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qing1961 读好书明是明非明理, 效前贤做文做事做人。

博文

知识就是力量——《我与一本书》赏析

已有 6031 次阅读 2010-10-8 01:07 |个人分类:诗联拾趣|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诗评, 科协

知识就是力量

——《我与一本书》赏析

 

《我与一本书》时代烙印明显,作者许向阳在诗中描绘了“文革”那个荒唐年代的荒唐景象:“那是一个荒年/荒唐的风燃起了荒唐的火/焚烧着人类的精神食粮。在“风”、“火”交加的“荒年”,许多经典书籍被列为“封资修”遭受查禁和焚毁,“逃窜的文字灰烬/在荒原上奔走呼号”,“我”的思想、精神和情感以及一切的一切由此也被放逐“于那片人迹罕至的荒漠”,并“饥渴而死”。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们,没有了精神食粮,“只有肉体还活着”,无异于行尸走肉。

幸运的是,“通缉的那本封皮残缺的余毒/流落到荒地的一隅”,并由此使“我奇迹般地回生了”,从此改变了“我”的命运。这就是“书”的力量,它能使一个精神死亡者死而复生,把理想和信念“萌生”成“一株不死的青蒿”,“站成了大地上/最忠实的植物。” 在那个荒唐的年代里,是“书”改变了无数个“我”的一切,滋润了无数个“我”“荒漠”的心灵,也使无数个“我”睁开了“虚掩的瞳孔”,重新审视外部世界。诗人艺术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知识的渴求,以及知识对那个时代的人们理想和信念的支撑。读完全诗,读者自然会联想到培根对知识的经典诠释——知识就是力量。

作者观察视角独特,表现手法含蓄。整首诗呈现给读者的时代背景是一片荒凉:“荒年”,“荒唐”、“荒原”、“荒漠”、“荒地”;在这样毫无生机、毫无生气的蛮荒环境里,居然“萌生了一株不死的青蒿”,真可谓万“荒”丛中一点“青”。而与强大的蛮荒抗争的力量,竟然来自于“一本书”。这种对比强烈的意境的营造与意识的流动,由此带来的审美效果,以及给读者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升华,构成了这首诗的独特艺术特征和丰富内涵价值。

书是知识的象征,书是人类精神的食粮。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在当前倡导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新形势下,《我与一本书》这首诗的积极意义,不仅在于对“文革”焚毁图书、践踏知识、禁锢思想、摧残心智那段苦难历史进行了无情批判,而且还对人们进一步反思人与书的关系、匡正人们对知识的态度有着积极而深刻的启示作用,是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人们值得仔细欣赏和认真回味的一首好诗。(本文合作者大卫)

 

附:

我与一本书

 

作者:许向阳

 

那是一个荒年

荒唐的风燃起了荒唐的火

焚烧着人类的精神食粮

逃窜的文字灰烬

在荒原上奔走呼号

 

我是被放逐的

于那片人迹罕至的荒漠

我的一切都因饥渴而死

只有肉体还活着

通缉的那本封皮残缺的余毒

流落到荒地的一隅

于我的残骸上

荫生了一株不死的青蒿

 

我奇迹般地回生了

虚掩的瞳孔  启开了

一片绿色的向往

我爱上这里了

我扎根这里了

烈日栖身于我的脊背

双腿深陷在泥土里

身体站成了大地上

最忠实的植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47-370743.html

上一篇:感动的书以及感动的人和事
下一篇:如何准确、精炼表达出版社的出版理念
收藏 IP: .*| 热度|

20 武夷山 茹永新 赵星 刘全慧 王桂颖 卫军英 梁进 罗帆 钟炳 傅云义 吉宗祥 刘圣林 吴宝俊 苏红 赵宇 陈湘明 李学宽 李泳 唐常杰 齐霁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1: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