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今天早晨看到博文“甲辰龙年谈历法、节气:中国农耕文明的产物”,觉得总该有人说几句——这是科学网啊。
2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段话出于《大学》,是否为 “孔子之言” 并无定论。《大学》的作者多说是曾子,也有说是秦汉的儒学家。游牧民族尽管移动,观测天象也是可能啊。此外,阴阳合历的岁首不可能固定在冬至,且殷商岁首很可能目标秋分——“年”是成熟的谷物。这些不必多说。
所谓的“陶寺观象台” 能说明4300年前已有十二个月和二十四节气吗?肯定不能。
3 何驽先生基于边缘舒缓、宽度不等、很浅的凹槽,认为上方有柱状夯土,其缝隙用于观测日出;利用模拟架观测,说有” 8~33天14种间隔的二十个节气”,没有说有十二个月。其后,在原址两次修建“陶寺观象台”。相关介绍烦请参阅拙稿
基础很重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420531.html
与历法相关的两个猜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419063.html
4 前述博文贴出了“日出时的观象台”,但相关论证(上)难以理解。“只知十二月,立七柱,六个空隙,来回十二月;知二十四节气,才需要立十三柱”。13个立柱就算连续排列而有12个缝隙,也只能观察22个节气:两端缝隙分别观测冬至和夏至的日出,中间10个缝隙可观测20个节气的日出,怎能有24个节气呢?且不说是否有这些立柱、观测之结果以及古今之差异。“科学治史”,总得先把简单的数字算清楚。
缝隙12个(东11 比较奇特),最南边缝隙东1不能看到日出,故而何驽先生说陶寺为20个节气(下表)。不过,农业生产和社会活动真要依靠这些缝隙观测日出?连续阴雨怎么办—— 8~33天的14种间隔啊。相关讨论及参考文献烦请参阅拙稿
基础很重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420531.html
与历法相关的两个猜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419063.html
5 利用不可信的材料,进行不符合逻辑的论证,不可能弘扬中华文化。所谓的陶寺观象台不能说明4300年前有阴阳合历的历法,更不能说明已有二十四节气。
通常说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在汉朝成熟;笔者编排西周金文历谱之后发现97件青铜器中(少数铜器有多个历日),有13个历日为四时八节或偏前一天,全部巧合是不容易的:七月肯定不范铸青铜,若一年有320日可做,就相当于100 个小球投向160个洞(320/2),在指定的三个洞(冬至、立秋、春分)各有4、5和2个小球,且不说春分偏前两天的琱生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3 15: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