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于带着两个学生去听汪院士的《科学,文化与海洋》的系列讲座。
我坐在第一排中间,坐在我旁边的,是铁路设计院的一个领导,50多岁,第二次来了,说是没有吃饭,下了班匆匆忙忙就赶了过来。第一排,还有几个和我年龄相仿的人,来听讲座。我后面坐着几个小学生,8-9岁的样子,旁边,有妈妈或者是老师模样的人看管着着他们。回望过去,整个阶梯教室里每个高高的椅背上面,都露出一个个头颅来。
6:30分,汪院士稳健地跨上讲台,简短的介绍后,就开始讲解,一口气讲了近两个小时。整个讲座一气呵成,语气连贯,逻辑通畅,表面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务,都被他以独到的眼光,发觉了其间内在的更深层次的逻辑联系,把松散的社会现象,以历史的逻辑思维来推理,恢弘地整理出社会文化之间所存在的科学力量,挖掘出来自我们民族根部的渊源,以使我们彻底地认识我们自己,也使我们思索,中华民族,在这样的一个潮流中,该如何走向未来,我们自己又能有些什么作为?
对院士,我一直觉得很神秘,不知道他们的脑海里藏着什么力量,能发现那些我们平常人看不出来的东西。2002年,作为上海大学的新生,我聆听过90岁的钱伟长校长对我们新生的寄语。那时候,钱老说话已经不很连贯了,大家都很担心他是否能否坚持着把报告做完。但校长兴致很高,讲得很长,后来,大家顾及他的健康,还是打断他……说实话,我当时没有听懂,直到后来看校报,才明白钱校长话语间的逻辑及其对我们的期望。所以,当学校报到说 八旬院士主动请缨为全校学子开人文素养课 ,我曾很担心,这群年轻的学子,是否有耐心深入到老者的思维深处,理解院士的苦心。我很怕汪院士的话语,并不能吸引学生。这种全校性的公选课对学生也没有太多的约束力,而致使大多数学生都旷课缺席,适得其反,并不能真正促进文理交融。
但汪院士语言间的逻辑力量无与伦比!如我这样,从大学时代就没有认真听过一节课的人,在近50岁的时候,却被深深地吸引住了,100多分钟,紧紧随着先生的思维,一点都没有走神!难怪已经到第三次课,学生不但没有逃离,还吸引了很多社会人士!
在同济大学这么一所工科院校,一门由院士主讲的旨在文理之间架桥的课程引起了方方面面的重视,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反响,不能不说有着深刻的原因。我做文理交融方面的研究已经三年了。我做此项研究,出发点其实很自私,只是因为在同济这样的工科院校,在文理之间的学科做研究,一直备受歧视,从学校的政策层面,我们得不到重视,反而一直受到压制。尤其是同济理工科的科研成果,一直有奖励,而我做出任何成果,不但没有奖励,连起码的肯定都得不到,甚至提着猪头都找不到庙门,连个归属地都没有,所以,一直想用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提醒学校文理交融的重要性,期望通过这些方面的研究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给如我这样的研究者一席生存之地。
所以,看到汪院士致学生的邀请信里说,“我国从科学院到高考,文、理之间都产生了断层,客观上的后果是两败俱伤。这门课的目的,就是想要通过老师在课堂的演讲,和学生在网上的讨论,激发起热情和火花,在科学和文化之间构筑桥梁——哪怕只是架在校园角落里的一座小木桥”。感觉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一直感到很兴奋,很期待乘着汪先生的东风,实现自己的诉求。
所以,在上完课,我拿着我今年的自然科学基金本子,和汪院士聊了聊我的研究思路和科研理想,说我期望用他这门课做个案例,研究一下同济大学这样的理工科院校里开展文理交融的路径,汪院士说他愿意配合我做这项研究!
同济大学对汪院士开设这门课也非常重视,在主页上开设了汪品先院士“科学、文化与海洋”课程专栏。(http://news.tongji.edu.cn/classid-15-newsid-53978-t-show.html),定期更新,有院士主讲内容概括,有媒体报道,还有学生反馈……问题是这座桥梁架起后,如何维护呢?桥上又会有什么来通过呢?一桥飞架南北,并不能使所有的天堑都变成通途,那么,其他地方的天堑又该如何沟通?
去年年底,我试图用科学计量学的手段,给学校提出构架文理天堑的桥梁路径,发现科史哲可以在文理之间构架一座大跨度的桥梁,后来邀请吴国盛老师、袁江洋老师和刘立老师来看看我的发现有没有逻辑上的疏漏之处。吴国盛老师的发言恰好佐证了我的结论,听到吴国盛老师谈科史哲产生的历史过程和文化抱负,感到上帝埋藏的一个小秘密,让我不经意间发现了似的,有一种欣喜。
今年寒假,同济大学召开干部大会部署2017年工作,“完善一流大学建设行动方案,加强学科发展顶层设计”是今年要做的五项工作之一。无疑,科学计量学是能够给学科发展顶层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的。但同济大学科学计量学研究力量太弱小,同济大学会把此项工作委托给什么人来做呢?是不是最终几个领导拍拍脑袋,就把这个问题确定下来呢??同济大学能否给科学计量学一个机会,让我们这个学科展现一下我们的力量?
http://news.tongji.edu.cn/classid-6-newsid-53781-t-show.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7: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