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学研究,非常注重理论,一方面,研究者依照特定的理论开展研究,另一方面,研究者力图提出新的理论。显然,提出新的理论并非易事,相应地,更多的心理学研究,其实都是依照特定理论而开展的。一些心理学理论,尤其是相对新颖的理论,比如,解释水平理论(construal-level theory),也就成了大量研究的理论基础。
解释水平理论的内容是什么呢?如果初次看到这个术语,可能会觉得莫名其妙。其实,它的全称是“心理距离的解释水平理论”(Trope & Liberman, 2010)。表述这个理论时,研究者往往会用到时间距离。原来,它的初始状态是时间解释理论(temporal construal theory),专门解释未来事件的时间距离影响表征和判断的方式问题(Liberman & Trope, 1998; Trope & Liberman, 2003)。现在,它已经超越了初始状态,把时间解释理论作为一般心理距离解释水平理论的特例。
解释水平理论理论的核心是一种功能取向的解释水平,要解释的事件或事物是客体,解释者是主体。主体以自我为中心对客体进行解释,而在解释时,主体与客体的心理距离会存在变化,也就是说,主体可以处于与客体近距离的视角,也可以处于与客体远距离的视角——主体能够在客体近端视角与远端视角之间进行心理距离的旅行与转换。这样的旅行与转换,会影响主体对客体的感知、评价与选择。
例如,时间距离能够通过改变个体心理表征未来事件的方式而改变个体对未来事件的反应。时间距离越远,事件以较少抽象特征表征的可能性就越大,抽象特征传达的是事件的本质(即,高水平解释),而不是以事件的更具体、更次要的细节来表征(即,低水平解释)。因此,与低水平解释相比,高水平解释的信息与评估意义,应当对远的未来事件而非近的未来事件的反应有更大影响。因此,解释水平是事件心理距离的诸多评估与行为结果的基础(Trope & Liberman, 2003)。
也就是说,时间距离能够系统改变个体对未来事件的解释而影响个体对它们的反应。特别地,个体对远的未来事件形成的表征比对近的未来事件形成的表征更为抽象,亦即,属于高水平解释。这类高水平解释由一般的、去背景的特征所构成,传达未来事件的信息本质,而低水平解释则包括更具体的、背景性的和附带性的细节。因此,关于时间上更远事件的判断、预测、选择,更可能以这些事件的更高水平解释为基础。两种水平解释的区分见表1。
解释水平理论是以心理距离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理论。心理距离是某一事物离自我、此时、此地或近或远的主观体验。因此,心理距离是自我为中心的,它的参照点是自我、此时、此地,一个客体在时间、空间、社会距离、假设性方面远离这个参照点的不同方式,构成了不同的距离维度。按照解释水平理论,人们通过类似的心理解释过程在不同的心理距离旅行。由于各种距离具有相同的自我中心的参照点,它们应当在认知上相互关联的,在解释水平上类似地影响与被影响。随着心理距离的增加,解释水平将会变得更为抽象,而随着抽象水平的增加,人们预见的心理距离也会增加。因此,解释水平能够扩展和收缩个体的心理视野(Trope & Liberman, 2010)。
总之,解释水平理论是一个非常灵活而有用的理论,不少心理学研究者参照它而进行自己的工作。
参考文献
Liberman, N., & Trope, Y. (1998). The role of feasibility and desirability considerations in near and distant future decisions: A test of temporal construal theor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5, 5-18.
Trope, Y., & Liberman, N. (2003). Temporal construal. Psychological Review, 110, 403-421.
Trope, Y., & Liberman, N. (2010). Construal-level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 Psychological Review, 117(2), 440-46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3: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