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期相对空闲,网购了康德的“三大批判”——《纯粹理论批判》《判断力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没有想到浓厚的阅读兴趣被译者的翻译水平一扫而空。
我首先阅读的是《纯粹理性批判》,仅读60页,就痛苦难耐。书中到处是欧化的句式和病句。欧化的句式虽符合语法,但读之拗口,比如修饰语过多,定语过多,长句过多,强行组接等等。请看下面句子:
然而,那个表述还没有确定得足以适合地表示上述问题的全部意义。(P28)
经验性的普通性只是把有效性任意地从大多数场合适用的有效性提高到在所有场合适用的有效性。(P30)
轻而易举地就可以表明,在人类的知识中确实有诸如此类必然的,在严格意义上普遍的,从而纯粹的先天判断。(P31)
想说得比前面的一切都远为更多的,是这样一点,即某些知识甚至离开了一切可能经验的领域,并通过任何地方都不能为其提供经验中的相应对象的概念,而且有把我们的判断为范围扩展到超出经验的一切界限的外观。(P32)
但是,原因的概念是完全在那个概念之外的,并且表现着某种与发生的事情不同的东西,因而根本不包含在后一种表象之中。(P37)
这一命题虽然具有不可辩驳的确定性并且就结果而言非常重要,伍看来却迄今为止没有被人类的分析家们注意到,甚至与他们的猜测截然相反。(P38
上述欧化的句式俯首即是,这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时出现病句。病句就是“生病”的句子,即语法不通,比如,缺少主语,缺少谓语,缺少宾语,主谓搭配不当,谓宾搭配不当,修辞词和中心词搭配不当,句义不明等等。请看下面句子:
被理性力量的这样一种证明所吸引,扩展的冲动看不到任何界限。(P34)
其中理性为给予的概念添加了完全异己的概念,而且是先天地添加的,人们却不知道它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而且不让这样一个问题哪怕仅仅进入思想。(P34-35)
如果我只考虑判断的话,因为随后运用到还否定判断上是轻而易举的。(P35)
如今,形而上学的成败就基于这一课题的解决,或者基于令人满意地证明这一课题要求已得到说明的可能性实际上根本不存在。(P41)
在所有人的心中,一旦理性在他们心中扩展到了思辨,在所有的时代都曾现实地存在过、并还将永远存在某种形而上学。(P43)
如果偶尔出现病句,也情有可原,但若过多,便不可饶恕。读此译文,仿佛天书,如若噩梦。看看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朱光潜翻译的《美学》、冰心翻译的《吉檀迦利》、周建人翻译的《物种起源》,高觉敷翻译的《精神分析引论》,行文流畅,通俗易懂,读起来就是一种享受。
我真地不明白,一个连中文都讲不顺的译者怎么敢翻译康德的“三大批判”的?翻译出来之后又是如何出版的?难道编辑不读吗?难道没有发现那些欧化的句式和病句吗?
如此不忍卒读的译著浪费了纸张,浪费了读者的时间,败坏了自己的名声,还是不出版为好!
上帝啊,三本书总计1000页左右,我是继续读完还是扔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21: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