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陈美东先生论文[1,2]后查验文[3,4]写出些许心得,类似于教师的备课笔记。
[1] 陈美东. 鲁国历谱及春秋、西周历法.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00,(2):124-142
[2] 陈美东. 《史记》西周共和以后及东周年表初探.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01,(3):252-265
[3] 张培瑜. 中国先秦史历表. 齐鲁书社, 1987.
[4] 刘次沅, 马莉萍. 中国历史日食典.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6.
3B 剪贴文[1]僖公十五年至文公五年计24年的“鲁国历谱新编”。置闰似缺乏规律,岁首在11月17日至1月9日,变动达54天。不过,这或许并非本来的鲁历。
文公四年十一月壬寅(39),不必建丑:岁首实朔BC624.12.03丁丑(14),壬寅实朔可为十一月末,置闰改为年底。失朔一天是完全可能的。
僖公三十三年“夏四月辛巳(18),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殽;癸巳(30),葬晋文公”,“十有二月,公至自齐;乙巳(42),公薨于小寝”,两月历日并不协调。前者或许为晋历而建丑,《左传》“八月戊子(25),晋侯败狄于箕”也是晋历,《史记·晋世家》无相关历日。后者僖公卒日肯定为鲁历而建子,岁首实朔BC628.12.16己巳(06),十二月朔甲午(31),乙巳(42)十二日。文[1]基于前者确定岁首11月17日而建亥,认为闰八月而有“十二月乙巳”或乙巳前脱漏闰十二月,想来有误。
过去多认为《左传》杂采他国史料而历法不定,而《春秋经》则纯属鲁历。不过,现在所见《春秋经》不协调的历日,未必都是传抄之讹误,或许也与材料来源有关。复原鲁历对于历日的取舍不能仅依据数量多寡。又,僖公十八年“五月戊寅,宋师及齐师战于甗;齐师败绩,狄救齐。秋八月丁亥,葬齐桓公”也不协调,选择前者则置闰协调。
《春秋经》;日食记录的讹误可以确认,同年多个历日而不能协调也可以发现记叙差错,如前述僖公十八和三十三年。但是,一年中孤立日期的讹误则难以发现。笔者觉得,“僖公二十年五月乙巳和二十六年正月己未的两个历日有误”的可能性较大,而“古人不能制定合适的历法”可能性较小。进而言之,或许十四年八月辛亥有误而岁首BC647.12.17,年底有闰。
“鲁历前期建丑为主、后期建子为主”,是学界通常的认识。现在可以做出明确判断:因僖公八年天王崩而失闰,其后鲁历调整为建子和岁首靠近冬至的建丑,此前延续西周晚期的建丑和岁首靠近冬至的建子。上图是庄公二十一年至文公十三年总计60年的岁首日期,其间冬至在12月27、28日。如果僖公三十二年四月己丑、十二月己卯有误,岁首可改为12月27日冬至日▲,置闰更为规整。
3C 文[1]历谱中僖公二年至六年的5年不闰,僖公三十三年、文公元年连闰后隔年再闰,即4年三闰(上图);以及襄公十九年、二十年和定公二年、三年都是连闰,由建亥而建子至建丑。这些想来不是真实的鲁历——基于少许历日确定的建正并不可靠。再以昭公十一年至定公九年计31年的岁首变动略作说明。
如前所叙,“昭公二十二年十二月癸酉(10)朔,日有食之”与“夏四月乙丑(02),天王崩”不能协调。删除“朔”而建子,改年前置闰为年底。
定公七年无历日,故而岁首可自由选择;改年前置闰。昭公二十八年“夏四月丙戌(23),郑伯宁卒;六月,葬郑定公。秋七月癸巳(30),滕子宁卒;冬,葬滕悼公”,历日不能协调。依后者岁首实朔为冬至前一日。岁首最晚为定公四年12月30日冬至后三日。
昭公十四年和定公元年失闰而次年建亥,有些难解——改元前多闰或失闰则是常见。《春秋经》昭公十五年“二月癸酉(10),有事于武宫;六月丁巳(54)朔,日有食之”,定公二年“夏五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灭”仅一个历日,倘若有误,而日食为“四月丁巳(晦)”,则皆为建子而置闰合理。日食记录可能存在错误,前面已作介绍;文[1]上表所列建正也有两处笔误:昭公三十年应为子而非丑,而三十一年括注亥有误,且不必订正为丑。此外,昭公十二年岁首实朔在冬至前三日而不必括注丑(或可移至二十年)。
4 笔者觉得,“37条日食记录有3条没有相应的日食,有4条勘订后有解,另有多条记录“朔”与其他历日或建正不符”,确定《春秋》244年的大小月设置是不可能的:同年有多个历日而不能协调可以进行取舍,如僖公三十三年“夏四月辛巳(18),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殽;癸巳(30),葬晋文公”,“十有二月,公至自齐;乙巳(42),公薨于小寝”,或许前者为晋历而后者为鲁历;不过,一年中孤立的日期出现讹误的可能性并不能排除,但难以发现。如果历谱完全贴合历日,确定的岁首将是不可信的——过度拟合必定失真。
现在的认识是,僖公八年天王崩而失闰,其后鲁历调整为建子和岁首靠近冬至的建丑,此前延续西周晚期的建丑和岁首靠近冬至的建子。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7 03: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