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中西需求层次比较(3):情感与认知

已有 7204 次阅读 2018-9-25 09:21 |个人分类:人文|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中西, 需求层次, 情感, 认知, 情本位

 吕乃基

笔者声明:本系列只是事实和逻辑判断,不作价值判断。

在生理需求之上,中西方在心理需求层次的差异可以归结为以下三方面:情感与认知,个人与群体(主要是国家),以及实现需求的途径或次序。

情感与认知,是心理需求的两个最重要的维度;

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既涉及需求层次本身,也成为在实现需求之时有重大影响的语境;

实现需求的途径或次序,其背后是“最小作用量原理”。

首先分析中西的认知需求与(对自然界的)情感需求

情感需求可以分为两部分,对自然界的情感和对家庭之外社会(群体、民族、国家)的情感。先讨论对自然界的情感,对社会的情感需求在后文述及。

人类由动物演化而来。人类的早期与动物一样,生存繁衍所有的需求都源于自然界。

自然界在人的需求层次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既可以满足人的全部生理需求,也可以满足其部分情感需求。前者即马斯洛需求层次的第一二级,如温饱、安全,以及性(在原始未开化的意义上)等。人的生理需求相对稳定,一方面,其基本的底线是维持生命,人际之间大致相同;另一方面是有限度,受社会和时代的影响较小。这是社会发展后恩格尔系数下降的本体论基础。

即使自然性物质需求,在中西方之间也有细微的差异。如中国以植物为主,用筷子;西方以动物为主,用刀叉。

对自然的情感需求,指个体由自然界获得满足自身某种情感的需求,愉悦、敬畏、感悟,等等。这种情感需求似乎与生俱来。在人之初即有对自然界的好奇、留恋,譬如洞穴岩画。这种情感在某些情况下会转化为对造物主全知全能的膜拜,或者敬畏之心。从徐霞客到现代人的旅游也属于对自然的情感需求。

情感与认知,中西方在这一点上存在巨大差异。中国人以情感为重,模仿李泽厚提出的“情本体”,可以说是“情本位”;西方人则重认知。

1.情本位

自然界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亦师亦友,中国人沉浸于其中而获得感悟,得到启迪,情感得到满足,达致升华,天人合一。在实践上是“技以载道”,庖丁在解牛过程中自然有对牛生理构造的感悟,但更重要的是自得其乐的享受。

国人对自然的情感需求覆盖马斯洛需求层次上从归属、尊重直至自我实现的高端层次,可以直达最高的自我实现层次。

在认知方面,或者如工匠满足于经验,止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或者如哲人过度超越,未“知其然”,即求“知其所以然”,一步达到“气”、“道”,“阴阳”这样说不清道不明的概念,这两种情况的结果都不是非嵌入编码知识,而是嵌入编码知识甚至意会知识。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道可道非常道。因而个人难以积累,社会难以共享。

时至今日,在中国社会的运行中,看来起作用的既不是传统文化中的“道”和“治大国如烹小鲜”;也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和经济规律,而是权力的干预。

自然界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是博弈的对象,是“对象性”的存在。西方人为了满足好奇心而认识,为实现控制欲而征服。

一位工程师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写道,正当人类的脚步遇到障碍难以前进之时,“一滴水化为蒸汽,把人类的疆域推向无穷的边缘”。人类目睹了自己的力量,力量即用于征服自然。天人分离。

西方对自然界的情感需求在于“认知-控制”,中国人在于“感悟-合一”。

情感需求的特点是,其一,高度个性化,因人而异。其二,一方面高度不确定,受个人心情与外界环境的影响,可以在瞬间天上地下;另一方面又极其执着,拒绝说理,其极端甚至不可理喻。其三,没法言说,甚至拒绝言说,因而在人际难以交流共享。

情本位到极处,在今日中国,强奸案、故意杀人案都能由情感而得到和解。情到深处,可以化解所有刚性底线和原则。

2.认知需求

认知需求”并不区分对自然还是对社会,旨在排除主观情感的干扰,客观地认识外部世界,在于认识事实,揭示规律。从古希腊的城邦制、罗马法、启蒙运动者提出的“自然状态”、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亚当斯密的市场经济,一直到马克思的《资本论》,以及马克思之后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各种学说和各个流派,都以认识社会为己任,为社会的管理者提供基于事实和规律的依据。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在科学性和客观性方面并无二致。

虽然在实际上未必一定能“客观地”认识外部世界,尤其是身处于其中的社会,但尽力去探索和认识外部世界,这样的心理需求确实是几乎人人都经历过的阶段,有些人将此作为终生追求和自我实现的目标。

更为重要的是,“认知需求”不仅是个人心理需求提升过程中的一个台阶,而且是整个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由认知需求获得非嵌入编码知识[i]。非嵌入编码知识成为社会交流、共享和发展的基础。认知需求在心理需求中的地位成为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一个重大差异。

希腊人崇尚智慧,知识至上。知识即是美德。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欧里庇德斯写道:“那些获得了科学知识的人是有福的,他们既不追求平民的烦恼,也不急急忙忙参与不公正的事业,而是沉思那不朽的自然界的永恒的秩序,沉思它是怎样形成,以及在什么时候,为什么形成的……”。执政官伯里克利在公元431年前自豪地宣称,我们的城市向世界开放,雅典是世界的学校。

相对于中国人的情本位,西方人可以把认知需求作为人生的最高需求,如“为科学而科学” [1]

值得注意的是,认知是控制的前提,控制建立于认知的基础之上。即使偏向情感的文学艺术,基本上也与科技同步并建立于科技的基础之上,例如绘画和雕塑建立于几何学、解剖学和光学等的基础上,摄影和电影艺术更是如此,一直到现在的《星球大战》、《阿凡达》和《盗梦空间》等;中国的文学艺术较少与科技相关联,与西方形成一定的反差。

认知需求的特点是,其一,充分调动理性的力量。理性,既是心理的需求,也是一种能力。其二,普遍性,排除个人主观因素干扰;其三,相对稳定持续,排除语境的影响;其四,逻辑清晰严谨,是编码知识,因而可以在人际交流共享。

3.认知需求与情感需求的关系

其一,认知需求与情感需求位于心理需求的两端,大多数人位于二者之间。西方人偏认知,中国人偏情感,乃至情本位。中国人也有墨子和格致之说,西方人面对自然也有浪漫情怀,譬如《瓦尔登湖》。

情感需求一旦得到认知的均衡,个性化会下降,增加人际的共性。情感相对稳定,不走极端,接受他人的说理,以及自我反省。情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言说,从而得以交流和共享。反过来,认知需求加上情感需求,也会有血有肉。

其二,情感需求与认知需求并不对立,而是相辅相成。认知需求之前有情感需求,满足好奇心,驱逐恐惧感,情感驱动理性;认知需求一旦实现,同时也就满足了情感更高的需求。科学家享受发现时无以伦比的“畅”(开普勒),以及纳什的“美丽心灵”等就是典型。从事科学技术活动中对于发现和发明在事先的追求和事后的满足。

不仅如此,情感需求与认知需求水涨船高,相互促进。譬如有一定知识积累,旅游中的感悟一般来说就会高于无知识积累的旅游者。

其三,整体而言,人类的心理需求经历由情感到认知,再到情感与认知合一三个阶段。近年来西方逐步发现其对自然的情感需求不足,萌生敬畏自然之心。中国则在相当程度上缺失“认知”需求,致使科学精神缺失,“第一生产力”在漫长的历史时期软弱无力。

4. “哺乳动物认知系统”

回过头来看,似乎并不能将中国人的心理需求完全等同于人类初期的情感需求。中国人的情感需求,既是心理需求的“初级阶段”,同时又带有后期“合一”的色彩。其典型可能要数老子的“道”、河图洛书和易经,其中所蕴含的“认知”方式和得到的特殊类型的“知识”是无穷的宝库,尚有待进一步探究和挖掘。再者,中国人也并非绝对排斥认知需求。情本位,“理”也可以放在“次位”,在“合情”的前提下“合理”。

然而不得不承认,理解“道”、河图洛书和易经者寡,且众说纷纭,大多数中国人在大多数情况下确实处于心理需求的初期,处于情感需求的状态,并且满足于此,乃至视进一步的认知需求为邪路。就此而言,中国人在心理上处于童年甚至婴儿阶段,即使生理上已经发育成熟。

行文至此,不禁想起奇文“脱碳入硅”[ii]中述及人的四套认知系统: 50万年前及更早时期哺乳动物的认知系统,5万年前形成以语言为基础的认知系统,5000年前文字发明后发展的认知系统,以及500年前科学兴起后发展的认知系统。认为重情感的中国人的认知系统类似于“哺乳动物的认知系统”,或许言重了,不过大多数中国人的认知系统未经科学认知系统的洗礼,则大致没错。



[1]西方有太多这样的事例。19世纪末,一位地质学家用小锤敲击国会大厦的地基,当被警察询问时,他的回答是,我在研究地质。二战末期,德国飞机制造之父、蜚声世界的流体力学权威普兰特尔(Prandtl)教授,在盟军轰炸德国时冒险赶到现场,察看操场周围的一段短墙,看炸弹爆炸引起的气流怎样摧毁这一段短墙。他嘴里自言自语:“这真是难得的机会!我在流体力学试验室里是无论如何也装配不起来的。”引自:周国军,德国为何能有世界级大师,而中国没有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6729-733511.html 



[i]吕乃基,论非嵌入编码知识,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1104107

[ii]鲍捷,脱碳入硅,http://36kr.com/p/507053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1136843.html

上一篇:中西需求层次比较(2):非线性与线性
下一篇:中西需求层次比较(4):个人与社会
收藏 IP: 49.74.79.*| 热度|

10 陈楷翰 郑永军 周忠浩 赵美娣 黄坚亮 黄永义 程少堂 伍光良 孙志鸿 hmao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07: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