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科学传播的目标――AEIOU

已有 7446 次阅读 2007-9-28 07:14 |个人分类:科普小兵|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学传播的目标――AEIOU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武夷山

(发表于《新华书目报》2006215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的T. W. Burns2003年发表的题为“科学传播:当代的定义”[1]的论文中提出,可以用AEIOU这五个英语元音字母来表示科学传播的目标,或者说,科学传播活动应该在个人身上激发出什么样的反应,非常好记。

    A (awareness):意识。科学传播要提高大家的科学技术意识,让大家认识到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从生产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影响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因此,关注科学,人人有责。

    E (enjoyment):欣赏。科学是一个可以欣赏的对象,像美术、音乐和文学作品一样,她所带来的愉悦是难以言表的。但是,正如其他领域的欣赏一样,欣赏科学也需要一个长期浸润的过程。

    I (interest):兴趣。唤起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近些年来,很多国家出现了同样的趋势,即愿意投身于科学生涯的年轻人的比例下降,这显然不利于科技事业的发展。唤起青少年兴趣这件事若不成功,科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得不到保证。

    O (opinions):舆论或看法。很多公共决策都含有很多的科技要素,如果公众是科盲,对于富含科技要素的公共政策问题就说不上话,决策的民主化就成了空话。因此,科学传播不仅关系到科学技术自身,而且关系到民主制度的生命力。在我国历史上,把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请入中国时,似乎主要强调的是:没有民主,科学事业就无法发展;而当今世界上主要强调的是:不搞好科学传播,民主制度就会被架空。老百姓缺乏科学素养的话,在涉及科学技术问题的重大决策上就只能听命于专家,而谁也不能保证某些专家不被权贵势力所收买。

    U (understanding):理解。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公众要理解科学,科技界也要理解公众。科学家千万不要自以为是真理的化身,理性的代表,而把老百姓看成群氓。举例来讲,一些“理性的”风险分析专家往往会对百姓们的风险观嗤之以鼻。他们论证说,以“乘客人数乘以旅行里程数”为分母,交通事故伤亡率为分子,这么一算,航空客运比公路交通的风险还要小,因此,他们认为,谁要是害怕乘飞机,就是不理性的表现。那我们就要问了:如果说航空客运的风险更小,那为什么航空人身保险业务这么发达?驾车出行之前先买人身保险的事例倒是闻所未闻。百姓的这种风险认识,有的学者称之为“社会文化理性”。[2]这种理性与风险评估专家秉持的理性不一致,但仍旧属于理性的范围。

    所谓科学传播,就是采用适当的技能、通过适当的媒体、开展适当的活动和有效的对话,来使传播对象产生AEIOU中的一种或多种反应。Burns教授说,科学传播好比登山。登山需要攀援技巧(技能);需要借助一些工具(媒体);登山行为本身是一种活动,登山者很愿意有人为其鼓劲加油(对话)。

 

参考文献

1T. W. BurnsScience communication a contemporary definition,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2003, 12 (2) :183-202

2]查尔斯.佩罗, 寒窗译,高风险技术与“正常”事故,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968.html

上一篇:浅谈情报学的若干发展热点
下一篇:Don R. Swanson的情报学学术成就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2: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