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叟王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王铮 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华东师大、中国科大教授

博文

真正的爱是孤傲的:谈点风月之四

已有 5196 次阅读 2008-7-3 08:44 |个人分类:我也说文化|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我也说文化

真正的爱是孤傲的

 

 这是我女儿中学时代读鲁迅《故事新编》写的文章。女儿写道:神话写作都具有寓言的维度,是一种诗学的隐喻叙述。把文本中的人物换成不同时代的名字,小说也就有了无数种版本。从古代和现代都取材,所以鲁迅写的神话《故事新编》不只是鲁迅时代的神话。

   

一、满心是爱的孤独女神

 

鲁迅在序言中说,“那时的意见,是想从古代和现代都采取题材,来做篇短篇小说。”于是便创作了《补天》。可以说,《补天》是神话的现实写作。

阅读过程中,始终感觉有一双眼睛引导着读者注视着女娲。女娲在隐藏的神的注视下突然醒了过来,隐身的神看到女娲一脸的懊恼,还揉一揉眼睛。接下来是世界的环境描写,而这里则是通过女娲的眼睛看到的。隐藏的神暂时“隐退”。当女娲猛然站起打一个欠伸后,便“暂时再也辨不出伊所在的处所”。读者正是通过隐藏的神的眼睛,才见证了女娲的一生。这样“陌生”地写作的方式感觉让读者更加的客观、冷漠、预言即将发生的悲剧。

女娲是个孤独者。她不认识这个世界,没有同类,一切都是陌生特别是人。整个文章象是“人”重新被辨别确认的历史,也就是“新生”的历史。女娲因为孤独产生的无聊信手创造出了人类,但是正是被她称为“可爱的宝贝”的人成为她更加孤独的根源。

女娲创造了人类,但是却不了解人类,不能控制人类的发展。文中多次提到女娲不明世人在解释什么。最终被人类选为牺牲者——上真。人类请求她的帮助,面对自己爱的孩子,她没有拒绝的理由,毕竟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从此日日夜夜堆芦柴,柴堆高多少,伊也就瘦多少。”文中女娲的辛劳交换来的竟是 “裸裎淫佚,失德蔑礼败度,禽兽行。国有常刑,惟禁!”这样的侮辱。人类的世界不仅不属于她,她也没有机会容入,无法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甚至被人类的“文明条例”排斥在外。如此的荒诞可笑,无不体现出女娲孤独与不幸。

《补天》可以被认为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创世纪,在鲁迅的观念中,真正体现中华民族根本精神的不是那些古圣先贤和帝王将相,而是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女娲,她是中华民族生命力的源泉和象征。鲁迅正是用冷眼去看,用油滑去写,用心去感慨这样一位心中充满爱却是人世间最孤独的女神。

 

二、孤傲的孤独英雄

     时代过渡中,总有一批悲剧性的人物出现。现实世界中有鲁迅先生这样的人。神话中出现了羿-——这样一位孤傲的英雄。

《奔月》写的是古代英雄的悲剧。羿射掉九日,如果他射只吓唬他们个,他就还是神,可是为了人类他惩罚了上帝的儿子。他是因为对人的爱蔑视了神。于是神抛弃了他,我们的英雄试图返回神仙阶层,千方百计寻找长寿的秘方,摆脱孤独的纠缠。不料药被嫦娥偷吃了,换言之,妻子,那个声称永远爱他的妻子也抛弃了他。产生遗憾在最后的时刻让人更觉悲惨。就象海格不再能杀死宙斯一样。统治一旦稳定下来,就结束了神话时代,被神的世界抛弃,羿变成流落凡间的,带着他的孤独。

羿的真正磨难才刚刚拉开序幕。英雄拯救了人类,他不是神了,要死去了。他想把自己的精神留在这个世界。但那些自私狭隘的世人并不想继承、发扬他的英雄精神,只想利用他实现自己自私狭隘的目的。这时候的人类已经忽略了对自然的关注,他们更加关心自己的幸福。社会的病态将他独自至于孤傲的高台上。其实在嫦娥遗弃“夕日英雄”奔到月亮上,人也抛弃了他,因为他们谁也没有去劝阻。月亮上的黑影,勾引我们的想象已经进入了人类社会伦理中。这时候的孤独已经不象前辈冒险者那样。冒险者只是想完成自然本能中的迁徙本能而已。

在《奔月》中,嫦娥走了。走了,他的女人,可是他身边鲁迅为他留下八个女人,女甲到女庚,甲,乙,丙,丁,戊,己,庚,八个女人。可是他都没有看她们,他还守住他对嫦娥的爱。我不知道鲁迅是不是在通过他来回忆对谁的爱,不过这个爱现在是孤独的。孤独的爱靠骄傲来维系着。

鲁迅这样说:羿是一个大英雄,也是个末路英雄。末路孤独的爱靠骄傲来维系着。

 

羿是最后一个英雄。他的英雄是因为神已经退场而孤独了,他留个我们什么,他希望的英雄时代却总不肯到来。可是他象第一个英雄女娲一样,把爱留在了这个世界,虽然这种爱是孤独和孤傲的,其实这个世界真正的爱是孤独和孤傲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11-31111.html

上一篇:中国的母亲神
下一篇:再祝杨念、刘筱生日快乐
收藏 IP: .*|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4: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