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儿童青少年,仍面临风险

已有 3294 次阅读 2022-9-4 23:5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气候变化对任何年龄的人类个体都有影响,对儿童青少年即未成年人的影响,特别是心理影响,尤其值得关注。在研究中,可以根据情况,对未成年人的发展阶段进行细分,例如,分为童年早期(学前阶段)、童年中期(小学阶段)和青少年期(中学阶段)。关于气候变化对未成年人心理影响的研究,也往往据此展开。

童年早期(0~5岁)是一个高度脆弱的时期。此时,一方面,个体的生理很不成熟;另一方面,个体的神经心理迅猛发展。儿童在出生后的第一年,会与养育者形成亲密的情感依恋,其后,语言和认知能力快速发展,社交技能得以提高。

在这个阶段,营养不良、脱水、虫媒,以及空气、水和食物传播的毒素,都会带来重大风险,它们通过生物途径直接改变健康的认知成熟,通过长期的身体健康问题,延迟心理的重要发展,而这些发展与心理病理风险可以相互作用(Firth et al., 2019)。

特别地,不适应的发展轨迹一旦形成,就会导致负性生活事件的积累,比如,学业成就不佳、成年后失业、依赖社会救济,从而,增大社会心理压力,侵蚀心理健康的恢复能力,破坏个人和社会的人力资本(Butler et al., 2014)。

间接的气候变化相关压力源会造成慢性压力,损害父母的心理资源和心理弹性,导致不良的健康行为,例如,饮食问题、运动不足、药物滥用,这将降低父母的教养质量,直接伤及儿童。如果出现粮食短缺、幼儿中心关闭,则会减少儿童获得保健服务的机会,进一步破坏他们的健康发展(Smith & Pollak, 2021)。

实际上,在整个童年早期,儿童对家庭和教育场所的心理社会环境几乎没有控制能力,许多因气候变化而带来的威胁,都是通过父母的资源和反应来起作用的。

童年中期(6~12岁)也是一个高度脆弱的发展时期。除了产前或童年早期可能延续下来的压力源之外,童年中期还要面临由于心理社会独立性不断增长而出现的新风险,包括与同伴、教师以及更广泛的社区形成社会关系,而这些社会关系都很容易受到破坏。

在此阶段,暴露于急性气候变化相关压力源,比如,风暴、洪水、野火,仍然是增加心理病理风险的主要途径。可能的风险包括依恋问题、睡眠障碍、创伤后压力障碍、物质使用、抑郁症、焦虑症(Garcia & Sheehan, 2016)。例如,在受灾儿童中,创伤后压力障碍患病率为15%~30%18个月后,大约一半的人仍然有精神创伤和症状;与成人相比,儿童经受严重心理健康损伤的比例更高(29.6%18.3%);比成人更可能出现风暴相关的创伤后压力障碍(Vergunst & Berry, 2022)。

更广泛地说,亚急性和慢性气候变化相关压力源,比如,热压力、干旱、农业减产、经济衰退,可能产生扰乱教育过程、闲暇活动、社会支持网络的连锁反应。这些扰乱会延迟重要的心理发展,干扰青春期的健康过渡,增大心理健康脆弱性(Garcia & Sheehan, 2016)。在童年中期,对事故和灾难的恐惧是很常见、很典型的情况,个体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担心也会增加。

青春期的特征是一些主要的生理、神经认知和激素变化,而新的精神疾病的出现,也在这个时期达到顶峰(Vergunst & Berry, 2022)。这些变化伴随着心理社会独立性的提高,个体会形成更稳定的个人身份、同伴群体和兴趣活动。

在此阶段,暴露于恶劣天气事件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仍然很大,特别是当社会支持网络受到干扰时,更是这样。热浪和较高的环境温度严重影响睡眠质量、课程学习、认知测验成绩和高中毕业率(Graff Zivin et al., 2017)。这些结果会阻碍教育目标的及时达成,降低个体未来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潜力。

青少年对抽象价值观(例如,公平、责任)的认识不断增强,对社会和经济参与的兴趣不断增加,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气候变化的原因与后果。来自国际抽样的数据显示,青少年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担忧日益加深(Lee et al., 2020)。对气候变化的担忧会导致绝望和无助的感觉,这会加重现有障碍的症状,降低新障碍发生的阈限,对生活在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儿童来说,尤其如此(Vergunst & Berry, 2022)。

总之,天气变化与气候相关事件正在给人类健康带来新的威胁。这些压力源,特别是在发展早期出现的,通常具有连锁效应,会动态地在生物和心理社会系统中传播风险,破坏人类心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Butler, C. et al. (2014). Mental health, cognition and the challenge of climate change. In C. D. Butler (Ed.), Climate Change and Global Health (pp. 251-259). CABI Publishing.

Firth, J. et al. (2019). The Lancet Psychiatry Commission: A blueprint for protecting physical health in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 The Lancet Psychiatry, 6(8), 675-712.

Garcia, D. M., & Sheehan, M. C. (2016). Extreme weather-driven disasters and childrens heal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Services, 46(1), 79-105.

Graff Zivin, J. et al. (2017). Temperature and human capital in the short and long run.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sts, 5(1), 77-105.

Lee, K. et al. (2020). Youth perceptions of climate change: A narrative synthesis. Wiley Interdisciplinary Reviews: Climate Change, 11(3), e641.

Smith, K. E., & Pollak, S. D. (2021). Rethinking concepts and categories for understanding the neurodevelopmental effects of childhood adversity.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1), 67-93.

Vergunst, F., & Berry, H. L. (2022). Climate change and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Clinical Psychological Science, 10(4), 767-78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54012.html

上一篇:产前期发展,气候亦影响
下一篇:气候影响大,研究尚不多
收藏 IP: 116.1.49.*| 热度|

16 侯丹 宋玉 杨韩 王平平 李世斌 张晓良 尤明庆 陆仲绩 孙颉 张俊鹏 王安良 杨正瓴 杜占池 郑永军 马鸣 刘跃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5: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