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山放生小记
叶 天
我在松山森林公园的门口遇到了难题。
这里就像现在所有京郊旅游区一样,本地的山民一字排开,在地上摆满了各种山货,等着游客前来光顾。我眼中掠过的,基本上都是李子、松子之类的果实,但是,让我隐隐担心的事情毕竟还是看到了。就在这一列人群中,我看到一只小小的铁丝笼,里面拘禁着一只硕大的岩松鼠,他躁动不安又无可奈何。
我俯下身子摸着铁笼。实际上,我真正想抚摸的是这只可怜的松鼠。这个摊位上没有人,我就试着寻问。一位老者迎上来,他认定我是主顾,也蹲了下来和我说话。
松鼠被标定为15块钱。这个价钱不比我身上仅存的现金少几块,而且,最先反射到我头脑中的理智是,花钱买动物放生并非明智。
明眼人都知道,当今的时代,花钱买来动物放生,实际上更多时候几乎等同于助纣为虐地杀生。在一个运输越发便利、万事讲究市场的时代里,花在“救助”动物身上的钱,转眼间就变成了动物贩子们手里的车票、弹药、铁笼甚至毒药。在城里的鸟市上,我看过太多这样唯知金钱、漠视人性的动物贩子,我自己不愿意从牙缝里为他们省出周转金,更促使他们去残害我的动物们。所以,在我有限的可以表达的空间里,无论是文章还是口头,我都是尽量劝导别人不要盲目地购买动物放生。善良的心更该是负有责任的,应该稍许凝一下心头的烫血,再多想一下,这样来花钱,就长远来说,是救助了一些,还是害了更多。
这些我都懂。但是,人的许多痛苦和矛盾不恰是因为自己懂得的那一些吗?
看着笼中的小松鼠,我心里万分矛盾。如果这条不长的摊市上满是被囚禁的山中动物,我根本不会生出一丝一毫购买的念头。非但是我手中根本没有足够的钱,而且,那样的阵势就告知我,眼前的这些人,已然是一群进入了市场领域的“商人”。购买就意味着帮凶。我只能尝试着去找旅游区的管理部门了。
不过,我眼中所见却并非如此。长长的摊市上,只有这一只孤零零的小松鼠,而且,从老人的眼神和话语里,我能肯定他还远不是商人。这只松鼠绝不是一个常年运转的流水线上传递下来的“商品”,更多的可能是一个偶然所得。如果真是这样,我想,也许我这一次偶然地购买,并不会引诱出延续的罪恶吧。
然而,我对自己最良好的一厢情愿不太放心。
但是,小松鼠在笼子上躁动不安的样子实在令我难过。我心头突突地跳。
从理智上讲,不能买动物放生对我来说是一条规则,从感情上说,如果我眼下的犯规真的不会给更多的动物带来痛苦的话,那么我墨守陈规任由小松鼠饱受煎熬又于心何安呢?
我抱起铁笼一再犹豫。老人在一旁很温和地对我说着话,大意是你想要的话,随便给几个钱就拿走吧。他的眼神和语气渐渐给了我一种信心,我越发感到先前的感觉是真的,这只小松鼠可能只是他偶然抓的,并不一定会由此形成“产业”。
我终于和老人开始商讨价钱。我问他10块钱买不买,因为,我还要给回去留几块车钱。只一个回合,老人就同意了,这让我心里感到很轻松。不仅仅是给自己剩下几块钱,更重要的是,我相信以捕捉松鼠为生的人是不会接受这个价钱的。松鼠很灵巧,纵使山民们收入微薄,但是10块钱应该也不会能够让他们卖出他们摆设的机关和付出的“辛苦”。
我付了10块钱,手里的钱所剩无几。空空荡荡的钱包,几乎可以从牙缝里掉出来,好在是和大家一起坐大车来的,否则,我肯定回不去家了。
临走的时候,我握着老人的手请求他说“老大爷,您以后别再抓了好吗?我们就是来看这些动物的,您都抓光了,也就没人来了。”老人点头。我抱着铁笼,一路走进了松山森林公园。
路上,不断有人问我,你从哪儿弄得松鼠?开始,我如实地问答,买的。对方马上又问,多少钱?哪儿买的?我也如实问答。后来,我意识到不妙,再有人问哪儿来的松鼠,我就所答非所问说,这个松鼠是要放生的。好不容易找了个比较清静的地方,我打开笼门,小松鼠奋力一冲就跑了出去。那一刻,我浑身一震。
铁笼是不能留的,我把它踩瘪了,扔在路边的垃圾袋里。
在森林公园的一个石壁上,天然裂了几道大口子,有不少游人在这里立了小树枝。据说,在这样的石缝里立树枝,之前心里许个愿望,要是树枝一下子立住不倒,不再去用手扶的话,愿望就能实现。
我许的愿望是,希望这只小松鼠以后过得好,不要再被人抓住了。我的树枝是一下子立住的。
下山的路上,我看见一只小松鼠在当道捡东西吃,大尾巴还顺时针一甩一甩的。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间我差点哭出来,看不清他头上有没有那一小块伤疤,所以不知道他是不是刚才的小松鼠。
回到住地以后,同来的不少人问起小松鼠的事,我如实相告了,也说了为什么后来下决心买。我说,我觉得那个老人不是专门抓松鼠买松鼠的,可能只是偶尔碰着了抓了一只,要是不救的话,太可惜了。有人一笑说,他就是专门骗你这样的人。我想,也许是吧,毕竟我不是那老人,不敢断然说不是。但是,毕竟我还是这么做了,我实在是于心不忍又心存侥幸。
以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生命中的小小鸟》。当时我要表达的意思就是,任何一种理性的规则,都只是针对一般情况的。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当然应该遵守。可是,如果面对特殊的状况了,比如,心中升起别样的直觉或美感了,比如,规则针对的情况有所变化了,我们是应该坚守规则呢还是应该做一种有益的变通呢?
我不敢说这次的做法是对的,也不希望被别人随意效仿。我只是觉得,人们在恪守一个原则的时候,执行字面不是最重要的,把握原意更重要。如果,不购买动物来放生是为了在更大的尺度上救更多的动物,那么不购买就不是目的,救护才是根本。
但愿,我这次冒险真的是一次救护,而不是真的中了人家的圈套。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2: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