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出發,何時能還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nsong 科學,俺的名字叫科學!

博文

“錢學森之問”與大學風水課

已有 6488 次阅读 2010-1-22 11:05 |个人分类:挺偽科學|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北大, 诺贝尔奖, 风水, 科学主义, 思想自由



蔣勁松

       “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錢學森先生的生前疑問,可以看作是錢老的學術遺言,值得每一個關心中國科學發展的人們深思。

 

       2005年溫家寶總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學家錢學森時,錢老曾發出這樣的感慨:回過頭來看,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錢學森認為:“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

 

對於著名的“錢學森之問”,網路和媒體上的討論很多,原因很複雜。但我想建國以來,大學思想氛圍不夠活躍,不利於激發創新思維,應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60年來風雲變幻,大學折騰不斷,但自由開放的思想氛圍始終都是最為稀缺的資源。

 

科學技術的創新是一件異常艱難的事,成功常常要在多次失敗之後才得以實現。因此,鼓勵創新,包容失敗的思想氛圍,對於科學發展無論怎麼強調都不為過。西方近代以來科學技術之所以能夠突飛猛進,和高校的學術自治傳統,思想自由的傳統是密切相關。

 

在極左路線當道時期,科學家是控制和改造的物件,經常會以政治強行干預科學,相對論、量子力學、數理邏輯、共振論、基因論等科學成就在大陸都曾受過批判。科學家們在政治批判下天天誠惶誠恐,窮于應付,哪里還有什麼創新的激情和自信?

 

改革開放以後,對科學觀點進行政治批判越來越行不通了。非常詭異的是,過去揮舞政治大棒批判共振論、基因論的人,卻搖身一變,開始揮舞起科學大棒來了。從文革前對學術觀點進行政治批判,到今天以迷信、偽科學為藉口對學術探索和討論橫加干涉,對學生社團活動的橫加指責,雖然表現形式不一,藉口不同,但是思想統一、文化管制的實質是一脈相承的。這都不利於文化多樣性的發展,不利於自由思想的激蕩,更影響創造性的發揮。

 

還是拿錢學森來說,他在晚年推動的“人體科學”研究,沒有為科學共同體所普遍接受,更遭到了某些哲學家上綱上線的嚴厲批判。後來,“人體科學”研究無法開展,更不用說進行公開的學術交流了。在各種媒體和書籍上只能看到單方面的批判,而人體科學研究者們卻沒有機會公開申辯。這種情況,在大陸學術界似乎很正常,似乎沒有人覺得不妥,可見思想控制早已成為中國科學家們見怪不怪的常態。

 

而在海峽對岸,台大電機系李嗣岑教授也積極投身人體科學研究,並發表多篇文章。2004年我在訪問臺灣的時候,他任台大教務長。我曾向臺灣某位知名科學家請教:教授這樣的研究在大陸被當作偽科學批判,難道臺灣的學術界認可他的研究嗎?如果你們認為這種研究不靠譜,會不會影響教授在台大的職位?她回答說,我們大多數科學家並不認可他的研究,不接受他的結論。但是,這都是具體觀點上的爭論,他的專業造詣足以勝教授和教務長的職務。諾獎得主楊振寧對李嗣岑教授的研究也不以為然,曾與他有過爭論,但都不影響他後來升任台大校長。

 

李嗣岑教授的學術地位和貢獻與錢學森無法相比,但是,他在臺灣卻獲得了錢學森無可比擬的研究自由和交流空間。這樣強烈對比,生動說明了大陸高等教育低迷狀況,正是對“錢學森之問”的精彩回答!以錢學森在大陸學界的顯赫地位,研究自由都得不到保障,大陸其他學人的研究自由就可想而知了。

 

       前一段時間,某些媒體又以北大學生社團請風水師講演為題進行炒作,對大學開設風水課橫加指責。我認為,這種以科學的名義對大學教育橫加干涉的做法不利於學術自由。北大開設風水課,是由地理系主任著名院士侯仁之先生決定的。他當然知道風水文化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社會觀感不佳。但他仍然力排眾議,頂住壓力,堅持要開風水課,正是出於對研究自由的深刻理解。

 

       關於大學開設風水課的爭論,許多人都糾纏於風水是不是科學這一假問題上。關鍵不在這裏,關鍵是大學的系所和教師是否擁有研究和學術的自由。當抽象談論學術自由的時候,科學家們都很支持,但真要落實到具體的學術和研究自由的時候,中國許多科學家就暴露出葉公好龍的面目出來了。

 

科學家們從自身體會知道,科學研究自由對於科學發展是至關重要的。但是,許多人卻並不知道,諸如大學可以開設風水課的自由對於科學發展同等重要;甚至有人認為,取消大學開風水課的自由才有利於科學發展。由於科學家們對學術自由缺乏全面而正確的認識,他們往往不僅不會捍衛學術自由,甚至會主動地剝奪和限制學術自由。

 

我認為大學中學術研究和教學的自由,不能附加外在的限制,那些非主流的學術觀點和研究活動也應該得到保護。判斷是不是偽科學,是否可以研究的權利應該留給第一線的科學家。有人會說,那些錯誤言論和偽科學活動的猖獗,會影響科學觀點的傳播,會影響到科學創新。這是一種錯誤的看法。真理不是一件現成的物品,更不是已經得到公認的無可懷疑的事實。科學創新就是要不斷突破既有的常識,天經地義的“真理”,既定的遊戲規則。在研究和討論中錯誤會被糾正,而禁止研究和討論,則會阻礙進步。

 

科學家在創新過程可能會出現一些失誤,或者堅持某些科學共同體暫時不能接受的觀點,其他科學家依據學術傳統和慣例可以進行學術批評和爭論,但是科學研究的自由卻應該受到保護。科學研究是開放的,我們無法在研究之前完全確定真理是什麼,甚至科學研究方法和規則也是不斷發展和突破的。

 

       文革時風水思想和言論受到控制最為嚴格,科學家思想和言論自由空間也最小。而各種偽科學、迷信活動極為自由的歐美,科學最為發達。如在美國,占星學家是依法納稅的正當職業。諾貝爾獎得主約瑟夫森可以在劍橋大學卡文迪什實驗室,從事不被主流科學界認可的“特異功能”研究。當然,其他的科學家可以批評其具體研究方案,可以批評他搞偽科學。但是,非主流研究和探討的自由是得到保障的。我們今天強調與國際接軌,重視引進高端人才,我認為這種自由研究的傳統才是最值得引進的。

 

我在《新京報》上撰文,為北大開設風水課辯護,有些科學家覺得我荒唐。我的回應是:哥捍衛的不是風水,而是研究的自由。

 

馬克思教導我們,無產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後解放自己。同樣道理,在大學裏,只有保護包括錯誤觀點和偽科學研究在內的一切學術自由,科學創新的自由才能得到充分保護。

修改中,歡迎拍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4810-289436.html

上一篇:自己都找不到北,還要給中醫當指南針?
下一篇:歧視土鼈與歧視河南人一樣不正確!
收藏 IP: .*| 热度|

7 刘进平 蒋敏强 毛克彪 王振琪 丛远新 侯振宇 davix

发表评论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6: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