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知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王中宇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我,安知我之不知鱼之乐?

博文

从理想主义者到理性经济人

已有 4787 次阅读 2007-2-2 16:41 |个人分类:读史琐记

从理想主义者到理性经济人

对王安石变法的是非得失历来众说纷纭,然而对王安石其人却誉多毁少。且不说远在俄国的列宁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戊戌变法主将梁启超称其为“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就连同时代最主要的政敌司马光,对王安石的批评也仅“介甫(王安石字介甫)无他,但执拗尔”。

从史料上看,尤其从反对者的评价看,王安石“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王安石变法“其本心欲救民”,“介甫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以惠贫”。

对王安石的个人品质,人们公认:“不好声色、不爱官职、不殖货利”,“节俭恬退,素行亦好”,“性简率,不事修饰家养,衣食粗恶,一无所择”。王安石律己极严,他当宰相前后凡八年,从未以公谋私,一生少见私敌,所结怨者,大多是为了变法的缘故。当时两派人对王安石人品的整体评价是:才华横溢,学识渊博,淡泊名利,志向高远。

王安石是一位深入基层,求真务实的实干家。王安石二十五岁即具备了进入中央部委工作的资格。他却宁愿从边远小县的县令起步,一级级地干到太守。在此期间,他建堤筑堰,改革学校,开办农民贷款法,历练出优异的行政才干,并为以后的变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王安石对上级绝无逢迎之意。他在包拯手下工作时,一次包公举宴,无论包公怎么劝,不爱饮酒的他就是滴酒不沾,弄得包黑子没脾气。连支持他变法的神宗皇帝,他也当朋友对待,“若朋友,一言不合已志,必面折之,反复诸难,使人主伏弱乃已。”

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位真诚、坦荡、理想主义的改革者,一位令人难于相处的“拗相公”。

然而,王安石的“继承人”却不再是“拗相公”。他们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是官场生存竞争中的“适者”。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水浒传中大名鼎鼎的蔡京。

蔡京深明“适者生存”的道理。在王安石当权时,他积极投身于变法,担当过中书舍人、开封知府等要职;旧党得势后,蔡京紧跟中央,5日内在他的开封府内废新法、复旧法;哲宗亲政,新党再度得势,蔡京再次180度大转弯“取熙宁成法施行之尔”。

蔡京十分冷静,深知他的上级也就是徽宗绝非什么“朋友”,而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稀缺资源。为了控制、利用这一宝贵资源,他“身为国相,志在逢君”,“日请上游宴,以酒色困之”,“贡声色,起土木,运花石,以媚惑人主之心”。

控制了皇帝这个当时社会中最强势的资源,蔡京就可以在朝中理性地运用改革武器了。他以改革的名义,抛弃“外戚不任军相、宦官不典机密、宰执应避亲嫌”等旧规,创造了北宋历史上的若干个第一,如韩忠彦、郑居中乃至蔡京为第一批外戚宰相,蔡京与蔡卞为第一对兄弟宰执,蔡京与蔡攸为第一对父子宰执,并开创了第一次宦官干政的局面。他滥用组织人事大权,广结党羽,“除用土大夫,视官爵如粪土,盖欲以天爵市私恩。”

蔡京殚精竭虑做这一切当然有他现实的追求。这追求显然集中在经济利益上:“始求羡财,以供侈费”,以至“天下常赋多为禁中私财”,蔡京以新法的名义聚敛社会财富,“假享上之名,济营私之欲,渔夺百姓,无所不至”。敛财的成就使蔡京可以“享用侈靡”,吃鹌鹑,可以“一羹数百命”。吃蟹黄,可以“一味为钱一千三百余缗”。住,可以“名园甲第亚于宫禁”,其中自然是姬妾成群、“衣冠芬馥”。

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位成功的理性经济人,他成功地实现了个人目标,也成功地将一个王朝推入了毁灭的深渊,并成功地使自己为这个王朝的灭亡殉葬。

宋亡后,元人脱脱修《宋史》,为王安石立传,多有褒扬,而将蔡京和他的亲密战友们列为“六贼”。我们应当记取的是:如果政府官员成为理性经济人,他给社会带来的是什么;我们应当深思的是:由理想主义者推动的变法何以成了理性经济人的有效工具?

《科学时报》2005324 四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7-220.html

上一篇:迎接“阳光财政”
下一篇:五色棒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0: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