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初,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纽约爱乐少儿音乐会。纽约爱乐乐团和上海乐队学院学生演奏。主要曲目是德沃夏克(Antonín Dvořák)的《自新世界(From the New World)》。大山老师现场讲解。恍惚回到大学音乐欣赏课的课堂。当然,课堂没有乐队现场伴奏。当然,经典毕竟是经典,演奏的远比说的好听,尽管大山解说幽默风趣。
德沃夏克本是东欧的音乐名家。接受高薪聘请,跳槽到了美国。在音乐中用交响乐再现了某些印第安音乐民歌的特色。e小调第九交响乐即《自新世界》是其最重要的作品,被认为是美国音乐的基石。这个音乐创作本身,体现了美国的精神。最重要的美国音乐是欧洲人写的,这位欧洲人之所以愿意到美国,因为年薪是在欧洲的25倍。第二乐章改编的歌曲《思乡曲》也颇为流行。
演奏间歇,还穿插两首少年作曲家的曲目。一首是《生命是种节奏》,由12岁的黑人伊赛·拉比乌作曲,特点是用了种非洲的鼓为乐器。另一首是《玛尼石回忆录》,作曲家是正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学习的福州女生冯书雅,那天正好是她15岁生日。据作曲家说她的作品与西藏、藏羚羊、环保等有关。后生可畏!纽约爱乐乐团这个“小小音乐家”的项目奖掖后进,也很让人钦佩。
在交响乐演奏间歇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
音乐厅离家不远,步行往返。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9: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