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水.熵.复杂性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w 张学文的文章,涉及气象、水分、熵、统计、复杂性、一般科学等

博文

中国有自己的气候学吗? 精选

已有 4519 次阅读 2008-2-16 11:33 |个人分类:气象|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中国有自己的气候学吗?

张学文 (2008.2.16注:关于气候的一篇也顺便转此)

zhangxw@mail.xj.cninfo.net

2002/4/17公布于

http://kahn.xj.cninfo.net/zhangxw/index.htm  

朋友从台湾寄给我一本杂志,它竟是关于新疆地理的画报,这让我好奇。而杂志114页的左下角的文字也让我连想不少。

书中介绍俄国普热瓦尔斯基1876-1877年到新疆罗布荒原考查、出版了考查记,也因此行选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一个人到新疆考查一年,回国写成一本考查记,也就当了院士。这故事可能有一些奇特,但是也让我有一些对比。

这两年我经常翻由张家诚和林之光写的92万字的“中国气候”。在我看过的中国气候书籍中这一本不仅的资料最全的,也是分析最深入的。我在想,科学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拥有丰富、全面或者最新的科学观察数据的基础上有本领对它们进行最精炼最本质的概括。张家诚和林之光研究员在研究中所利用的气象资料之多、之新、之全,可能是没有人出其右者。把中国气候研究到这个水平确实不容易。说他们是中国气候的权威,应当是公正的。

中国气候关系着13亿人的生活,对中国气候有深入全面了解和研究的人士自然也应当有一定的学术地位。我感到凭这本书,作者就应当进入科学院的院士行列。

然而,中国气象界的“气候”远不是这样。这两位作者固然知名度不低,张先生也官及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但是在排队进院士的人选中,他们的优势并不明显。

考查一年,写成书可以成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这固然是130年前的俄国国情。但是张、林还没有成为院士可能还有气象界对气候的偏见。即气象学里只有写满了公式的研究才是有水平的,而对于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的研究是“低等”的。在这种认识下,气候研究本身就低人一等,何况你研究中国气候!

应当说中国气象界的这种“气候”,不仅对气候学不利、对研究气候的人士不利,也对气候学的发展不利。我们用唯洋、唯公式论代替了我们对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的研究热情(尽管我们总表白自己如何爱国)。

在看不起气候学,更看不起中国气候学的“气候”下,中国可能出现中国气候学吗?

过去我公开表示过,么枕生教授没有进院士是不公正的,现在看这种对气候学不利的偏向还要继续下去。

据说新任的中国气象局局长对气候感兴趣,最近还开了“中国气候大会”,这都有利于中国气候研究的升温。要承认客观形式要求我们重视气候研究。我认为借此机会对过去为中国气候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事迹和人物给予重新评价,而不是在新的喧嚣中把过去的气候研究成就进一步忘记。我认为靠气象成就进入院士的人士中应当有气候领域的代表人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24-15808.html

上一篇:中国有自己的天气学吗?
下一篇:一数学问题征答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7: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