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yangh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oyanghe

博文

科学的本质是什么?(一)

已有 12499 次阅读 2013-1-4 09:36 |个人分类:学术规范|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科学精神, 科学, 科学本质

一、科学是什么?
  我们先不妨来看看英文里对science是如何定义的:
“the intellectual and practical activity encompassingthe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structure and behaviors of the physical and naturalworld through observation and experiment. [1]
“a systematically organized body of knowledge on aparticular subject. [1]
   文献[2]的定义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
  “1888年,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3]
   也就是说,“科学”有两个基本的含义,一是指某一类的活动或者行为;二则是指活动的结果。通常,人们还会用“科学”作为形容词,例如“科学的决策”。
   法国科学家彭加勒(J·H·Poincare)在《科学的价值》一书中指出: “追求真理应该是我们活动的目标,它是值得我们活动的惟一目的。 [4] ”  
   “科学生产知识。构成这种知识的实际观察、数据、概念、图示、理论等等,通常以书写文本、地图、计算机文件等有形形式展示出来。……科学知识被认为不过是对于自然界无数独立探索的积累报告的仔细汇编。使得这些探索是‘科学’的,是他们的特定主题,以及实施这些探索的特定方式[5]
   对于“科学”我们不妨用12个字来归纳:“追求真理,探索世界,获取知识”。 “追求真理”是目的,“探索世界”是过程,“获取知识”是结果。
   对于获取知识的过程,可以先提出“假说”,然后通过观察或实验来验证假说,也可以不事先设定假说,最后在观察或者实验之后,利用归纳法和逻辑推理得到结论。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家们探索世界时主要使用的两个手段。
   在观察和实验时,往往基于这么几个前提[3]
 (1)所观察的事物都是有特征的,
 (2)这些特征是可以识别的,
 (3)自然界当中发生的事件可以通过被普遍接受的方式描述出来,
 (4)可以重复的事件可能含有共同的特征,
 (5)一个人可以感知的,其他人也可以感知,
 (6)基本自然法则不因时间、空间改变。
   对于科学活动,人们比较少提及的一个特征应该是“不确定性”。科学家们面对的是未知的、无穷尽(无论是空间上还是在时间上)世界,人们的认识能力又是极其有限的。因此,探索的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有必要对科学研究有足够的宽容。不应简单地 “以成败论英雄”,而是对所有进行过艰苦的、认真的探索的人给予足够的尊重。
   人们常常说“科学的态度”,我的理解是,科学的态度中最为关键的,是要“理性”。波普尔(K·Popper)说过:“理性取向就是随时准备承认我可能是错的,你可能是对的,凭借这种共同努力的态度,让我们更接近真理[6]
  波普尔“可证伪性(Falsifiability)”的观点也值得我们关注。所有不可证伪的东西都与科学无关;可证伪性也是区分科学与伪科学的试金石。


参考文献
[1] Oxford dictionaries on line. http://oxforddictionaries.com/definition/english/ethos?q=ethos[2012/12/30]
[2] 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3]科学.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3805.htm[2013/01/03]
[4]彭加勒.李醒民(译) 科学的价值[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5] J·K·Ziman,曾国屏,匡辉,张成岗(译)真科学[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
[6] K·Popper.王凌霄(译)二十世纪的教训[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7249-649378.html

上一篇: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期待宽松和自由
下一篇:从一则笑话说起:人道、公平、节能、市场调节
收藏 IP: 1.185.5.*| 热度|

7 许培扬 杨华磊 刘锋 徐传胜 文峰 肖建华 王金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23: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