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五年来我国科研能力明显提高

已有 4350 次阅读 2011-12-3 07:12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论文

五年来我国科研能力明显提高
(科技日报 2011,12,3)

本报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李大庆)2010年是我国“十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如果把这一年我国科技论文统计的数据和“十五”计划最后一年2005年的数据进行对比,我们或许能从整体上看到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些变化。“整体上我国的科研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这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副所长武夷山研究员对这5年的总体评价。

武夷山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独家专访时,给出了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科技论文的5个对比数据:

从SCI论文的数量上看,中国在世界各国的排名由第5位跃居到第2位;

从论文的被引用数量上看,中国由世界第14位提升到第8位;

从高被引论文(即进入每个学科被引频次前1%的论文)的数量看,中国由世界第8位升至第7位;

173种顶尖期刊(即173个学科中影响因子最高的那份期刊)所发的论文数量,由世界第8位跃进到第2位;

在世界3大名刊(《自然》《科学》《细胞》)上发表的论文数量由世界第10位升至第9位。

“可以说,不论是从数量方面看还是从质量方面看,我国的科技论文水平都有所提高,这表明我国的科研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武夷山说,不能片面地将论文数量与质量对立起来。有人认为我国的SCI论文数量太多,净是凑数的。不能排除有比较“水”的SCI论文,但这不是主流。如果没有一定的数量做基础,质量也不可能提高。“你不能指望每发一篇论文就能登在顶尖期刊上,并且还获得高被引。何况,SCI期刊本身也是有门槛的,是含有一定的质量因素在其中的,不是随便一篇论文就能登在SCI期刊上的。”

近些年来,国内一些科研机构片面追求SCI论文数量,使部分科研人员偏离了正确的科研方向。由此社会上一些人对SCI论文的增长及统计、发布产生了质疑。武夷山说:“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以GDP的增长作类比予以说明:现在我们追求绿色GDP,强调环境友好的生产,但这并不等于说GDP的数值高就不好或不对。同样,SCI论文的数量增加、质量提高对一个国家来说终归是好事。当然我们坚决反对科研造假、论文剽窃等不正当行为,也反对简单化地将SCI论文数量作为单位唯一的科研评价指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514312.html

上一篇:中国国内科技论文产出状况(最新发布)
下一篇:精益求精的翻译(外二则)
收藏 IP: 219.142.142.*| 热度|

34 陈湘明 王安邦 吕喆 井然哲 赵纪军 许培扬 孙学军 王涛 徐坚 钟炳 郭强 唐常杰 曹俊 曹聪 罗淼 傅蕴德 李永丹 曾新林 印大中 汪强 陈筝 赵凤光 任胜利 唐久英 刘玉仙 刘全慧 张彦斌 刘艳红 赵星 丁邦平 吴宝俊 张伟 魏瑞斌 者仁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3: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