《柳叶刀》报告和补充材料进行了严谨的学术评议。
该评议确认了几个关键问题:
首先,再评价终点设定方面,以较晚的单点功能状态比较来评估急性脑出血的康复过程是不恰当的。因为它忽视了恢复速度的差异、患者痛苦的减轻以及医护和照料者工作量的减少。同行评议在《柳叶刀》研究附录数据中发现治疗的前28天内患者功能状态(基于mRS或uw-mRS评分和相关指标)和医疗工作量(如使用的常规干预措施)存在多个显著差异。显然,中风醒脑液组在早期时间点表现出更好的恢复性能,并显著减少了对常规医疗资源和工作量的需求。然而,由于CHAIN研究的主要终点设定在第90天uw-mRS,即单个后期时间点来评估患者功能状态,基于此一点数据的结论“结果表明FYTF-919对功能恢复、生存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没有影响”是不准确和不正确的。这是CHAIN研究的一个关键缺陷,而且所有用患者在后期单时间点数据来评估康复过程的脑出血研究都存在这个局限。
其次,中风醒脑液组和安慰剂组两组都根据需要应用了19种伴随疗法,因此很难分离中风醒脑液的实际临床疗效。对各种疗法包括FYTF-919的临床疗效的贡献如何计算这个关键问题、该研究却没有涉及。该研究错误地假设两组之间在使用19种伴随疗法方面没有差异,笼统地以“常规治疗”一笔带过。
评估分析发现、对19种伴随疗法、两组在基线时人均使用已有6种之多,入组后在1-28天人均使用5种左右。在1-28天中风醒脑液组相比安慰剂组人均少用0.22种伴随疗法(4.38%)。其中5种干预,即重症监护使用、气管插管伴或不伴气管切开术、物理或药物降温、利尿剂使用和抗癫痫药物使用,从干预的使用数量上,减少了10%到20%,而其它14种伴随疗法也是中风醒脑液组通常比安慰剂组用得略少或者没有显著差别—这不仅是对医疗资源的显著节约,也意味着患者在最终总效果相似的情况下,中风醒脑液组的使用与安慰剂组对比,确实减少了伴随疗法使用量,其疗效优于安慰剂。
由于《柳叶刀》文没有系统地评估这些伴随的常规治疗在中风醒脑液组和安慰剂组之间的影响和分布,而常规疗法是根据患者需要进行的,包括体温、血压、血糖、 呼吸、凝血状态的调整等。一方面所有治疗措施的总和有效性有上限和边际效用递减,全面应用了常规疗法之后压缩了中风醒脑液本可以有的更大的改善空间。另一方面,安慰剂组比中风醒脑液组多使用近5%的常规治疗,因而中风醒脑液的疗效可能被不同程度地掩盖。
第三、该试验没有报告中医辨证分型。中风醒脑液创制的核心是针对气虚型脑出血患者,但研究数据显示,试验过程中纳入了不少的非气虚型患者,因而存在操作偏倚风险。研究不符合2017年版《中药复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规范》的要求。并且中风醒脑液是固定配方、固定剂量、无辨证地使用于所有入组患者长达4周。这种用药方法更符合现代西医规范而非传统中医,因而这个CHAIN研究是一项为现代医学环境中使用固定中药制剂的“废医验药”式的研究,或者说是遵循美国FDA药物研发规范的一种现代植物药的临床试验,而不是遵循中医原则和规律、反映中医临床实际的临床研究。
第四、报告刻意忽略了亚组和早期时间点出现的多个显著差异。这些潜在的阳性结果没有得到强调,这显示了该文章存在选择性报告偏倚风险。评议团队在CHAIN研究附录中发现,65岁或以上的老年组中风醒脑液组第28天的死亡或残疾率(mRS 4-6)为193/354(54.5%)、安慰剂组为206/325(63.4%),比例上两组相差8.9%,达到统计学显著意义(p=0.0187),这表明中风醒脑液在治疗早期加快了老年组的康复。但这样的阳性结果在《柳叶刀》报告中并未提及。而《柳叶刀》报告图3呈现出来的血肿体积和血肿位于皮质叶亚组的阳性结果,试验研究者片面地强调主结果指标,而抹杀了主结果之后的亚组分析,包括血肿体积和部位的阳性意义,并简单地指出皮质叶样本量较小,因此差异不可靠。评议指出,强调主结局结果、不应推翻从主要终点的预设亚组分析中获得的结果。血肿体积和部位亚组的阳性结果不太可能是偶然因素,因为没有证据表明该试验在随机化过程方面存在潜在的偏倚风险。
此外,CHAIN研究的样本量计算存在缺陷、数据应用不一致,改变了预设的平均差异,并可能低估了的效果;而且《柳叶刀》报告还有若干可由读者自行验算的计算错误。根据已经发表的试验附录数据,主要终点结果,并非正文里面记录的均为0.44,而是中风醒脑液组0.504、安慰剂组0.495,虽然相差绝对值不大,但FYTF-919组仍高出安慰剂组1.69%。
总之,评议得出了结论:由于方法缺陷、试验设计和报告错误,该试验得到的“治疗组没有效果”的结论不正确。正确评估复杂的干预措施、更明确地遵守中医临床和研究的特定指南、严格的样本量计算以及平衡考虑早期恢复数据和亚组差异至关重要。实际上,CHAIN研究《柳叶刀》发表的报告和附录数据表明,中风醒脑液是有效的——患者恢复更快且使用了更少的常规干预。或者说,CHAIN研究表明,在常规医疗基础上增用中风醒脑液让患者更快康复,还少受罪、少花钱。
参与此次学术评议的五位国际同行分别是:
樊蓥博士(Dr. Arthur Yin Fan),美国中医师,全美中医药学会(ATCMA)副会长;樊蓥博士是具有中医脑出血治疗和研究背景的资深专业人士,JAMA 和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审稿人,曾多次成功指出和纠正了中国中医药重要科研论文的关键错误。
古旭明博士(Dr. Sherman Gu),澳大利亚注册中医师,澳洲全国中医药针灸学会联合会(FCMA)行政主任;古旭明博士接受过国际公认的循证医学资料库Cochrane培训,在医学界顶刊发表过论文,曾多次和樊博士合作打假中医药科研。
巩昌镇博士(Dr. Changzhen Gong),《国际临床针灸杂志》主编,全美中医药学会(ATCMA)副会长;巩博士精于数学统计,富有写作经验,写作、主编和翻译了超百本中医书籍。
萧苏红医师(Dr. Suhong Xiao),美国中医师,美国中医药校友联合会(TCMAAA)秘书长;萧医师是中西医教育背景,拥有中美两国的医学科研经历,精于数学统计。
谭亚娣博士(Dr. Yadi Tan),中国医药翻译和医药科普作家,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医工结合分会副秘书长。谭亚娣是药理学背景,早年多有医药研究和写作发表经验,近十多年有丰富的参与诸多新药接受国家药监审评过程的行业经验。
引用格式:Fan, AY, Gu, S, Gong C, Xiao S, Tan 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YTF-919 (Zhongfeng Xingnao oral prescrip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CHAIN):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the Trial. J Integr Med. 2025; Epub ahead of print.
资料来源:ATCMA TCMAAA 2025年01月06日 09:02 美国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01: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