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筹备大学入学三十年的聚会,我重访一个北方小镇。小镇的变化很大,出现了新的小区和道路。以前熟悉的路加宽了,林荫道旁的杨树消失了。我上班的那座三层马蹄形建筑,已经拆除,取代它的是一座高层档案馆;马蹄楼南、我摘过香椿的树,也消失了踪影。墙外的工厂,变幻成了一个小区;送来我熟悉和喜欢的乐曲的播音室、我和老乡聚会聊天的小饭馆都荡然无存了。
20多年前,我曾经十分向往这个小镇。大学毕业不到三个月,我就借返回部队驻地的机会,路过它所在的都市。城市的名气很大,在一首流传全国的儿歌中有所歌颂。三个幸运的同学,一毕业就分配到这个郊区小镇了;他们的通信地址,不是某某信箱,而是一些天干地支的编号。许多人羡慕他们,私下里议论说,他们或者有背景、或者进行了某种社交活动。当年以及后来的日记和信件中,我记载了对于这座城市的真切感受:一种异乡人独自漂泊、无所适从的感受,一种流行歌手表达过的强烈感受:“孤独地来到这繁华的地方,不知道该怎么闯。”
我是一贯地享受被愚弄的快感的、在班级傻瓜评选中从来没有失败过。这让学院队领导们十分放心。我和一些同学的存在,让那年的毕业分配工作顺利了许多。我们主动要求去了边远指数高的地方、去了艰难的地方。我选择的是,海拔最高的地方。
一个同样要去西北报到的同学,在留言时写道:行幽径者得雅趣。我走上了一条名副其实的幽径。几个独自去某地报到的同学,都得到了别致的雅趣,包含着苦涩和迷茫的雅趣。
多年后,由于偶然的机会,在一些同学和战友的提议和帮助下,我从高原峡谷里走了出来,在河北工作了不足一年,就随部队移防来到这个小镇来工作。我在这个小镇工作了十年多,就被迫转型了。我离开了小镇,南迁到了一个清净的地方。
第一次到这个小镇,挨个拜访同学时,他们的驻地营房外还是农田和菜地。同学们所在的营房,多是二层或者三层的建筑。有些比较古老,天花板和楼梯都是木制的,据说是民国年间的老房子;房子的格局是四合院,窗户上的雕刻颇有趣味性和艺术性。小镇唯一的高楼,属于一家行业研究院。那座十余层的建筑,在十字路口东面。路口环岛的中央,是明朝末年涌现出来的农民领袖的雕像。每次去拜访他们,我都是在那座著名英雄的雕像附近下车,掉头朝西,沿着土路步行。这样的场景持续了多年,直到我成为了他们的同事以后若干年,土路才被沥青路替代、拓宽了,还出现了公交车。
后来的四五年里,我几乎每年都以过客的身份,到这个城市报到一次。直到来到这个城市工作多年以后,才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当地的方言土语。不必像刚来这里那样,因为无法辨别售票员们轻巧、连绵、流利的口语,吃力地统计坐过的车站数目。
郊区小镇,日益繁华、热闹起来。小镇出现了星级宾馆、霓虹灯也到处闪烁起来。原先鹤立鸡群的高层建筑,不再孤独、寂寞。它们无法在高大建筑群中,突出自己了。
陆续有同学调入小镇所在的城市,聚会时可以坐满一张八仙桌了。
再后来,两张桌子都不够用了。
人越来越多,我却觉得没有了最初的感受,聚会多了,真正交心的次数却少了。为了某种利益,同学之间,竟然出现了不开心的局面。同学们分化成了一个个小组,有醉心于升官的,有喜欢发财的,也有安心过日子的,真正致力于本科专业的越来越少。在醉心于升官、发财和构建自己的安乐窝时,同学之间居然出现了对立的立场,有时聚会不欢而散。同学和战友的情谊一次次受到了伤害、自然有人心思冷淡下来,不愿意来,不愿意说言不由衷的话,不愿意伤胃伤肝还伤心。小镇同学的定期聚会逐渐取消了。空间距离不远,心理距离却远了。
终于,可以聚会的人数越来越多,全部到齐的概率越来越小。
那个曾经向往的小镇,曾经是同学扎堆的地方。只有一个人留了下来,成为永久居民。这个当年全班最年轻的、用童声演唱过台湾校园歌曲的同学,一个中学生的父亲,也已经两鬓斑斓。
****************
小镇,就是北京市海淀区清河。此次更新博客的时候,曾经的四个同学,严格意义上,都离开了。一个到更更靠北面的地方上班,两个在海淀南部上班,很少见面。还有一个,曾经让部分同学眼热过的主官,已经魂归天水——他是在一次军事演习中遭遇车祸成为烈士的,正是在九年前的七月,愿他安息。
2016-07-09修改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05: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