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年的初中一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一篇古文《智子疑邻》,仅有4句,现据网络摘录如下: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1]
上述文字,内容浅显,易于理解,无须翻译。这篇古文的寓意深刻,历来有不同角度的解读,给人以多种启示与教育。此处,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智子疑邻的机制,并将其作为一种心理效应,即同样的内容,由亲疏关系不同的人表达出来,可能产生性质相反的效果。
对于“富人”而言,文中涉及表述同一观点的两个人——“其子”与“其邻”。然而,这两个人的身份与地位是不同的,“其子”是内群体的人,“其邻”是外群体的人。人们对内群体与外群体的认知、情感、态度是不同的,从而,对于同样的观点,评价也就很容易是不同的。
对于这则故事,通常引出的启示之一是,人们不应该根据说话人的身份和地位来取舍,而应该根据所说的话本身来评价。这自然是有道理的。
然而,不妨反过来想,面对“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邻人之父,而疑其子”,这样合理吗?除非“其子”存有二心,早就想盗自己家的东西作为他用,否则,“其家”怀疑“其子”有意义吗?毕竟,“其子”是内群体的人。
相反,作为外群体的“邻人之父”,他有机会(知道“富人”家的墙坏了)、有条件(住得近)盗窃,从而,“富人”怀疑他也是自然的。何况,即使他没有盗窃,也不能排除他把这个情况告诉别人,致使别人得到线索而来盗窃。因此,“邻人之父”被怀疑的根本原因,乃是他为“富人”外群体的人。
从内群体-外群体的角度来分析智子疑邻现象,不仅可以更清楚、更透彻地理解一些人际问题,而且可以更合理、更有效地开展有关工作。实际上,内群体-外群体依存于具体情境,随时可以改变,甚至一句话就改变了。如果言语不当,就可能激活了人际双方的外群体意识,造成不好的结果。
例如,有的教师教导学生时,喜欢用这样的说法:“我对你们说”、“我告诉你们”、“你们这些学生”、“你们这样的人”,此类表述是直接用语言把自己与学生划分成不同的群体,提示学生把教师当成外群体的人。如此一来,师生就是对立的,而不是一体的,教育、指导效果自然要打折扣。
显然,如果换用另外的表述,适时明确或暗示内群体,将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有的教师教导学生时,常用的说法是:“我们大家”、“我们同学”、“我们的目标”、“我们的想法”,这样的措辞,很容易让学生把教师知觉为内群体的人,从而,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听从教师的教育、指导了。
注释
[1] https://guoxue.baike.so.com/query/view?id=14adc8e9604701a967f3a3ff3c492cd1&type=poem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7: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