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t194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ct1949

博文

忆西南师院研究生会的筹建

已有 2116 次阅读 2021-6-9 10:10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近日,有两位本科学生联系我,说是学校校史馆“口述历史”组,拟采访我。因为我在学校工作、生活了几十年,想请我谈谈在校任教、科研的经历和感受,以及校园的变化。

得到我的同意后,先发来了采访提纲。然后,面谈了一个下午。

采访中,谈到了我的求学经历,触发了我对三十多年前的研究生生活的回忆。采访后,查找了一些老资料,以查实当年参与筹建研究生会的回忆。就草成此文。

我是1984年考入西南师范学院自然地理专业读研的。在9月初入校,成为学校84级研究生的一员。我们那一届研究生,全校一共招收了38位。

那年的研究生招生简章规定:报考考生的年龄须在35周岁以下。我的生日是在12月,研究生考试在年初的2月,入学是在9月。所以,考试和入学时,我都未满35周岁,幸运地搭上了考研的最后一班车。也成为84级研究生中年纪最大的老龄学生。

文革后,西南师范学院从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我入校时,学校有1个教学论博士学位授予点和9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在校的研究生有四届:1982年招了两届,上半年招77级本科毕业生,下半年招的是78级本科毕业生;1983年和1984年,每年各招了一届。前三届研究生,每届约20人。在读的四届研究生,全校近百人。

我们入学后不久,研究生们就酝酿成立研究生会。那时,国内高校好像只有学生会,成立研究生会的不多。征求研究生们的意见时,大家都支持成立研究生会。然后,商定由每届研究生推选出两位代表,在读的四届研究生,一共推选出8人,组成研究生会筹备组。我被推选为84级研究生的两位代表之一。

筹备活动最积极的,是较早进校的二、三年级研究生。他们入学比我们早,在学校学习、生活的时间长,遇到的问题多,感到需要有一个组织来代表研究生这个团体与学校、外界沟通,使学校了解研究生们在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困难和需求,考虑予以解决;也让外界知道、了解研究生们,有利于开展学术交流,为社会服务。

筹备组开了几次会,讨论了研究生会的筹办事宜。其中最重要的,是讨论了研究生会的章程,拿出了章程草案。在讨论研究生会章程时,大家认为:研究生会的首要任务是学术交流,特别是对外的学术交流;其次,是向学校等有关部门反映研究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各种需求,请求得到帮助和解决。现在,完整的研究生会章程,我手头已经没有了。只记得章程主要的几条:一是研究生会的执行委员会(执委会),由全体研究生大会投票选举产生。考虑到研究生每年都有毕业离校和招生进校的,所以规定每届执委会的任期是一年。在每年的下半年新生入学后,召开新的全体研究生大会,选举换届。二是执委会的组成和机构,是设主席、副主席和秘书长各一,下设学术部、文体部和生活部。

198411月(?具体日期记不清了),在学校的东方红礼堂里,召开了全体研究生大会。在校的研究生都参加了。会议先审读了研究生会章程。通过章程后,与会的研究生一人一票,投票选举研究生会执委会。选出的执委会成员再开会,确定主席、副主席和各机构成员。那是西师的第一届研究生会。记得执委会主席是美术系的梅忠智(毕业后在四川美术学院工作)、副主席好像是单翥凤。我被选进执委会,负责学术部的工作。

学校研究生会成立后,拟定的工作任务之一,就是要出一本西师研究生撰写的学术论文集,以加强学术氛围,促进研究生的学习,更好地与外校交流。

在学校和导师的支持下,经过一年的筹备,1986年,学校研究生会印出了第一期《研究生学刊》。

学刊是研究生自己动手编辑的,成立了15人的编辑委员会,聘请了15位导师为顾问。封面是美术系研究生罗思聪设计的,发刊词是中文系研究生韩云波执笔的。学刊共收集了17篇研究生撰写的学术论文,内容涉及教育、文学、历史、音乐和数学、物理、生物、地理各学科,表现了当年西师研究生的学术水平。

我手头上现在还保存有一本西师研究生会在1986年铅印的《研究生学刊》19861期。难得的是,里面的补白里,还有一则是研究生会第二届执委会的名单。抄录如下:主席是姜凯(化学系),副主席是刁承泰(地理系),秘书长是邹伯才,学术部是樊明亚和张洪(地理系),文体部是董林和何良刚(生物系),生活部是韩云波(中文系)和单翥凤。

我被选为第一届、第二届研究生会执委会的成员,参加了研究生会在1984~1986年两年中的一些工作。因为大部时间忙于学习,外出跑野外也多,没有时间和余力为大家多服务。第二年,1985届研究生入校后,执委会换届时,我就提出辞职,但未获允。1986年,新一届研究生入校后,我又提出辞职。这次就顺利地辞去了。

198610月,新选出的第三届执委会,给上两届执委会的成员赠送了纪念品:一本相册。相册里夹着一张盖有研究生会鲜章的纸条,上面写的是:感谢您为本会所作的工作。

当年参与第一届研究生会成立的研究生,特别是筹备组的8人中,毕业后多在校外工作,离开了西师,失去了联系。

研究生毕业后,就忙于教学和科研工作,没有余力再去留心研究生会了。再后,我招收了研究生,也很少听闻他们谈过研究生会的事情。事隔三十多年,研究生会成立的历史,我也是第一次回忆。

现在,退休了,看到这张三十多年前的旧物和盖有研究生会鲜章的纸条。读着上面的文字,心里还是蛮温暖的。

西师研究生会的成立,开创了西师研究生会的历史。我们那四届研究生,包括第一、二届执委会的成员,有幸参与了研究生会的发起和筹建,成为西师研究生会成立的见证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48125-1290395.html

上一篇:知青生活杂记之二十一:醉蜜的经历
下一篇:秦邦宪旧居
收藏 IP: 222.178.202.*| 热度|

4 郑永军 李宏翰 朱晓刚 张晓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5: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