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出發,何時能還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nsong 科學,俺的名字叫科學!

博文

對這樣的行為進行道德譴責算不算是揮舞道德大棒?

已有 4016 次阅读 2012-11-30 00:52 |个人分类:敬畏自然|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动物保护, 道德, 动物伦理学

“道德”如果有任何用处,那就是用来:1,约束自己,2,作为舆论评价的准则。

在没有触犯法律之前,社会秩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靠道德评判来维持的,比如反对加塞、反对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

坊间流行的“挥舞道德大棒”的说法,本身就是一种挥舞大棒的做法,只不过不知道挥舞的是什么大棒而已。

我现在研究动物伦理学、工程伦理学,绝不能赞同道德无用的观点。

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缺乏诚信的国度,更不能相信“道德虚无主义”。

 
 
對這樣的行為進行道德譴責算不算是揮舞道德大棒?

已有 585 次阅读 2012-4-12 16:17 |个人分类:科學文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道德大棒 道德制高点 科学家 动物保护 动物权利 推荐到群组

對這樣的行為進行道德譴責算不算是揮舞道德大棒?
算是搶佔道德制高點嗎?
這樣的做法難道不可以進行道德譴責嗎?
听老南极讲那过去的事情(2)


  从陈立奇办公室出来,看到对面四川电视台张穗子和李晓川
的房间有人在聊天,就走进去。李晓川说起秦为稼讲到在中国南
极考察站的几只狗的遭遇。这是我以前听说过的,此刻再听起来
,心里还是感到一阵阵震颤。这是又一件让我难以忘记的“听老
南极讲那过去的事情”。

  事情是这样的。1991年在马德里制定了一个关于南极环境保
护的条款,宣布狗不宜再引进南极大陆和冰架,这些区域现有的
狗要在1994年4月1日之前弄走或者处理掉。这是南极条约签署国
的共识,中国理应是遵守的。老南极们说,其实并不是由于狗已
经给南极大陆带来什么生态危机,而是国际上出于保护南极自然
状态的长远考虑。

  一些国家在南极考察站的狗,很多是爱斯基摩狗,纷纷被用
船或者飞机接回国内或者送往遥远的新归宿地。中国的长城站有
一只叫“黑子”的退役军犬,被带回国内,这个归宿当然还是不
错的了。可是“黑子”在中山站的三只同类和它们的后代就没有
这么幸运了。这些大狗和毛茸茸的小狗,或被勒死,或被驱入冰
窟、脖子上拴块石头沉水而死。而不得不含泪处死它们的人,就
是和它们朝夕相处、亲密无间的南极考察队员。这是何等令人叹
息的惨死啊。

  老南极们说,在南极寂寞无聊的日子里,在绵绵的思乡愁绪
中,忠诚、机灵、活泼的狗是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伙伴和乐趣,“
夜里听到几声狗叫,那个亲切劲儿,就象又回到故乡,象小时侯
睡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平时队员们不管是散步还是工作,狗
们总是跟前跑后,没有人不喜欢它们,不把它们看作是生命中的
一部分的。狗还给南极队员们提供了不少帮助。1990年秦大河成
功横穿南极大陆之后就说:“没有狗,我们无论如何实现不了横
穿南极大陆的伟大壮举。”

  可是它们却死得那样惨烈,让老南极们每每说起,都要唏嘘
不已。此次考察队副领队、首次南极越冬队队长颜其德说起那几
只狗,眼角总是噙满泪水。在处死狗的时候,老南极们有的在现
场,有的是后来听说的,但是那一幕无不清晰地留在它们的心里
:有的狗被吊起勒死,垂死前使劲蹬动四肢、挣扎哀嚎;有的狗
被在颈项处坠上一块石头,牵到冰上,当它们惶恐地滑向旁边的
冰窟时,还没有来得及哀鸣,便扑通一声沉入那白色世界里深不
见底的冰水中。

  曾经去过南极的老记者张继民曾经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
遥思那几缕气泡》。他说,伴着咕噜、咕噜的声音,海面上泛起
了几串白色的气泡。这是狗在魂断冰海前,留给主人的悲泣。

  我想,倘若狗们地下有知,一定还在问这样一个问题:我们
并没有得罪主人,为什么要受到这样的残害呢?为什么带我们来
南极的是人类,剥夺我们生命的还是人类?老南极们无法回答这
个问题,所以他们在内心留下了对于狗的终生的歉疚。

  几只狗成了人类保护南极、减少人类活动对南极净土污染的
牺牲品。那么,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生命,正在或者将要成为
下一个人类活动的牺牲品呢?(聂晓阳1日发自“雪龙号”)

來源:

http://www.people.com.cn/item/beiji/news/080202.html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4810-558521.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4810-637610.html

上一篇:谈论动物伦理学是在挥舞道德大棒吗?
下一篇:華南理工大學校園不錯!
收藏 IP: 166.111.105.*| 热度|

15 陈小润 陈桂华 吴飞鹏 刘洋 骆小红 陆俊茜 贾利军 陈沐 郭保华 曾新林 李宇斌 ThichHan zzjtcm anran123 yxh316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7 12: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