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谈古今字音
武夷山
《镜花缘》17回“因字声粗谈切韵,闻雁唳细问来宾”中:
紫衣女子道:古人读“马”为“姥”,读“下”为“虎”。
博主:这就帮助我们想通许多问题。这里的“姥”,读“母”,即“天姥山”中“姥”的发音。
南京六合县(今六合区)的人,读“妈”为接近“摸”的音,与紫衣女子所言完全是一个道理。
事实上,A与U音相通,还有其他的例子。比如,“马”加上竹字头,成了“笃”(Du)。呱呱落地,读“姑姑落地”,不也恰恰说明古人曾把“瓜”念为“Gu”吗?于是才会有“狐”、“孤”、“弧”等等形声字。
既然古人读“下”为“虎”,那么,上海人读“虾”为接近“Huo”的音,也必然是古音的遗存。我突然意识到:“吓唬”这个词,其实属于双声词啊。
关于H与X音相通的问题,我在另一篇博文“了解方音可以解释很多语言现象”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209578)里说过,这里再说几句。
“管辖”的“辖”,显然属于形声字,可是Hai音与Xia音相差很大呀!伙计,既然“下”与“虎”相通,那么,“害”字加上车字旁后读“Xia”就毫不奇怪了。
同样,明明“靴”字的右边是“化”,为什么“靴”要读XUE呢?因为古人认为H与X两音相通啊,就这么简单。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2: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