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信息传播之“剂量”譬喻

已有 3753 次阅读 2014-9-12 06:20 |个人分类:图书情报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信息传播之“剂量”譬喻

武夷山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杂志2014年第3期发表美国肯塔基大学传播学系J. David Johnson的文章,Controlling the flood: when more of a dose is less(控制信息洪流:当更大的剂量反而效果更差的时候)。文章利用剂量譬喻来分析信息传播过程,提出解决信息过载的思路,很有意思。

用药剂量有7个要素:使用量、使用频度、使用次序、传送(给药)系统、禁忌、互作用、机能失调。这7点对于信息意味着什么呢?

1. 使用量

传播学所讨论的“媒体接触量”就类似于使用量。

2. 使用频度

人们曾认为,反复重复一些信息更可能发生传播效果。直到今天,我们还能在电视上碰到连播三次的广告。

3. 使用次序

在化疗时,讲究先用什么药,后用什么药,以便使身体逐渐适应起来。在传播上,也有先入为主效应。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同时涌来,而要想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最好是有先有后的。

4. 传送(给药)系统

给药手段如口服、注射、输液)会影响用药效果。同理,传播渠道非常重要,比如,人们较普遍地认为,为了提供信息,大众传媒的效果最好;为达到劝诱的效果,还得靠人际交流。

5. 互作用

乱七八糟地吃一大把药很可能不利于治疗,因为药物之间可能发生互作用。同理,来自不同信息源的大量信息一起涌来,会使人的信息处理能力暂时瘫痪。

6. 禁忌

药总有副作用,所以药品使用说明书上都会有“孕妇慎用(禁用)”之类的警告。同理,若是原来较专制的政权放松了控制,后来发现失控了,又严加镇压,肯定没有好结果。

7. 机能失调

人们过度依赖药物,会出现药物成瘾等不同问题。同理,移动应用成瘾的受害者可不少。

 

那么,如何应对信息过载呢?根据剂量譬喻,本文作者提出了四种应对机制,见下表。

 

剂量各要素

避机制

注意力机制

授权机制

创造性破坏机制

使用量

迟钝?(blunt

监控

过滤

破坏

使用频度

最小化

足够了

报告标准

从排队队列中移除

使用次序

早闭

主观置信水平

迭代的

最终解决方案,终极游戏

传送(给药)系统

 

最小化

选择性注意

渠道之转换

放弃旧媒体,不再存档(例如磁带)

互作用

多任务处理

多任务处理

其他任务

新信息驱逐旧信息

禁忌

威胁,低自我效能

差劲的过滤规则

不信任

历史仍有启示意义

机能失调

不要正面面对问题

标杆太低,无法置信

忽略,错误的解释

被遗忘的智慧,丢失了的知识

 

下面结合原文的说明和自己的粗浅理解就四种应对机制再说几句。

有时,回避也是一种解决方案。我知道有人有意识不作体检,他害怕,万一查出来有肿瘤怎么办呢?不做手术吧,不放心;做手术吧,也许死得更快。干脆,有肿瘤就有肿瘤,让它慢慢发展好了,我不想早知道。

人的注意力有限,永远不可能将最优决策所需信息都搜集全了,所以,在一定的时候要对自己说:好赖就是它了。否则,一位研究人员也许永远在做文献调研,不起步做实验,因为不断有新文献产生出来。

授权、放权很重要。既然我应付消化不了那么多信息,那我只能重点阅读导师、专家或文献系统推荐我阅读的那些文献。一位高层领导即使自身的文献搜索、阅读能力再强,由于时间有限,也基本上只能满足于阅读别人报上来的情报资料。

发现,不少研究生对于自己花很多时间和力气搜集来的资料,往往就舍不得丢弃想方设法将其写到学位论文里面去,但有时候,这些资料对自己欲论证的主题并无价值只会使文章更凌乱。对于这类信息,要舍得放弃,“该放手时就放手”,才能“风风火火闯九州”。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827025.html

上一篇:关于中国竞争情报事业20年暨 第二十届中国竞争情报年会的通知
下一篇:日记摘抄(23)----论家务劳动的事业性
收藏 IP: 219.142.141.*| 热度|

24 钟炳 黎在珣 王荣林 陈小润 郭文姣 孙学军 许培扬 俞立平 鲍海飞 戴小华 庄世宇 徐晓 黄永义 李杰 赵美娣 葛肖虹 曹聪 谢平 刘钢 邱嘉文 彭真明 赵宇翔 魏瑞斌 zhngsha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3: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