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我为梁进老师《淌过博物馆》写的“序” 精选

已有 6420 次阅读 2012-7-22 07:05 |个人分类:科普小兵|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科普, 博物馆, 首发式

(博主按:梁进老师的科普著作《淌过博物馆》首发式将于729日上午在中国科技馆举行,想参加首发式的博主请与苏青博主联系,详情见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47&do=blog&id=591862.下面是我为该书写的序。)

 

很多人都觉得,科学网是藏龙卧虎之地。我佩服的科学网博主很多,掰着手指是数不过来的,其中包括同济大学的梁进教授。她的博文我每篇必读,细细咀嚼。不过,我迄今尚未与梁进老师见过一次面。

给一位未曾谋面者的书写序,不亦怪哉?

说怪也不怪。梁老师刚开始在科学网博客上写“淌过博物馆”系列时,我就开始给她发短消息,吹毛求疵:为什么用“淌”而不用“趟”呢?梁老师耐心地解释了“淌”之妙:

博物馆可以淌吗?的意思,但更有湿淋淋的感觉,比较传神。

我淌过的博物馆比梁老师少多了,但也是位淌客(不是坦克)。想当年,20世纪80年代在驻美使馆科技处工作期间,每到周末,我最爱去的地方就是博物馆。华盛顿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公立私立的博物馆,我都不放过。不光我自己去,而且我拉着使馆里的伙伴们一道去。那时,伙伴们给我起了个绰号――子,即孔夫子的“子”。往好了说,是说我知识比较丰富;往坏了说,是说我比较迂腐,不能与时俱进。但是,“子”毕竟是有作用的。有时候,伙伴们为周末去哪里而争论不休,有的说看电影,有的说逛商场。不能取得一致意见,他们就问我去哪里好?我常说:“去博物馆”。于是,他们开玩笑地嚷嚷起来:“子曰,去博物馆,那我们就去博物馆!”。于是,使馆里充满了快乐的空气。

回到梁老师的“淌过博物馆”系列。其第一大特征,是梁老师的文字水平绝对一流,毫不夸张。2010227日,我在得知梁老师生病后,写过一篇博文,“特别的祝福给特别的你”,里面写道:

苏联著名昆虫学家柳比歇夫(1890-1972)在一生中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发表了七十来部学术著作,写了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字稿纸的论文,内容涉及昆虫学、哲学、遗传学、历史学、戏剧学等等。他去世后,不同学科的人都在张罗纪念他,可是,历史学圈子的人根本没想到,他的本行是昆虫学家;昆虫学圈子的人根本没想到,他在人文领域有如此骄人的成就。您说:他到底是什么家?不管别人怎么看,反正我最佩服柳比歇夫这样的学者。

梁进老师的“淌过博物馆”系列已经写了7篇。您若不了解梁老师的职业身份,能猜到这是出自数学教授之手的文字吗?她的《玉佛之约》简直就是一部高水平小说啊!这是我受到很大震撼的科学网博文之一。更别谈,她还是制谜高手。您说:梁老师是什么家?

该系列的第二大特征,是梁老师的感触特别细腻,充分体现了知识女性的优势。我若看了一个博物馆,也许抓住了它的重大特征,也许抓住了它的某一细节,但是,决没有像梁老师那样的功力,能够捕捉每一博物馆的特殊气氛。如果每座博物馆是一条独特的溪流,梁老师就能通过文字和图片让读者听见这条小溪的流水潺潺,使你禁不住想挽起裤脚,去趟一趟那流淌的生命之源。

还需要第三大特征“图文并茂”吗?还需要第四大特征“门类齐全”(各式各样的博物馆,应有尽有)吗?不需要了,不需要了!有以上两大特征就足够了。

 现在是数字化时代,虚拟博物馆越来越多。用virtual museum在谷歌网上搜索,可得1050万个西文网页;用“虚拟博物馆”搜索,则命中263万个中文网页。既然探访网上虚拟博物馆如此方便,而且免去了鞍马劳顿,虚拟博物馆的访客就越来越多。但是,身临现场之体验是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可以推断,陈子昂如果不登临幽州台,决计写不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样的千古名句。梁进老师在本书中记下的感悟和体验,对于那些从未去过现场的虚拟博物馆访客将是极其宝贵的替代性体验。

另外,当代社会较普遍地认可“时间就是金钱”的理念。愿意像梁进老师那样投入巨量时间遍访全球各地博物馆的人少之又少,再次投入大量时间将访博体验付诸文字的人则几乎见不到了。因此,这本书必将成为图书中的珍稀品种。

Blog音译为“博客”纯属偶然,但“博客网”与“博物馆”同享“博”字则属必然。博物馆必欲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博客网必欲汇聚千家,吞吐万言。科学网著名博主梁进老师动笔撰写“淌过博物馆系列”,不亦宜乎!

梁老师邀请我写个“序”,恭敬不如从命。我甚至可以腆着脸皮说:当今之世,如欲为梁老师的这本书写序,舍我其谁也?

是为序。

 

武夷山

2011511日急就

2011829日修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594501.html

上一篇:[转载]刘再复:《红楼梦》的存在论阅读
下一篇:观刘宇一先生画展
收藏 IP: 124.126.227.*| 热度|

70 刘旭霞 刘艳红 刘玉仙 吴飞鹏 吕喆 王芳 陈小润 赵明 陈凯华 魏东平 潘学峰 翟自洋 李本先 赵星 谢强 曹聪 余昕 左宋林 郭胜锋 邢志忠 陆俊茜 韦玉程 傅蕴德 李土荣 王号 史智才 杨华磊 丛远新 张天翼 陈湘明 钟炳 全嬿嬿 陈国文 彭思龙 张玉秀 张焱 曹广福 王善勇 徐建良 唐常杰 俞立平 齐云龙 李宁 赵凤光 罗帆 李泳 王枫 鲍永利 吕乃基 吉宗祥 曾泳春 郑融 邸利会 陈绥阳 魏瑞斌 鲍海飞 陈筝 柏舟 梁进 王春艳 苏德辰 周春雷 俞立 agreatboy FloatingRose anonymity neilchau crossludo zhanghuatian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