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庆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umingqing 何苦来哉?心不忍耳!

博文

考古与常识

已有 2599 次阅读 2023-3-31 13:38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1   今35日将三页长元代的尺长投稿《故宫博物院院刊》,因为用于确定尺度的器物多是故宫博物院藏品;今去天看一下是否送审,见到网页第三期文章目录有“元尺考”,未能点开;不过,知网可下载,发表时间为2023.03.20。投稿前未能学习并非笔者的疏忽。

[1]  熊长云. 元尺考.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3,(3): 69-81+149 

文[1]结论剪贴如上。容我直言,“元代印章所反映的元官尺为35厘米”并不能作为讨论的基础——印章形制较小且多偏大:袁明森先生基于两方从五品官印二寸而边长6.8 cm ,确定元尺34 cm [2];杨平先生收集13 方元印,基于《元典章》印章规制计算尺长33.8~35.6 cm [3]。因尺长平均值34.85 cm,文[4] “厘定元尺为35 厘米。在没有其他元代尺度资料的情况下,该值还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不过,国家制度的尺长并不是离散数据的平均值。

笔者认为:元灭南宋之际尺长为33.4 cm,后期社会用尺或增加至34.5 cm;元代建筑使用尺长31.0 cm 的鲁班尺,即宋南渡前的社会用尺——宋朝尺度30.8 cm

元代建筑使用鲁班尺31.0 c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379137.html 

元朝的尺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305394.html 

[2]   袁明森. 四川苍溪出土两方元“万州诸军奥鲁之印”. 文物, 1975,(10):91-92

[3]   杨平从元代官印看元代的尺度考古,1997,(8):86-90

[4]   丘光明,丘隆,杨平. 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 科学出版社,2000. (2020年印刷) 

2    偶有邻居、同事和朋友关心近况,多简略地介绍确定尺长的方法,“倘若器物制作时使用尺件,则以合适的尺长量测恰当的部位,所得规整”;最后总是说自己运气真好。听者常说“专家怎么没有想到呢?赶紧写文章去发表啊”,想来觉得铁锅都有尺寸,则口径差异必然是整寸,判断尺度是容易的事情。

不过,我也曾投稿,也曾致信相关专家,专家怎么还没有理解呢?我不知道。谢力老师曾说“以尺度断代应该是常识”,但常识常被忽视。就着上篇博文再说两句。

商鞅BC350变法秦国使用尺长23.1 cm。夏太后BC240薨,墓穴肯定适用秦尺:墓底东西长约 21.9、南北宽约20.8[5],长95 尺欠4.5 cm、宽90尺过1 cm,如此差异不必在意,因数据精度±5 cm。随葬器物有秦尺23.1 cm、周尺21.5 cm 和先周尺18.5 cm 三类,后者乃传世器物如玉璧直径22.2 cm 一尺二寸、孔径7.4 cm 四寸,丝毫不差!不会有唐代尺长的器物 

TU4.jpg

[5]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长安神禾原战国秦陵园大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 2021,(5): 26-43 

李学勤先生基于古越阁扁壶形制断代或许有误:西汉墓出土扁壶可能是传世器物而陪葬,即使为明器也可能与战国扁壶形制相近。西汉沿用秦尺23.1 cm 没有疑问,李先生断古越阁扁壶为西汉,并没有想到用汉尺去测量。

[6]  李学勤论古越阁所藏三件青铜器文物, 1994,(4): 64-69+97+2+1 TU2.jpg

TU1.jpg

扁壶不会是西汉器物,因为适用周尺21.5 cm:高25.8 cm 一尺二寸整,宽30 cm一尺四寸欠1.0 mm,足宽16.3 cm 七寸半过1.7 mm,口(外)径9 cm 精度不明,而图上颈外径或为四寸 (8.6 cm)、高二寸。

3  最后说一下马车的轨距。长安神禾原M1墓主为秦始皇祖母夏太后,文[5]介绍“东墓道底面有车辙4道,两两成组,辙宽0.06轨距约1.65(两辙印内侧的距离)”南墓道地面有多道车辙痕迹,两两成组,辙宽0.07~0.09轨距宽约1.6 

年前贴出多篇博文讨论周代马车的尺寸,其时对轨距是两轮内侧还是外侧的距离有些疑惑。现在铁路标准轨距4英尺8寸半指内侧距离(1435 mm),或与轮对结构有关。可以猜测原马车的两轮外侧距离为五英尺,即轮厚 3.5 x 2.54 /2 = 4.45 cm

笔者觉得,古代轨距指轮外侧距离(发掘简报也多如此),而轮牙的宽()度或许与车型载重相关。夏太后墓中车辙外侧相距约1.74~1.78 米,判断轮外侧距离七秦尺五寸173.3 cm作为 统一轨距较好,而不是内侧距离七秦尺161.7 cm,因为东墓道车辙内侧距离1.65已大于七秦尺。

如果轮牙厚秦寸6.93 cm,轮外侧距离七秦尺五寸173.3 cm,内侧距离将是159.4 cm,与约1.6相当;其余车辙可以由牙厚更小的车轮碾出,不再细说。又,笔者目前所见以牙厚7 cm 为最大[7],有低达 3 cm [8],皆木质车轮在土中的痕迹。

[7]  吴振禄. 山西侯马上马墓地3号车马坑发掘简报.文物, 1988,(3):35-49

[8]  吉琨璋常怀颖冯峰山西北赵晋侯墓地一号车马坑发掘简报文物, 2010,(2):4-2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382467.html

上一篇:秦始皇祖母墓中器物的尺度和年代
下一篇:确定先秦尺长只是运气好而已
收藏 IP: 202.102.253.*| 热度|

23 宁利中 张晓良 马鸣 刘炜 郑永军 杨正瓴 郭战胜 王安良 杜学领 贾玉玺 刘钢 范振英 孙颉 武夷山 杨锦忠 李学宽 王启云 许培扬 刘全慧 代恒伟 江帆 杨学祥 程少堂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00: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